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在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

由 岩石聊歷史 發表于 娛樂2022-06-30
簡介在19世紀最後25年中,新加坡是南亞地區的馬來亞-穆斯林世界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印度尼西亞移民前往的主要地點,也是半島和群島貿易的中心

新加坡很富有嗎

百家原創作者:岩石聊歷史

歡迎來到百家號岩石聊歷史,說到新加坡,小編了解到新加坡是多宗教國,提倡宗教與族群之間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實行宗教自由政策,那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新加坡的宗教又是怎麼發展的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在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

在19世紀最後25年中,新加坡是南亞地區的馬來亞-穆斯林世界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印度尼西亞移民前往的主要地點,也是半島和群島貿易的中心。它還是穆斯林宗教文獻的主要出版地,而馬來語則是這裡的伊斯蘭世界使用的主要語言。在這個世紀的最後幾十年中,新加坡成為印度尼西亞人以及華人勞工的中轉站。由工頭招募來的爪哇人像華人勞工那樣,用自己的勞力來抵船費。在1886至1889年間,有2。1萬爪哇勞工與新加坡的華民護衛司署簽訂了合同。隨著橡膠種植業在19世紀末迅速擴張,移民來的爪哇農業勞工數量開始膨脹。蒸汽船出現後,新加坡還成為麥加朝聖貿易的中心,到這個世紀結束時,每年前往麥加朝聖的7000名印度尼西亞人大多數都是從新加坡出發的。許多想要去朝聖的人往往要花費數月、有時甚至數年的時間在新加坡打工來掙夠去麥加的路費。有些人可能總是積蓄不起足夠的錢,於是只能永遠地留在新加坡。

在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

而還有些人則在從麥加回程時中途停在新加坡找工作賺錢來償還在朝聖旅途中欠下的債。截至1901年,新加坡的馬來-穆斯林人口大約超過3。6萬,其中半島馬來人大概是2。3萬人,來自印度尼西亞群島的超過1。2萬人,還有大約1000名阿拉伯人和600名土生回教徒。阿拉伯人和土生回教徒、大多數印度尼西亞移民,以及許多馬來人在市鎮中的生活區域都有限制,聚居在萊佛士時代為他們的社群劃定的區域裡甘榜格南及其周邊區域、直落布蘭雅、甘榜馬拉加和甘榜明古連。馬來和印度尼西亞移民的同化最平靜,悄無聲息。他們採納了蘇門答臘馬來人的語言為通用語言,尊奉穆斯林的教義和儀式,自由地與當地的馬來人通婚。在所有移民群體中,度尼西亞移民與來源地的聯絡最少。他們中只有很少的人會返回來源地,也很少往家裡寄錢。有些印度尼西亞和馬來移民變得很富有比如以哈吉·恩伯克蘇倫為後期最突出代表的布吉人家族。

在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

他們在新加坡擁有大量財產,在婆羅洲和蘇門答臘還有胡椒和甘密種植園,做生意都在自家的船上進行。而來自蘇門答臘的米南加保人則是非常成功的店主。其他還有一些移民成為清真寺的管理者、宗教導師和小商販。但大多數馬來人,不管是本土出生的還是移民來的,一般總淪落到做不太體面的工作,像看守、車伕、園丁、僕人或警察之類的。到19世紀末,土地價格直線上升,使得新來的馬來移民不得不到遠離城市的地方去尋找便宜的土地。而住在城裡的馬來人則發現自己正在一座由歐洲人統治的中國城中沉淪,他們的生意因來自華商的競爭而走向衰敗。要想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簡直沒有機會。這些馬來人大多數都是文盲,或者只接受過初等的馬來語教育,因為教育水平太低、一直到1894年,這些移民中也沒有出現過一名為政府工作的文員或翻譯人員。於是宗教、語言和民族親緣性就忽然具有了新的意義,它們使馬來人在應對來自西方人和華人的壓力以及城市生活日益加劇的複雜性時團結在了一起。

