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由 科學獵奇 發表于 飲食2023-01-18
簡介但是到了2004年,一切都變了,科學們在阿拉斯加北部和加拿大西部進行科考時,就發現了三起北極熊同類相殘相食的事件,這是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北極熊的同類相殘和殺嬰行為,其中兩起為雌性北極熊被雄性北極熊殺死並吃掉,一起是一頭剛剛完成分娩的雌性北極熊

為什麼魚炸熟了還能動

殺嬰行為是指

成年動物殺死同類幼崽的行為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相殘殺,從物種種群的角度看,這是不利的一種行為,屬於內耗。

但是根據英法兩國的多位科學家對260種哺乳動物長期的研究發現,有約46%的物種存在殺嬰行為(114個物種),這些殺嬰行為的主角雌雄都有,其中

雄性只被觀察到殺死同類其他雄性的後代

,但

雌性不但會殺死其他同類的後代,還會殺死自己的後代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顯然,如此多的哺乳動物都存在這種行為,而這個行為又沒有將該物種淘汰掉,這代表著殺嬰行為是有好處的,

這個好處要麼與壞處功過相抵,要麼大於壞處

我們舉兩個例子就明白了,比如雌性貓和狗都有殺死甚至吃掉自己幼崽的行為,而它們吃掉的幼崽通常是明顯弱於其他幼崽的個體或者是有先天性不足的個體,這種淘汰是不會影響到自己種群的數量的,因為這些幼崽早晚會被淘汰掉。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再比如,雄獅殺死其他雄獅幼崽,本身就發生在

獅王更替

以後,獅王更替後,獅王易主,如果此時獅群中還有1歲以下的獅子幼崽,它們就會被新獅王給殺死,其目的是

為了讓母獅再次進入發情期,好儘快的留下屬於自己的後代

,這其實也是優勝劣汰的一個環節,因為原本的雄獅已經沒有能力保護“妻兒”了,被淘汰掉也是早晚的事情,而新的獅王更加強壯,產生的後代要比老獅王更加優秀一些。

由此可見,殺嬰行為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這個好處對於這些動物來說要麼利弊均衡,要麼利大於弊,所以沒有被自然選擇給淘汰掉。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雖然殺嬰行為在哺乳動物中相對常見,而且北極熊作為現存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也被觀測到有殺嬰行為,但是這對種行為對於北極熊來說卻是不正常的,甚至以前北極熊的同類相殘也很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北極熊的同類相殘

北極熊是現存最大的熊科動物,也是生活在最北邊的一種熊,根據伯格曼法則,同類的物種,生活的緯度越高,其體型就越大,所以北極熊在熊科動物中是符合伯格曼法則的。

由於北極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極,所以它們不像其他陸地食肉動物那樣在地面上捕獵,北極熊更喜歡和擅長在浮冰上捕獵。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北極熊有超過90%的獵物是海豹和魚類構成,長期在浮冰上捕獵,北極熊也練就了一身游泳的本領,北極熊能夠以1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一天遊接近100公里,能夠潛入3-6米的水下閉氣3分10秒,這對於一種體型平均半噸左右的龐然大物來說已經非常的強悍了。

由於海洋中海豹和魚類資源是比較充沛的,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科學家們僅僅是觀測到公熊在發情期為了爭奪配偶大打出手,而且這種對決往往是不致命的。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但是到了2004年,一切都變了,科學們在阿拉斯加北部和加拿大西部進行科考時,就發現了三起北極熊同類相殘相食的事件,這是科學家首次觀測到北極熊的同類相殘和殺嬰行為,其中

兩起為雌性北極熊被雄性北極熊殺死並吃掉

,一起是

一頭剛剛完成分娩的雌性北極熊在洞中被咬死啃食,幼崽也被吃掉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2020年,極地生物學家Polar Biology以及其研究團隊在巴倫支海和喀拉海的法蘭斯約瑟夫地、新地島和維茲島中觀察到了14起北極熊同類相殘的事件,其中包括了種內殺戮、同類相食以及致命性的攻擊行為。

也就是說從2004年開始,北極熊的同類相殘事件是逐年遞增的。而在此之前,美國地質勘測局阿拉斯加科學中心的科學家史蒂文·阿姆斯特魯普以及其研究團隊曾經對北阿拉斯加的波弗特海南部和加拿大西北部的北極熊進行了長達24年和34年的研究,期間並沒有發現北極熊捕殺同類以及幼崽的行為。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由此可見,北極熊是突然間的性情大變,而且這種性情的變化是日漸明顯的,那麼,是什麼讓北極熊“發了瘋”呢?

