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由 柚子在野區 發表于 娛樂2021-08-08
簡介舊觀點:獺犬熊口腔裡的“研磨器”獺犬熊寬闊而與海獺類似的壓碎型頰齒非常適合以硬殼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牙齒磨蝕嚴重也表明其食譜中包含硬殼動物,可能有蛤貝、鮑魚、海膽等

水獺犬哪裡賣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傳統觀點認為,滅絕的海洋熊次目動物——獺犬熊的攝食方式與現生海獺類似,近期一項最新研究結果卻顛覆之前的認識:“開瓶器”才是獺犬熊攝食策略中的秘密武器! 那麼獺犬熊是如何利用這一秘密武器進行攝食的?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種海洋食肉動物“怎樣吃”的秘密吧!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海象和海獺的攝食“大法”

生活在近岸環境中的海象和海獺尤為適應以硬殼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雖然它們擁有共同的特殊食性,卻有著迥然不同的進食策略。海象使用的是吮吸攝食策略,即它們使用強有力的舌和較小的口產生的吸力,將軟體動物的肉吸出殼外。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正在食用無脊椎動物的海獺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正在尋找食物的海象

而海獺會使用它們的前爪從岩石上將附著的獵物撬下,對於較大、較重的有殼獵物,海獺有時則會藉助石頭作為工具,在食用獵物之前用它們的臼齒或將石頭置於腹部之上,利用工具壓碎或敲開堅硬的獵物外殼。

鮮為人知的“大塊頭”

獺犬熊是一類大型(頭骨長約26釐米)已滅絕的海洋食肉哺乳動物,生活在距今約2000萬年前的中新世。該屬包括兩個已知物種:來自中新世華盛頓州的克拉蘭獺犬熊和來自俄勒岡州沿海的新港獺犬熊。

克拉蘭獺犬熊是屬型種,其正模標本為1957年威利森夫人所發現的殘破顱骨前部,這件標本儲存了左側的第三門齒和兩側的第一臼齒,現儲存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博物館。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新港獺犬熊的頭骨輪廓圖(繪圖:特德福德)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獺犬熊的顱骨側檢視:A和B為克拉蘭獺犬熊,C為新港獺犬熊(繪圖:特德福德)

新港獺犬熊的材料相對較多,包括1 件殘破的顱骨、1件幾乎完整的下頜、8件連在一起或者零散的牙齒以及部分殘破的頭後骨骼(含頸椎、腰椎、趾骨等),現保存於史密森學會下設的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

獺犬熊雖然屬於人們較為感興趣的海洋食肉動物,但化石材料並不豐富,甚至可以稱得上是稀少,人們對於這類動物的很多細節也不清楚,因此,獺犬熊算得上是一類鮮為人知的海洋食肉動物了。

舊觀點:獺犬熊口腔裡的“研磨器”

獺犬熊寬闊而與海獺類似的壓碎型頰齒非常適合以硬殼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牙齒磨蝕嚴重也表明其食譜中包含硬殼動物,可能有蛤貝、鮑魚、海膽等。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新港獺犬熊的上頰齒(繪圖:特德福德)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新港獺犬熊的下頜(繪圖:特德福德)

獺犬熊的顎骨相對於顱底面向下彎曲,枕髁面向腹側並相對於顱底位於後腹側,表明獺犬熊的頭相對於脊椎向下彎曲;大的附枕骨和乳突表明其具有強有力的頸部肌肉系統。因此,獺犬熊捕食的方式很可能是透過緊緊抓住基岩上的動物,然後透過扭曲和撬動頭部獲得食物。

新成果:“我”的下頜就是“開瓶器”

獺犬熊具有劍齒型動物的捕獵機制,下頜的作用類似於錨,與“開瓶器”的作用相似。這與傳統觀點中主要靠力度撕咬獵物的海獺完全不同,獺犬熊主要依靠的是堅硬的下頜。獺犬熊在捕獲獵物——咀嚼順序中,獺犬熊下頜具有明顯的鑲嵌功能融合,咬合捕獲獵物階段與劍齒虎趨同,壓碎咬合獵物階段卻與海獺類似。

藏文科普 | 獺犬熊的攝食利器——“開瓶器”

獺犬熊捕獵和咀嚼順序(繪圖:曾志傑)

獺犬熊巧妙地利用自己身體獨特的優勢從而讓自己能夠在多變的自然界中生存,正如進化論中所闡釋的觀點: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儘管世界在變化,但是生物為了適應環境而衍化出來的能力卻是與生俱來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