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由 封面湘西 發表于 娛樂2022-05-07
簡介1999年村支書石成華、村長吳山崗、秘書石生權、民兵營長張宏斌、兩個組長廖生齊、施齊發等人一合計,認為勞神寨要走出大山,就必須殺出一條路來,方案就是:打隧道,修公路

什麼蛇是黃脊龍

作者:吳恆忠

開啟清《湖南苗防屯政考》《苗疆全圖》,有心者不難發現,在乾城的西南一角,有許多稀奇的苗寨名:“麻狗坡”“觀音坡”“地母村”。還有個“勞神寨”。

勞神寨,“傳說有一神龍降落此地,故名神龍落神寨,後演化為勞神寨,”“解放前,這一帶水貧、土瘠、人更窮。”(《湖南省吉首市地名錄》)

勞神寨,現名“勞動”。

——題記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我被這個苗寨的寨名所吸引。

2016年4月4日星期一,清明節假。2元公交車到乾州,4元坐小麵包車到強虎。

強虎走勞動,選擇新路、近路,就必須走隧道。

快走到隧道洞口時,正有一女子和一隻土狗從隧道走出來。沒有搭話,土狗知道不是它的地盤,也不吠我。我心中倒是感謝他們為我走進這個隧道平添了三分勇氣。

洞內漆黑,可見前方洞口的光。那時沒有手機電筒,雖高一腳、低一腳,一邊走我一邊默數步數。感覺洞內黑,有的地方似乎更黑,可能是洞中有洞,我想可能是當年放巖炮的躲藏點。

直到有一天,兒子開車我們一家重遊此地,才發現那是我的心裡作用,隧道里沒有洞中洞,而且我數的步數也數錯了。

走出隧道,見別有洞天,引入眼簾的是一條峽谷,兩邊山巒連線雲端,翠色慾滴,卻擋住這個村莊約五分之二的天空。

傳說中的勞神寨,就鑲嵌在那個山形好看的山腳下。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龍形寨

勞神寨的苗語名叫“都惹”,問了村裡好些人都說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石、吳、龍、施展張、胡有一家。

“惹”的意思是“糧倉”,如果讓我猜,或許就是“糧倉窪地”的意思吧!

村民告訴我說寨名原來是“龍形寨”,後被叫成“勞神寨”了。

據說從強虎通往寨子的古道有兩條,都是越過山脊的山路,大多是土路,有的地方鋪有石板。寨子背後有巖山名“笑天龍”,說那下面有炮臺遺址。

我想,如果站在山脊上眺望,應當看得到龍的模樣。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一樁匪事

1946年的一個早上,天麻麻亮,廖國英的媽媽吳鳳姐(營盤人)揹著孩子放鴨子已走到“柳棍”(鬼井)那裡,突然前方几個人急匆匆走到她身邊,他們壓低聲音對她說:“不要聲張,否則要你的命!”

她知道是土匪來了,那幾個人走後,她慌了神,口中念道:“害了!害了!”此時,背在背上還在牙牙學語的三兒子廖國情也跟著說:“害了!害了!”果然,不一會兒槍響了,她坐在一個高處哭。天大亮時,看見土匪趕著幾隻牛出村了,她認得出有隻是自家的白水牛。

回到家裡,才知道大孩子廖國珍被土匪捉去了。原來土匪一進屋就到櫃子裡找飯吃,丈夫帶兩個孩子躲藏在牛欄裡,又怕被三隻牛踩死,發出了響動被土匪發現了。這一次,村子裡被土匪打死了兩個人。被捉去四個孩子:廖國珍、吳把長、吳家慶、廖老華。其中有5歲的廖老華(屬蛇,1941年生),當時土匪抱他說:“我帶你行舅舅去”。四個孩子就是四隻“肥羊”,都關在樓上,土匪要大點的廖國珍雄帶三個小孩。關了兩個多月,最後是透過中間人調和,花了光洋,其中吳姓的一家是用背籠揹著光洋贖孩子的,也不知道背籠裡有多少光洋?

十三中:七十年前的標語

寨子人家的牆壁上,至今還保留有幾幅七十年前的標語,內容是“苗漢兩族人民團結起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普遍護林護山,育林造林”“讓苗族人民自己當家作主”“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落款是“十三中宣 1952年5月18日”。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這算是文物級的標語了吧?!

沒有人知道這標語是誰寫的?但還記得有個乾州漢人張新傑曾在這裡教書。張新傑六弟兄中老二,幼年在鳳凰讀私塾,學成後曾在老排溪、城江一帶教書,有次回去發現被子不見了,加上躲壯丁,於是拖兒帶女到偏僻的勞神寨來教書,寬慰妻兒說:“得個包穀粑就算不錯了”。妻子姓高,他們先後生養了九兒一女。解放後村裡人留他,給他分了田地,當村裡的秘書。

然而世事弄人,這個張老師在最艱難的時候還真沒吃上包穀粑。到食堂化時,由於“三青團”身份被整,加之兒多父苦,有口吃的也要留給孩子,1958年農曆12月餓死了,去世時不到四十歲。

類似這樣的標語不多了,據吉首大學武陵山發展研究院考察,發現同是偏居一隅的勤豐苗寨還有類似標語:“我們要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湘兵宣乾二分隊制”“中華各民族一律平等”落款是“十三中宣1952年5月16日宣”。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又是十三中!