北極熊“性情大變”的原因

在2004年,科學家們首次觀測到北極熊的同類相殘後,這背後的原因一直是個謎,到了後來,科學家們認為雄性北極熊的殺嬰行為背後應該是為了增加繁殖的機會,這個理論是依據2020年14次北極熊同類相殘事件中的一個事件而推斷的,當時一頭壯碩的雄性北極熊殺死並吃掉了雌性北極熊剛剛一歲的幼崽。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畢竟雌性北極熊要獨自照顧自己的幼崽長達2-3年,在此期間,雌性北極熊是沒有發情期的,這也導致了雌性北極熊一生其實平均只能生5胎左右,但是如果幼崽死亡,雌性北極熊會再次進入正常的發情期,這樣雄性北極熊有機會留下自己的後代了。

但是,這個只是解釋偶發事件,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雄性不但會殺死幼崽,連成年的雌性北極熊也放過,顯然這並不是為了繁殖,而且成年雌性也被觀測到有吃自己幼崽和其他雌性幼崽的行為。不過,隨著北極熊這種行為越來越多,科學家找到了真正的原因:

食物短缺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科學家整理了近20年來的北極熊同類相殘(包含殺嬰行為)的資料發現一個問題,大多數行兇的北極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都很瘦

。作為一種生活在極地的哺乳動物,瘦就意味著營養不良,以這種身體它們甚至都很難面對嚴寒,最終只有死路一條,而瘦弱顯然就是因為飢餓。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其次,北極熊的同類相殘主要發生在

浮冰較少的夏季

,地點通常是在

陸地上

,而在正常情況下,即便是短暫的夏季,北極海域的浮冰依然是比較多的,但是,從進入21世紀以來,北極海域夏季浮冰量已經不足以支撐所有的北極熊捕獵了,這就是它們瘦弱的原因,也是它們同類相殘的導火索。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其實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早在2021年4,發表在《自然·科學》上的一篇由多個國家的科學家聯合發表的學術論文就為我們揭示了進入21世紀後,全球變暖的速率究竟有多快?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研究團隊對全球

217175座冰川進行得最準確、最全面的評估,資料顯示從2000-2019年,全球冰川的年消融量為

2670億噸

,這個資料是一個平均值,而全球冰川融化的速率是逐漸遞增的,

其中在2000年-2004年間,每年約有2270億噸冰川融化,而到了2015-2019年間,增加到了每年約2980億噸。

冰川的加速消融,恰恰就是全球變暖日益加劇最好的證據,而全球變暖不僅僅使得冰川融化,還使得寒冷海域中的浮冰大面積的消容,而北極熊有超過90%的獵物是依靠浮冰捕獵到的,浮冰越少,北極熊捕獵的成功率就越低,畢竟它雖然會游泳,但比起魚、海洋哺乳動物來,在水中它速度還是慢了很多。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而且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科學家安德魯發現浮冰不但是北極熊捕獵的主戰場,還是它獵物的食物來源之一,因為在浮冰上有許多的海藻,這些海藻在極地的海洋生態系統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們為海洋浮游動物70%的食物來源,而浮游動物是魚類的主要食物來源,魚類又是海洋哺乳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這是一個完整的食物鏈。

但是,浮冰的大面積減少,使得許多海藻失去了繁殖的場所,最終影響了整個的食物鏈,這也是北極熊攻擊同類的原因之一。

北極熊同類相殘、捕殺幼崽是正常現象嗎?為什麼?

總結

雖然哺乳動物中有許多存在殺嬰行為現象的動物,但是北極熊原本是不在這些動物的行列中的,它們雖然生活在冰天雪地中,但食物充沛,各自有各自的領地互不打擾,但是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食物的短缺讓北極熊的同類相殘以及殺嬰行為越來越嚴重。

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因為全球變暖是地球上所有動物的災難,人類是無法獨善其身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