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一兩茯苓一兩金,健脾胃、安心神、去水溼、好睡眠,功效可真不少

由 中醫碩士曹大夫 發表于 飲食2022-11-21
簡介與其他祛溼藥不同,茯苓的利水滲溼功效,是透過健脾肺功能而達到的

放在冰箱兩年的核桃還能吃嗎

俗話說:“一兩茯苓一兩金”,這裡說的或許不是它的價格,而是茯苓的功效顯著,可應用的範圍也很廣,彷彿如黃金一樣貴重。

茯苓是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茯苓膏、茯苓酸奶、茯苓餅、養生湯中就經常能見到茯苓的身影。

茯苓寄生於松樹的根上,為一種真菌,藥用部位為乾燥菌核。早在西漢的《淮南子》中,已經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的記載。《神農本草經》把茯苓列為上品,謂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藥王孫思邈寫的《枕中記》中說:“常常服用茯苓,一百天疾病可痊癒,二百天就可以整天不眠不休也不覺得疲倦了。”

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充分說明了藥王對於茯苓的鐘愛。我們常講,松柏延年,松樹四季常青,本來就可以聚四時之氣。

茯苓寄生在松樹上得松樹的收斂之氣,松木四季不老,因此茯苓也可以四季常生,從而成就自己的物性。

一兩茯苓一兩金,健脾胃、安心神、去水溼、好睡眠,功效可真不少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古人稱其為“四時神藥”。

因為它的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溼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茯苓主要是用來祛水溼的,此外還有安神的作用。

溼去脾胃好

茯苓是怎樣健脾利溼的呢?這要從水溼說起,內溼是中醫裡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現代人很多都是內溼體質。內溼產生的原因跟大家現在的生活密切相關。

首先是因為現代人運動少,整個身體的機能沒有那麼強健了,脾陽也不那麼強健了。脾主運化,什麼是運化呢?

脾就像一個能量中轉站,裡面有一整個“運輸隊”,我們每天都要喝水,喝進胃裡的水,需要被“運輸隊”運到全身各處,滋養臟腑器官。

臟腑代謝後的“廢水”,依然也要依靠“運輸隊”,運入膀胱,形成尿液,排出體外。

中醫講脾陽的功能是運化水溼,體內水氣的上騰下達,都要靠脾的輸送,如果脾的功能弱化了,水溼就容易留在體內。

一兩茯苓一兩金,健脾胃、安心神、去水溼、好睡眠,功效可真不少

第二個原因是,現在的人容易喝到冷飲,這些因素都容易傷到我們脾胃的陽氣。

比如說冷飲,脾中“運輸隊工人”都被冷冰冰的冷飲凍得瑟瑟發抖,結果就會直接傷到脾陽,他們就沒有辦法運化水溼,水溼就停留在了體內。

脾胃是我們人體一個水利樞紐的中轉站,如果水利樞紐的功能弱了,整個的水利系統也就不暢通了。

第三個原因是現代人吃得太好了,人類在幾十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基本上都處於一種吃不飽的狀態。

營養物質過多攝入以後,本來脾中的“運輸隊工人”能夠正常地運輸,但現在突然多了很多活要幹。

“工人”儘管加班加點地幹活,也不夠用的了,於是乎脾臟運化不掉過多食物,多餘的食物就形成痰溼,痰溼體質的人就開始多了起來。

水溼重一定會遏制脾胃的陽氣,當脾胃的陽氣被遏制住的時候,人的身體就會感覺痠軟,無力,不願意動彈。體內有水溼的人,還會有胸滿痞悶、小便不利的症狀。

那怎樣健脾祛溼呢?茯苓是一個好幫手。

仔細觀察茯苓也可以發現,自然中的茯苓都是粉質的,並且非常細膩,分子小密度細,這種物性,吸水能力很強。

人體生命活動離不開水,但是如果體內的水溼氾濫,陽氣就出不來,人就容易得病,這時候,茯苓就可以把人體多餘、不需要的、亂竄之水吸走,改變人體水的迴圈。

中醫很多時候都是在治水,把水道調好了,對於人來說也就通透自在了。

祛溼伴隨著健脾,那茯苓為什麼可以健脾呢?我們不難發現,茯苓伏藏土中而生,稟土氣至厚,故能培補脾土,健脾益氣。

相比起白朮、蒼朮等藥味來說,茯苓健脾的作用不強,但茯苓又是治療脾虛證的一個很常用的輔助藥,為什麼呢?

