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灶王爺的坐騎:灶馬|小年祭灶

由 商務印書館 發表于 娛樂2022-02-17
簡介灶馬灶馬07:23未知來源灶王爺的坐騎——灶馬早年間,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兒,祭灶

灶蟋吃什麼

灶馬

灶馬

07:23

未知來源

灶王爺的坐騎——灶馬

早年間,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兒,祭灶。

糖瓜兒自然是少不了的,用糖瓜兒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上天之後在玉皇大帝面前替一家人多多美言。

看來灶王爺的心胸並不寬敞, 要不怎麼留下句歇後語叫“灶王爺伸手——拿糖”呢。

拿糖, 北京話的意思是說原本很容易辦的事故意拖著不辦,為了要 好處。

我小的時候已經不興祭灶了,祭灶的場景是聽老家兒說的故事。

灶王爺就是貼在廚房神龕裡的一張燻得油脂麻花的紙像,祭的時候供桌上擺放糖瓜兒,點上香燭,抖摟開千張、 黃表,還要專門配上一碟黑豆和一碗清水,這是給灶王爺餵馬的飼料。

家裡的老少爺兒們對著供桌磕仨頭,用塊糖瓜兒粘著紙像上灶王爺的嘴,連同神龕左右“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子和“一家之主”的橫批一起扯下來放火盆裡焚了。

除夕那天天擦黑兒的時候,再請回張新的來。

我沒親眼見過祭灶,糖瓜兒小時候倒是有賣的,只不過

純粹是應季甜食。

買的時候凍得嘎嘣脆,放進嘴裡越咬越粘

牙。

那時候廚房裡看不見灶王爺的像,能看見的是他老人家的坐騎——灶馬。

灶馬長得跟蛐蛐差不多,個頭兒要比蛐蛐大,六條腿,棕黃色,看不見翅膀,弓身駝背,高聳著兩條細長的大夯,頭上一對彎彎的鬚子又細又長。

老人們說,想當初灶王爺就是騎著它上天的,想來灶王爺的身量也大不到哪兒去。別看灶馬不會飛,也不善鬥,能有資格給灶王爺當馬騎自然有它的道理。

灶馬善跳,一跳能有半人多高。

灶王爺的坐騎:灶馬|小年祭灶

有時候見那小東西兩條又細又長的大夯往後一蹬飛躍起來,步足伸展, 身段輕盈,活像芭蕾舞演員騰空的舞步,然後穩穩地飄落在兩尺開外,灶灰上幾乎留不下任何印記。

成語“蛛絲馬跡” 裡說的“馬跡”指的就是灶臺上灶馬輕弱的痕跡,而不是高頭大馬的蹄子印兒。

如果這小東西真有高頭大馬那麼大,按照這個跳躍比例,興許真能蹦上天去。灶馬愛找暖和地方待著,愛吃廚房的剩菜剩飯,尤其喜歡傍晚時分在灶臺附近有光亮的地方蹦來蹦去。

別看它是廚房裡的蟲子,可並不招人討厭,如果誰家經常能看見灶馬,那可象徵著富裕。

灶馬後腿摩擦也會發出細膩的鳴響,聲音雖不如蛐蛐那麼嘹亮,但秋夜裡聽來,“唧唧唧唧”地卻別有一番細膩的韻味。儘管有人把它叫灶蟋或者灶蟀,但灶馬遠沒有蛐蛐好玩兒,一般也沒人逮它。也有人覺得這種叫聲像小雞,也就管它叫“灶雞”。

偶爾有小孩子想抓它,就在天黑時候故意弄些個飯粒子撒在廚房地上,隔不多遠用手電筒照著等。灶馬看見光亮不知打哪個旮旯蹦跳著過來,等它正吃得上癮,用個網子一罩, 那小東西自己就蹦了進去。

別看它蹦得高,可它只會朝上面一個方向蹦,不會動動腦筋從底下溜走。

從前郊區廚房用的是磚砌的土灶,灶馬隨處可見。

城裡住家戶用的是煤球爐子,雖然不是土灶,但灶馬也是經常光顧的。後來家家戶戶用上了煤氣罐,灶馬就越來越少了。

現在住進樓房,灶馬變成了稀罕物。

這些年,灶王爺又現身了。

到了臘月二十三,很多人家買張灶王像貼在抽油煙機上,往嘴上粘一塊糖瓜兒,應個景兒,圖個樂兒。可很多年輕人並沒見過灶為何物,更不認識灶王爺的坐騎灶馬了。

——摘自《四合院活物記》

灶王爺的坐騎:灶馬|小年祭灶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臘月二十三祭灶,這是迎接春節的序曲。

所謂“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民間祭灶的風俗。舊時,差不多家家廚房都設有灶王爺神位,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

灶王龕一般設在廚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神像,有的旁邊還並排坐著“灶王奶奶”,兩邊貼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橫批“一家之主”。

這表明了灶王爺的地位,以及保佑一家老小平安的職責。

灶王爺的坐騎:灶馬|小年祭灶

古代祭灶是在臘月二十四,從清朝開始,帝王家開始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祭了。什麼事兒都是上行下效,北方地區的百姓也就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兒,祭灶是過小年兒的重要活動。

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人,女人要回避。祭灶王爺,源於古人拜火的習俗,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後來發展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

自古以來,大家庭的廚房就是是非之地,婆媳、妯娌說長論短,是人性最容易暴露出來的場所。

所以玉皇大帝派灶王爺在廚房,看著這一家人的表現。

在我小的時候,家裡後院住著遠房親戚,我稱為“七爺”的一家。七爺說:“灶王爺看著一家人一年的生活, 到年終要上天,把一家人的善惡言行報告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將對這家人進行獎懲。他在天上住幾天,等到除夕夜,咱們再把他迎回家。”那時我也就五六歲,十分好奇灶王爺怎麼上天。七爺說:“二十三晚上來看祭灶儀式,你就明白了。”

“二十三,糖瓜粘”

好不容易盼到了祭灶的日子,七爺上午就買回了關東糖和糖瓜。

到了晚上,七爺鄭重地把灶王爺的畫像從佛龕上取下來,供在祭案上。祭案上的供品以關東糖和糖瓜為主,此外,還為灶王爺上天的坐騎準備了一碟草料和一碗清水。

上香後,七爺口中唸唸有詞:“上天言好事,好話多說,不好事兒少講。”然後拿起關東糖,在灶口轉幾圈,待糖遇熱熔化的時候,馬上往灶王爺畫像的嘴上抹幾下,又白又黏的飴糖就粘在了畫像上,意思就是用糖粘住了灶王爺嘴,讓他上天不能說壞話。

我當時心想:“粘住了不能說壞話,那好話怎麼說出來啊?”但看著七爺莊嚴虔誠的面孔和祭案上的灶王爺,沒敢問,怕七爺和灶王爺不高興。燒過香後,把灶王爺畫像連同一碟草料一塊兒給燒了,菸灰騰空飛起,再把涼水潑在地上,灶王爺就這樣昇天了。

到了除夕夜,七爺又買來一張新的灶王爺畫像,貼在佛龕上,意味著灶王爺又給請回來了,他將繼續保佑並監督一家人一年的生活。

——摘自《北京的春節》

灶王爺的坐騎:灶馬|小年祭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