這十三中是現在州民族中學的前身。民國二十五(1936年)年苗族人士石宏規、石啟貴、石達三、龍輯五及鳳凰縣教育局局長劉佛林向湖南省府提出《湘西苗民文化經濟方案》,請求“穩定治安、注重建設、推廣教育”得到採納,於是第二年湘西有了第一所中學——“湖南省屯區七縣聯立初級中學”,又被稱為“屯中”,這是現州民中的前身。“屯中”後來改成“湖南省立屯區初級中學”,1943年改成“湖南省立第十三中學”……

這些文字、色彩以及老牆,皆散發著新中國力量光芒,這些老照片或許可以掛在州民中和州博物館的陳列室中,讓看到它的人,心中都點燃一盞中華民族團結的燈。

隧道

關於湘西的地理特徵,地方文人騷客宣稱為“湘西十萬大山”,這絕非百姓的自我調侃,也不是政客的一張悲情牌。千百年來,正是交通阻礙了湘西發展的想象力。正如石啟貴在《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中所說:“交通限制了他們的生活,使他們偏處一隅”。

——題記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勞神寨與鄉政府社塘坡近在咫尺,一山之隔,如果能夠打通這座山,就可以一下暢達到鄉政府和乾州農貿市場的通道。

當時有句響亮的口號是“要致富,先修路”,黃石洞到八月湖的引水隧道工程也給了他們一點啟發。1999年村支書石成華、村長吳山崗、秘書石生權、民兵營長張宏斌、兩個組長廖生齊、施齊發等人一合計,認為勞神寨要走出大山,就必須殺出一條路來,方案就是:打隧道,修公路!

向鄉政府一彙報,政府出於安全考量同意修盤山公路,勞神寨人認為實際意義不大,堅持打隧道。於是兵分數路:

一是支書和民兵營長張宏斌去請了負責黃石洞、八月湖引水隧道工程施工的衡陽劉師傅。施工前,勞動村在市國土所工作的吳祖全幫了大忙,他幫出主意、幫忙請人免費測量。

衡陽人劉九如師傅一家四口全力投入,三兒子劉江鋒,由大兒劉江南主事,其媳婦負責後勤。

二是要村裡廣泛宣傳動員。大致按人口、田畝集資,有錢的就出點錢,沒錢的就出穀子、出勞力,大多數人家只出得起穀子,然後到市場上去賣。平均下來,每家也出了大幾百塊錢。石成華本人,則把自己的六分田和強虎人置換修路用地了。

三是到市、州單位、個人尋求化緣、捐款。

化緣的細節已經難於追溯捕捉,但有兩個人似乎值得一提:

一是彭世忠,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因“21種人”被下放到勞神寨勞動改造,村裡人幫忙他在水井後面搭了個草棚,一住就是十來年。最初時,時不時還要安排批鬥他一下,帶他到乾州遊街。後來發現他很會算賬,村裡人算不通的賬目了,到他那裡很快可以解決。他還給孩子們講故事,和村裡苗民關係好,有吳把長、吳家信、施把金是好朋友。後來他大概是平反回城工作,也不知是哪裡人、什麼單位?只知道他兒子是個醫生。村裡打隧道他慷慨捐了1200元。

他對這個地方偏居一隅的苗寨有感情,退休後常常是一兩個月又回來小住幾天。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二是那個曾被土匪捉肥羊的廖國珍(1930年生)。他去廣東當兵,因為兄弟多,復員時就留在那裡。村裡派了他侄兒廖書保、廖主義兩個人去深圳找廖國珍。他捐了5000元,囑咐侄兒“記得幫立個碑啊!”

隨著工程推進,隧道施工起來越來越大,修建到一半時,鄉政府谷綱要書記給他們鼓勁:“大膽搞,我們會幫你檢梗的!”

隧道工程於2002年初完工,歷時兩年。隧道工程的另一項成果,就是劉師傅的三兒子娶了個社塘坡媳婦……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出勞動村後,在村民的指導下走魚井,看到了一口可能是湘西最大的一口水井,看了一會兒水。走營盤寨,然後走八月湖邊間簡易公路返回,快走到八月湖壩上時,忽然聽到前方有小車鳴喇叭,車又停了下來,那人搖下車窗,原來是張大帥……

“神龍降落”的勞神寨

講述:廖國義(1953年農曆5月30日)、吳興福(1963年8月)、石生權(1963年)、石成華(1964年農曆11月24日)、張順民(1958年)、張順金(1948年2月初二)張宏斌、石成剛。

(全文完)

版權資訊:出於傳遞更多資訊目的,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重在分享,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如需聯絡我們或需轉載原創授權文章,請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郵箱地址:fmxx0743@foxmail。com

編輯/李艾家 周登友 黃沙沙

稽核/尚欣 王向遠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