因為,脾主運化,脾虛往往就是運化無力,運化無力就容易生溼,也就是說脾虛的同時往往有溼濁內生。

一兩茯苓一兩金,健脾胃、安心神、去水溼、好睡眠,功效可真不少

這個時候既要補虛,又要消除已經停留的溼濁,茯苓就是比較適合的輔助藥味,可以用來配合諸如人參、山藥、黃芪、黨參等

補脾氣

的藥。

張仲景在《傷寒論》裡記載了很多的治病思路,其中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祛水溼,說明那時候張仲景已經清楚地意識到水溼對人體的危害了。

他所列的方子裡有一個祛溼方:苓桂術甘湯。苓桂術甘湯的功效是溫陽化飲,健脾利溼,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苓桂術甘湯組成是茯苓12,配上桂枝9、白朮6和炙甘草6。

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藥,健脾利水,滲溼化飲。桂枝為臣,功能溫陽化,平衝降逆。

茯苓、桂枝相合為溫陽化,利水平衝。桂枝是溫陽氣的,就是把水溼祛除了以後再把體內的陽氣振奮一下。

白朮為方中臣藥,借其苦能燥溼,甘溫能溫補脾胃,又能溫通中州血脈,運化痰飲水溼。

炙甘草合桂枝助溫補中陽之力,合白朮健脾益氣,以及調和諸藥。苓桂術甘湯雖然只有四味藥,而且藥量都不大,但效果是非常好的。

安神睡得好

茯苓除了健脾祛溼,還能療失眠,茯神是茯苓抱著松樹根的部分,有安神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裡記載茯苓有一半的功能是安神的,專門治療跟神志有關的疾病,比如失眠、驚悸、心神不安等症狀。

因為茯苓自松樹而出,秉承松樹的鎮定之氣,有很好的清心鎮定作用,心神安定自然睡得香。

同時茯苓也會透過利水的方式祛除我們煩亂的心火。心火去則睡眠安。據《本草經疏》記載:茯苓可“開胸腑,調髒氣,補心益脾”。

一兩茯苓一兩金,健脾胃、安心神、去水溼、好睡眠,功效可真不少

茯苓這第二大絕招,就是清心安神,治療失眠。

治療失眠時,可以用茯苓(茯神更佳)、酸棗仁研成粉末,然後用水沖服,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天王補心丹具有滋陰養血,補心安神的功效,此藥裡就包含茯苓。主治心陰不足引起的失眠、心悸、多夢等問題。

其中茯苓與硃砂,遠志一起發揮了安神的功效。

茯苓是藥食同源的一味中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怎麼服用茯苓呢?

它可以和白朮、人參、黨參搭配在一起,更好地發揮健脾利水的功效。

我們自己可以做點茯苓粥,把10克茯苓、2克黨參搗碎煮水,用過濾後的水來熬粥。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記載茯苓霜,即用牛奶或滾開水將茯苓霜衝化、調勻,於每日晨起吃上一盅。

總的來說,茯苓是很好的祛溼藥,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安神的功效。與其他祛溼藥不同,茯苓的利水滲溼功效,是透過健脾肺功能而達到的。

加之其藥性平和,既可驅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傷正。此外,

茯苓還有安神的功效,

若出現心神不寧,伴有精神疲倦、乏力,面、唇蒼白、心煩失眠等不適者,茯苓也是有效的。

分享中國中藥雜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