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同樣是皇帝,為何有人叫漢某帝,有人卻叫唐某宗?

由 水墨畫國學 發表于 娛樂2022-06-05
簡介反正就是這麼個回事,諡法開始變味,失去了蓋棺定論的作用,明太祖的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這麼長一看就頭疼,所以稱呼他的廟號太祖就方便多了

帝和宗有什麼區別

前幾天休息,有個朋友(美女)約我外出喝茶(真的是喝茶),她問我一個問題,說道:

“為什麼我看電視劇的時候,漢武帝、隋文帝等等,然後還有唐太宗、明代宗等等的,最離譜的是,乾隆皇帝,道光皇帝,

為什麼同樣是皇帝,他們的稱呼差別這麼大?”

我想大家應該注意到過這個問題,那麼我今天就給大家

科(zhuang)普(bi)

一下。

同樣是皇帝,為何有人叫漢某帝,有人卻叫唐某宗?

其實這些都不是什麼難懂的問題,

這些主要是針對一些有功的人,如大臣皇帝等,在去世後,對他們的一切功績蓋棺定論。

但是怎麼定論呢?總不能說我老大英明神武一生砍人無數百民擁戴人民安居樂業吧?

這太長了,囉嗦,還麻煩。

所以聰明的古人就想出來一個辦法,既然可以對這位君主的一生功績進行評定,又可以不長編大論,

這套辦法就是 “諡法”。

諡法最早可以追逐到四千年前的周朝,

那時候周天子姬滿去世後,大臣們對他的一生功績進行總結。這位天子很傳奇,一生征戰無數,打跑了異民族,維護國家安定,又起草了一門法律,規範百姓們的行為。

所以這位天子,

佈德執義曰穆(維護國家安定、規範百姓)。得到一個諡號“穆”,所以後世就叫他周穆王。

同樣是皇帝,為何有人叫漢某帝,有人卻叫唐某宗?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

認為兒子議論父親,大臣議論君主,膽子太大了啊,這是大不敬,

我秦始皇一統中原,這功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諡法評論我?它也配?

我可是始皇帝,自我開始,秦朝皇帝只能稱呼幾世,我是始皇帝,我兒子是二世皇帝,孫子三世,千秋萬代不絕,

所以把諡法廢了。

但是秦朝只有十五年,兩個皇帝(秦三世是王),然後劉邦建立漢朝,劉邦覺得諡法挺有意思,想弄著玩玩,所以就給它恢復了。

同樣是皇帝,為何有人叫漢某帝,有人卻叫唐某宗?

劉邦是開國皇帝,

開國皇帝根據廟號,稱為太祖,根據諡法,稱為高皇帝。

合起來念就是太祖高皇帝。

這個廟號主要是皇帝死後他的兒子們為了祭奠他,特意弄的一個制度,在地面上建立一個家廟祭奠,

開國皇帝一般稱祖,之後歷代皇帝只能稱宗(明成祖是個例外),合起來就是祖宗。

同樣是皇帝,為何有人叫漢某帝,有人卻叫唐某宗?

漢朝帝王有廟號的不多,對廟號的給予十分嚴格,

西漢十一位皇帝,因此只有漢高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等有廟號。三國時代後幾乎是每位皇帝都有廟號。

漢朝皇帝對於諡法是比較遵守的,不像唐朝,不論三七二十一上的都是美諡,

劉宏當皇帝的時候做的不好,死後大臣給他上個諡號叫“靈”,

這個靈不是好意思,主要是批評他吃喝玩樂,不治理國家,以至於發生董卓亂政。

靈皇帝,是個惡諡。

同樣是皇帝,為何有人叫漢某帝,有人卻叫唐某宗?

由於歷史上朝代多,

很多皇帝都有相同的諡號廟號,

比如惠帝(劉盈、朱允炆、司馬衷)、仁宗(趙禎、朱高熾)等,為了加以區分,往往會在前面加一個朝代來區別。

漢武帝,魏武帝,唐太宗,明太宗,清太宗。

反正大家都知道他們。

唐朝的時候,武則天一下子給高宗李治上了

“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幾個字,這麼長,稱呼起來麻煩。

說不麻煩的你站起來,你讀一下試試。

反正就是這麼個回事,諡法開始變味,失去了蓋棺定論的作用,明太祖的諡號是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這麼長一看就頭疼,所以稱呼他的廟號太祖就方便多了。

同樣是皇帝,為何有人叫漢某帝,有人卻叫唐某宗?

一說到清高宗,你可能不知道是誰,但如果我說乾隆是誰,你肯定答得出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明清兩代,

皇帝的年號大多數是一生只用一個

,比如說朱元璋可以稱為洪武帝,愛新覺羅·胤禛可以被稱呼為雍正皇帝,反正他們的年號一生只有一個。

那麼明朝以前為啥不這樣稱呼年號?這多好聽呀。

同樣是皇帝,為何有人叫漢某帝,有人卻叫唐某宗?

如果你這麼想,那你就太天真了,

因為光是武則天就用了十七個年號(神龍、久視、大足),宋朝的真宗皇帝也有好幾個(鹹平、大中祥符)等,這麼多怎麼記得住?

所以大家看明白了嗎?唐以前皇帝稱某某帝

是因為諡號沒被濫用和加長

,唐以後稱廟號

是為了方便,代替諡號的作用。

明清兩代皇帝年號

基本上一世一號,

所以稱年號也是不錯的選擇。

自從清朝滅亡,廟號和諡法也隨之消失了,我國最後一個被上諡號的人是王國維,他的諡號是“忠愨 ”。是宣統帝溥儀賜給他的。

覺得有用的話歡迎點贊關注,我會持續給大家帶來優質歷史文章,謝謝大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