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在下東坡,是個吃貨

由 小聖賢莊品印工坊 發表于 飲食2022-12-04
簡介由“東坡肉”轉為“糟扣肉”,其中有一段故事:傳說東坡平時常吃“紅煨肉”,有一次在常州,朋友盛宴招待東坡先生,廚師在燒肉時不小心,將從老家帶來的米酒的糟,掉在了正進行燒製的紅煨肉中

香糟是怎麼做成的

在下東坡,是個吃貨

蘇軾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歷史人物,其實不僅是我,基本每個上過語文課的人都能吟誦幾句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等頗富盛名的詞文,基本每個愛好美食的人都聽聞過東坡肉的大名。而我鍾愛蘇東坡,是因為最傾佩他那種隨遇而安,行至人生低谷不怨天尤人而總能自得其樂的人格魅力——一個過了風華正茂年紀的中年士人,在面對仕途上的坎坷,政治抱負實現的無望,能在突逢大雨時“不覺狼狽”,寫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的曠達句子,後人不僅能感受到他的豪放,還能在人生低谷時獲得激勵,這樣的人格實在是讓人為之傾倒。

而這部名為《在下東坡,一個吃貨》的紀錄片,在其文案中大量的加入網路流行語,甚至採用rap這種“完全不具歷史感”的方式的情況下,相當完整地呈現了蘇軾的這種人格魅力,不得不說實在是在風趣幽默和歷史深度之間做到了一個非常完美的平衡。這部紀錄片正如其名,以“吃”為引,貫穿了蘇軾一生大部分的經歷,又從蘇軾迷戀美食的角度,刻畫了一個對坎坷命運相當樂觀的人格。

在下東坡,是個吃貨

蘇軾作為一個仕途之人,政治道路上可謂是一生坎坷,就像他給自己提的“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他長期處於被髮配的狀態,遠離政治核心。其實因為政治抱負不得實現而留下詩文的詩人詞人在中國歷史上相當繁多,而只有蘇軾從他的文學作品中基本看不到憤懣與失意,而都是曠達豪健(就算是李白這個浪漫豪放的代表詩人,也不乏有“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這樣的表達)。

除了裡面出現的美食,下面是沒提到過的美食哦!

網油卷

有一天蘇東坡在吃米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蒸飯糰)時,忽發奇想說道:“如果食物中裡面有棗泥或豆沙,外面在包上一層像‘雪衣’一樣的東西,不要採用蒸或者煮,而是進行油炸,這食物的味道不更好嗎?”於是蘇東坡試著親自下廚,幾經周折,終因未完全掌握 “雪衣” 製作之技,只能以蛋清包裹,但其效果並不理想。

在下東坡,是個吃貨

然而正是東坡先生的這一“奇思妙想”,千年來引起不少美食家的好奇和揣摩。後來經常州名廚反覆研製,才慢慢演變成今日常州名點——網油卷。網油卷外殼脆而薄,脂香撲鼻、綿軟適口、甜而不膩。在老常州人看來,這“

網油卷

”小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美食,它是一段記憶和文化,更是一種“情結”,即“蘇東坡情結”。

糯米稻草鴨

糯米稻草鴨是常州名菜之一,由中國烹飪大師徐軍根據大文豪、大美食家蘇東坡的遺世典故,發掘整理而成。蘇東坡非常熱愛美食,對鴨子的烹飪也有其獨到之處,並寫過“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千古名句。

在下東坡,是個吃貨

有次,蘇東坡在太湖邊遊玩會友時,友人為了招待大文豪,將自家養在太湖裡吃湖螄螺長大的鴨子殺之款待蘇軾,二人在吟歌賦詩時,鴨子燒得有了點糊味,蘇軾就命隨從隨手從田裡取點稻草,墊於鴨子底下燒製,不想反而香味大增,胃口大開。於是二人將這隻鴨子一邊就酒,一邊大快朵頤,不覺把這隻鴨子吃了個精光。這就是稻草鴨典故的最早由來。

香糟扣肉

香糟扣肉,是民間一道普通的家常菜,但要燒好它卻不易。有人說,糟扣肉來自於紅煨肉,又有人說,紅煨肉來自於酒香肉,最終歸結到東坡肉。

在下東坡,是個吃貨

由“東坡肉”轉為“糟扣肉”,其中有一段故事:傳說東坡平時常吃“紅煨肉”,有一次在常州,朋友盛宴招待東坡先生,廚師在燒肉時不小心,將從老家帶來的米酒的糟,掉在了正進行燒製的紅煨肉中。吃飯時,東坡突然說:“唉!今天的肉味道不對麼?怎麼比平時的要好吃嘛!是啥子來的?(四川方言:怎麼回事?)”。後來,在肉里加酒糟做成“

香糟扣肉

”,成為江南地區的一大特色菜餚。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