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由 文匯報 發表于 飲食2022-08-11
簡介無論哪個時期的上海設計,都顯示出一個重要的設計精神與價值站點,那便是,它服務了上海乃至中國人的生活需求,滿足了生活表相之下精神感官的多重享受,能夠反映出時代審美與思潮的遷移

華生100鑽手錶如何取表軸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300件展品何以串起百年上海設計?9月30日起登陸劉海粟美術館的百年上海設計展亮出答案。

展覽共涵蓋3個時間跨段,20個上海設計故事主題,50餘個詞條條目,160餘位設計師,其中十件設計手稿、文獻為首次公開展出。

這裡的“百年”不是數字,是一個時期的泛指,是指從19世紀末至21世紀初上海設計起步、發展、變化的狀態記載。“百年上海設計”的變遷是這座城市發展變化的映象,也是中國近現代設計的先驅與引領,呈現了一座偉大的城市對於世界設計格局的重要意義與彌久價值。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此次展覽的前期基礎是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自2012年以來組建團隊持續對“百年上海設計”課題進行的深入研究。至今這個課題已形成兩本圖書——《上海美術史大系1949—2009》(藝術設計卷)與《百年上海設計》。以此為基礎,此次展覽由上海美術學院再次組建研究團隊,校內校外研究專家共同參與,集中力量發掘上海一百多年來的商業與產品設計實物,延續前期的研究。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循著一件件鮮活的展品走過,人們能夠發現,百餘年來,“上海設計”其實是與“上海式的生活方式”形影相隨的。無論哪個時期的上海設計,都顯示出一個重要的設計精神與價值站點,那便是,它服務了上海乃至中國人的生活需求,滿足了生活表相之下精神感官的多重享受,能夠反映出時代審美與思潮的遷移。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上海設計的萌發,與洋務運動、國際貿易、印刷出版、工業製造及其標準、工商法規、職業教育等關聯緊密。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國貨運動、新生活運動與人口增長的持續影響,為上海設計帶來良機。城市民生需求推動了建築、紡織、藝術、食品、日用品、廣告、教育等行業的發展,並培育出市場與品牌意識及世界都市的生活方式。上海逐漸成為中外工業資本、生產技術與設計匯流的中心。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上海華生電扇約1930年代

此次展覽展出的一隻古銅色的四葉電風扇,竟然是100年前的。電扇上醒目的英文“WS”,勾連出“風從華生來”的一段故事。這“WS”,指的是“華生”牌。1916年,中國首家電風扇生產企業華生電器製造廠成立,1924年正式生產“華生”牌電風扇。楊濟川等人拆解並測量“奇異”電扇的零部件,以此繪製出“華生”電扇所需生產圖紙並作區域性改進,如增加通風部件、增大扇葉面積並鍍鎳,使用鋁合金和鋼板製作底座和搖頭部分,最終生產的“華生”電扇無論工藝還是造型上,都達到與洋貨媲美的程度。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特製冠生園蜂蜜陳皮梅,包裝,約1930年代

展櫃裡並置擺放著的冠生園餅乾桶和特製冠生園蜂蜜陳皮梅包裝盒,帶著歲月的滄桑,卻又精美非常,都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物件了。它們述說著“‘生’生不息”的故事——1918年冼炳成與薛瑤卿等合辦“冠生園”店,1923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並啟用孫雪泥設計的“生”字牌商標,除環狀裝飾紋樣外,“生”字商標造型至今基本保持不變,從形式上給人們帶來生生不息的印象,體現出品牌自信和持久的市場生命力。1928年後冠生園代銷店幾乎遍及全國各大城市,到1936年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企業。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20世紀下半葉,社會主義三大改造、計劃經濟下的工業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為上海設計推波助瀾。在國計民生、出口創匯和國家生產標準制定等領域,由上海設計並製造的電子、輕工和日用品發揮了引領作用。改革開放後,上海再次受到西方現代主義設計思潮的影響,並在交流、競爭、奮進過程中積極建構設計行業與教育規範,從而形成新的設計觀念,豐富了上海設計的內涵與社會功能。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拉風的“幸福”摩托車、“上海”電視機、“永久”腳踏車、“蝴蝶”縫紉機……這些大件集結在一起,最是能拉開人們的記憶閘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三轉一響帶咔嚓”的說法。這是對腳踏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和照相機的形象稱謂,當時用以象徵家庭品質生活。其中,上海出品的“永久”腳踏車,“蝴蝶”縫紉機,以“上海”為品名的手錶、收音機、照相機,“海鷗”DF型單反相機,“紅燈”牌711系列收音機都是頗為風行的產品。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狼牌運動鞋、紅雙喜乒乓球拍、上玻牌車刻玻璃花瓶、小熊拍照玩具、強化上海麥乳精……展臺上的這些物件也看得人們很是親切。它們都曾是百貨大樓櫥窗裡的時尚風景。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21世紀的上海設計,在行業創新、國際交流、設計研究等發展過程中逐漸融入世界體系。透過對當下設計現象的研究與思考,竭力完善新產品與技術開發的設計理念與方法,並滿足未來的品質標準和市場需求,同時將上海設計歷史資源的商業與文化價值轉向以品質追求為主導的美好生活。經濟實力的增長,讓新一代設計師以更自信的姿態在資訊、環境、人工智慧等領域開拓更多元的上海設計。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張周捷 OBJECT超鏡面不鏽鋼椅子 2010年

創刊於2001年、首任主編為陳逸飛的《青年視覺》雜誌,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它所倡導的藝術化的生活和生活化的藝術,引領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2010年上海設計師張周捷設計的一把採用前沿數字技術與手工藝相結合的金屬椅,也現身此次展覽。其新銳度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讓人感到驚訝。這是用前沿的數字化技術 “計算生成設計”的。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開幕式上,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教授講到,近百年來,上海作為中國近現代設計最重要的發源地,孕育了具有典型中國都市文化特徵的現代設計樣式。今天,上海作為世界設計之都,在全球化不斷推進的時代潮流中,“上海設計”又以先鋒者的姿態成為中國設計文化不可或缺的主力軍,引領著中國當代設計的發展。上海美術學院依託上海的文化底蘊和經濟實力,以“上海設計問題研究”為學科發展核心定位,跨界融合,協同創新,以構建設計學全球戰略平臺為抓手,正在逐步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夢想。目前,上海設計與文化傳播、上海設計與傳承再生、上海設計與空間營造、上海設計與數字創新等四個穩定發展的學科方向已經初見雛形,而上海百年設計的研究是學院在研究領域中邁開堅定自信的關鍵一步。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劉海粟美術館館長阮俊坦言:歷史的梳理和呈現既是“上海設計”的研究節點,也是向公眾傳遞上海精神的節點。

策展團隊代表趙佐良指出,“海納百川,開放包容”是上海設計和上海城市精神最好的註解,曾經的上海較為被動地吸收四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海派文化”;而如今隨著“新海派”概念的提出,上海設計將化被動為主動,更積極主動地擁抱世界各地文化,形成有上海腔調的設計。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26日,期間還將邀請著名學者、設計師,面向市民推出“上海設計學者談”“上海設計大家談”“上海設計藏家談”等四場分論壇。

300件展品串起的百年上海設計,見證上海式生活方式的變遷

作者:範昕

編輯:郭超豪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