在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

19世紀末的新加坡是各種政治權謀上演的中心地點,因為很多馬來半島的酋長都會到這裡來與官員、律師和商人打交道。新加坡還是馬來諸邦許多因英國的干預而失去權力的酋長的避難所。霹靂的前任蘇丹阿杜拉自從1894年結束在非洲塞席爾群島的流亡生涯後就一直住在新加坡,直至於1922年逝世。拿律的曼特里雪蘭莪的拉賈馬赫迪都退隱在新加坡。新加坡蘇丹阿里的後裔也仍然住在甘榜格南,而新的柔佛蘇丹阿布·巴卡爾及其子易ト拉欣也活躍在新加坡的社會生活中。阿布·巴卡爾放 棄了直落布蘭雅的宮殿,在時尚聚集地東陵的泰瑟爾新建了歐洲風格的宅邸,主要與歐洲人和富有的華人來往,時人稱其為“毫不掩飾對英國利益的忠誠,因而受到英國政府寵信並得到許多榮譽的。但這些各式各樣的人物並不是20世紀初新加坡馬來亞-穆斯林上界中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在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

當時,領導權已經轉到了新興階層手中,主要是受英式教育的土生回教徒(他們與殖民地當局最親密),以及富有的阿拉伯人。(他們在經濟上已經能與華人和歐洲人分庭抗禮)幾個世紀以來,阿拉伯人在這片群島上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在這裡充當商人、教師和傳教士,但直到19世紀的最後25年他們的數量才有了明顯增長,並開始成為新加坡穆斯林的領導人。阿爾尤尼德等家族早在新加坡建立之前就已經在東南亞站穩了腳跟。阿拉伯男性移民會娶當地的穆斯林女人為妻,因為哈達拉毛禁止女性向外移民。雖然他們的血統並不純正,但新加坡的阿拉伯人仍然與阿拉伯地區聯絡密切:把兒子送到那裡的學校學習,嚴格尊奉穆斯林的各種習俗,為女兒挑選血統純正的阿拉伯女婿,使用阿拉伯語,穿阿拉伯服飾,還經常使用阿拉伯的尊稱,如“賽義德”或“謝赫”等。到20世紀初,新加坡阿拉伯人在馬來-穆斯林社群的影響力臻於頂峰。

在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

但他們卻很少有人懂英語,就連富有的慈善家賽義德·謝克·阿爾卡夫也是如此[他在1909年修建了雅吉拱廊,這是當時新加坡最宏偉的商業建築]。19世紀末,從哈達拉毛來的新移民為此地的阿拉伯社群增添了新的血液。他們大多很有學識和教養,並且很虔誠。在這個世紀末期,傑出的阿拉伯人成為廣受尊敬的領袖。大家族通常都非常富有,控制著去麥加朝聖的航路以及大部分通往馬來半島內陸的帆船運輸貿易;很多還在半島附近地區擁有茶園、胡椒和甘密種植園,還購買了新加坡的大量地產,尤其是在芽籠和實龍崗一帶。最富有的三大家族—阿爾卡夫、阿爾薩哥夫和阿爾尤尼德——都熱心於慈善事業:資助醫院和學校、興建清真寺並舉辦宗教盛宴和節慶活動。到了20世紀初,人數較少的土生回教徒群體因為能講馬來語和英語兩種語言得以在新加坡商業社群擁有一席之地。有些開店發跡了,還有很多人受僱為文員、翻譯和學校教師,另有少數人沿襲了紀魄禮的傳統,進入媒體和印刷行業。

在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

馬來亞或印度尼西亞的第一份馬來語報紙—《土生回教徒》於1876年開始出版,從此,一直到一戰時,新加坡都是馬來新聞界的中心。在20世紀的頭20年中,新加坡更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中東的泛伊斯蘭改革運動對新加坡的城市穆斯林商業社群非常有吸引力,新加坡當地的改革家們挑戰了馬來諸邦貴族精英和保守的烏力馬們遵行的傳統穆斯林實踐。阿拉伯人和土生回教徒開始像華人和歐洲人那樣建立俱樂部和協會,最著名的是新加坡穆斯林協會(創建於1900年前後)。這些俱樂部大多數都是文化方面的,主要關注教育、 語言和馬來習俗。它們的贊助人是少數中產階級和富有的阿拉伯人和土生回教徒,以及受過教育的馬來人。他們不太看得起沒受過教育的馬來人和印度尼西亞民眾喜愛的體育俱部,認為這是馬來落後性的一種象徵。

在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

據小編了解,直到現在新加坡確實稱得上多宗教融匯的大熔爐,雖說20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穆斯林改革思想和文學的策源地,但其中佛教與道教佔的比重比較大。看完文章之後,你們對新加坡的宗教有了那麼一點的瞭解了嗎?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