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立冬過後進補 要“三因制宜”

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飲食2023-01-31
簡介梁醫生認為立冬飲食養生重在“藏”,按照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宜避寒就溫,少食生冷,多吃溫性、熱性食品,給身體增加熱能

高麗參可以和石斛一起吃嗎

本文轉自:福州晚報

立冬過後進補要“三因制宜”

養生顧問建議老年人飲食宜避寒就溫

飲食養生

今年立冬是11月7日,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是冬季的開始。其實對福州人來說,此時人體的感覺還處在深秋時節。本報記者採訪了晚報養生顧問、福建省人民醫院營養科的梁豔彬醫生,請她聊聊立冬過後,老年人應該如何“三因制宜”的進補。

“三因制宜”之“因時”

俗話說:“冬日進補,上山打虎”。梁醫生認為立冬飲食養生重在“藏”,按照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宜避寒就溫,少食生冷,多吃溫性、熱性食品,給身體增加熱能。但同時也不可過於燥熱,避免損傷身體,應當遵循“陰陽平衡”的中庸之道。

冬季五臟屬腎,黑色入腎,多吃黑色食物有助於調養腎氣,例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同時應少食鹹,多吃點苦味的食物,因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基於五行理論,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抗禦過亢的腎水。

“三因制宜”之“因人”

梁醫生覺得冬季進補,要因人而定。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飲食要謹遵醫囑,不可盲目進補。例如血壓較高,血液黏稠度較高的人群,要少食油膩葷腥食物,防止血液黏稠度增加,影響健康。

“虛則補之”,缺什麼補什麼,這是進補的原則。中醫認為飲食進補不能犯“虛虛實實”的錯誤,可以請教中醫醫生辨清自己當下的體質狀況,屬於陰虛還是陽虛,是氣虛還是血虛等等。根據醫生的建議,選用合適的食物或藥品,才能達到補充營養,調整機體生理功能的效果。否則反而會影響身體健康,誘發疾病。

“三因制宜”之“因地”

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大,因此人們在冬季進補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依地而定。立冬之後,北方逐漸寒冷,需進食一些羊肉、狗肉、韭菜、桂圓等食物。而南方在立冬的時候,氣溫還比較高,此時進補要牢記“清補”原則,適量吃一些雞鴨肉等以達到滋補的目的。

除了“三因制宜”,梁醫生還提醒“冬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不要一上來就過量食用大魚大肉,導致消化系統紊亂,最好先養護好脾胃。例如可酌情選擇黃精、枸杞、菟絲子、淮山、蓮子、芡實、石斛、黨參等健脾養胃、滋養腎精的食材及藥材進行烹飪,切忌短時間內大補特補,如高麗參、鹿茸、巴戟天、肉蓯蓉等大補元氣、溫腎壯陽之品宜緩一緩。

從西醫營養學出發,梁醫生認為老年人“冬補”時,根據自身情況,適當進食高熱量食品,能促進糖、脂肪、蛋白質的分解代謝;可多吃些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雞、鴨、瘦豬肉、兔肉、淡水魚類、奶類、豆類等,以及新鮮的蔬果,例如黑木耳、蘿蔔、西紅柿、青菜,橙、橘子、蘋果、冬棗等,避免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注意多飲水,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飲烈酒。

(全文共1140字)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