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由 彌幻絲0ec 發表于 飲食2022-10-12
簡介苗寨吊腳樓連同相關習俗形成了苗族吊腳樓建築文化,它對於苗族社會文明程序和建築科學的研究具有極為珍貴的價值,是研究苗族歷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湖南吊腳樓為什麼建在水上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苗族是蚩尤的後裔,

與炎黃子孫一樣擁有古老的血脈。

他們曾經歷過幾千年的苦難,

在歷史的濁流裡磨鍊出了勇毅的品質。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盛裝的苗族少女)

堅強的苗族人從上古走來,

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

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

在世代與自然的鬥爭中,

苗族人逐漸向南、向西大遷徙,

進入西南山區和雲貴高原。

背倚山川,逐水而居,

從陡坡峭壁上攀崖築屋。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吊腳樓,也叫“吊樓”,

是西南地區苗族、壯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

吊腳樓多依山靠河就勢而建,

呈虎坐形,

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吊腳樓屬於幹欄式建築,

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

幹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

所以稱吊腳樓為半乾欄式建築。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在山高坡陡的西南地區,

吊腳樓完全依山就勢,

遠看,鱗次櫛比,高低錯落,

輕健而不失雄偉,

順勢而上,起伏迭宕,

於綠影婆娑中傲山視水,

盡享大自然的思澤。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傳統吊腳樓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

苗人依地形立木樁,

擇黃道吉日,

主人祭梁之後,

才可開工。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木樁上置樓板為屋基,

將前半間房屋托起,

後半間則鑿崖為坪。

構駕採用較小的木材,

直接在柱頭上接承檁椽,

密栽成排架。

其間開槽接隼,

穿枋插木,

牆壁圍以木板,石板,

或用竹笆抹以泥灰。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臨水吊腳樓)

苗族吊腳樓大多順坡就勢建於坡地或河邊,

建於溪邊的,

常將吊腳樓懸伸於溪河之上,

下撐以數丈高的木柱,別有風情。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依山傍水的吊腳樓)

傳統吊腳樓分上下兩層,

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

下層關牲口或用來堆放雜物。

吊腳樓房屋構架簡單、形無定式。

順勢而造,是自然在建築中的投射,

是苗家人與自然和諧的相處方式。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苗寨吊腳樓連同相關習俗形成了苗族吊腳樓建築文化,

它對於苗族社會文明程序和建築科學的研究具有極為珍貴的價值,

是研究苗族歷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居住理念的改變,

苗寨的年輕人不再願意居住吊腳樓,

更無興趣學習相關營造技藝,

吊腳樓建造匠師後繼乏人。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西江千戶苗寨)

吊腳樓營造對地質、木材都有一定的要求,

防山體滑坡、防火的任務較重。

目前,苗族吊腳樓建築技藝文化的延續和現存實物保護都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挑戰。

枕水而臥,一夢千年——正在消失的吊腳樓

那些精巧的吊腳樓,

在靜默中有了歲月的凹痕,

有些甚至已被閒置,光芒不再。

在古樸與現代的交接中,

保護和傳承顯得更為重要。

無論你是喜歡收藏的還是喜歡工匠作品的,都推薦你新增:非遺世家,我們每天都會不停的輸出對匠粉們的精神食糧,如果文章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給我們評論提出,匠粉期待你寶貴的意見!

為了讓身邊更多人瞭解非遺,歡迎轉發匠粉此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