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海南紅樹林見聞:溼地亦詩地 水清鳥翩躚

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娛樂2023-02-04
簡介海南還建立全省紅樹林資源動態資料庫及監測體系,不斷研究和改善對溼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模式,以更加科學地開展紅樹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紅樹林是隻有紅樹林嗎

中新社海口2月2日電 題:海南紅樹林見聞:溼地亦詩地 水清鳥翩躚

作者 張茜翼 凌楠

連綿的紅樹林,隨著潮水退卻重新露出大片灘塗,招潮蟹、彈塗魚開始活躍起來,吸引一群群鳥兒前來覓食……天藍海碧,風景如畫,“世界溼地日”之際,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呈現出別樣的美景。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目前紅樹林連片面積最大、樹種最多、林分質量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自然保護區。在這裡可以看到秋茄、桐花樹等豐富的紅樹林種類,保護區的36種紅樹構築起穩定的生態系統。

“東寨港紅樹林的‘家族成員’越來越多。”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黃紹明介紹,近10年來,東寨港在本地樹種的基礎上,先後引進澳洲白骨壤、十雄角果木等10多個紅樹植物品種。

在位於儋州的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內,茂密的紅樹林溼地猶如“綠毯”沿著海岸線綿延不斷,抵禦海浪、颱風的衝擊,為水鳥、招潮蟹等生物提供棲息生境。這幅美好景色,在幾年前並非如此。

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海南沿海區域掀起養殖熱潮,大規模的水產養殖以及無序排放汙水,導致紅樹林等植被退化,溼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作為中國擁有最多樣化最豐富溼地型別的地區之一,近年來,海南加大溼地生態修復力度,出臺相關法規制度推動溼地保護,全省溼地總面積達到181。77萬畝。據海南省林業局統計,“十三五”期間,海南省共退塘還溼3。4萬畝,其中新造紅樹林1。3萬畝。海南還建立全省紅樹林資源動態資料庫及監測體系,不斷研究和改善對溼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模式,以更加科學地開展紅樹林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得益於生態功能的改善,海南溼地生物多樣性持續增加,每年秋冬季節,不少溼地公園成為勺嘴鷸、黑臉琵鷺等瀕危珍稀鳥類的棲息地、越冬地。

海南觀鳥會、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2日聯合釋出的2023年海南越冬水鳥調查成果顯示,本年度記錄到71種水鳥,其中,小青腳鷸、慄樹鴨等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10餘種,越冬的候鳥超過3萬隻,是歷年海南越冬水鳥調查中記錄到水鳥種類最多的一年。

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溼地公園(試點)近幾年鳥類種類增加兩倍多,是目前海南已知唯一的棉鳧棲息地。該公園還透過引入水庫活水給溼地補水、清理外侵物種等方式提高水質,改善溼地生態環境。

海南省會城市海口,是首批“國際溼地城市”之一。近年來,海口大力修復溼地生態環境,並採用“溼地公園+”模式,利用溼地資源開展紅樹林觀鳥、走讀自然、農耕體驗等自然教育活動。

城市溼地不斷釋放生態紅利。海口市林業局局長錢軍說,海口溼地不僅擁有溼地水稻、溼地蔬菜等溼地特色農產品品牌,多地還有效利用溼地資源結合鄉村振興工作發展產業經濟,推出旅遊線路等“溼地+”產品,帶來可觀收入。

作為重要的藍碳生態系統,紅樹林在固碳儲碳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研究資料,東寨港紅樹林溼地固碳總量為39。50萬噸,單位面積固碳量為250。6噸/公頃。”黃紹明告訴記者,該保護區目前正在聯合科研院所開展“藍碳試點”研究,分析碳庫本地調查結果,推進藍碳試點工作,助推實現碳中和。

如何讓溼地真正成為城市“金名片”?海口經濟學院中德應用技術學院院長詹長智建議制訂鄉村振興規劃與溼地保護指南,建立溼地保護、科研和培訓標準等,在溼地範圍內合理開展研學產業。重慶大學教授袁興中認為,要加強溼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讓城市人居環境建設與溼地保護有機融合、協同共生,為民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