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專職副局長陳宗遷:高質量建設名副其實、出色出彩的大熊貓國家公園

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娛樂2023-01-21
簡介五大方向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下一步,我們將以大熊貓野生種群保護為核心,以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為主線,以建設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公園為目標,強化監督管理,完善政策支撐,正確處理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為構建中國

世界大國有哪幾個國家

封面新聞記者 於婷 攝影 周彬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在雪地裡散步,岩羊在嗅聞覓食,扭角羚帶著幾隻小寶貝出現在雪峰之上,綠尾虹雉伸長脖子東張西望警惕地打量周圍,金絲猴面對鏡頭也毫不怯場。這些,都是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工作人員在野外佈設的紅外線相機裡收穫的驚喜。

1.93萬平方公里的“公園”範圍內,得到保護的不僅是大熊貓,還有8000多種伴生動植物、1600餘種同域珍稀動物隨大熊貓的保護而得到“傘護”。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專職副局長陳宗遷:高質量建設名副其實、出色出彩的大熊貓國家公園

2021年10月12日,大熊貓國家公園正式設立。這是我國首個以單一物種命名的國家公園和以“傘護物種”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生動實踐。設立一年來,圍繞國家公園,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及周邊居民們的生活,一些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2022年12月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路傳播局指導,四川、吉林、福建、海南、陝西、甘肅、青海省委網信辦主辦的“生物多樣性之美”網路主題活動暨國家公園媒體行在四川以“雲釋出”的形式正式啟動。

封面新聞專訪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專職副局長陳宗遷,聽他聊一聊公園設立一週年的變化和故事。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專職副局長陳宗遷:高質量建設名副其實、出色出彩的大熊貓國家公園

五個之“最”

充分體現大熊貓國家公園所在區域特殊性

“大熊貓被譽為‘國寶’和‘活化石’,是我國獨有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在大熊貓主要棲息地建立國家公園,把最應該保護的地方保護起來,是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標誌性、戰略性工程,具有極高的全球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專職副局長陳宗遷介紹,與其他正式設立和試點的國家公園相比,大熊貓國家公園所在區域極具特殊性。

首先,旗艦物種國際最關注。

大熊貓是中新世晚期走來的孑遺物種,數量稀少,分佈狹窄,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和“傘護種”,是世界自然保護的象徵。

其次,生物多樣性最豐富。

大熊貓國家公園地處我國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分界線,位於動物地理區劃東洋界和古北界的過渡帶,已知該區域分佈有川金絲猴、雪豹、羚牛和珙桐、紅豆杉等 8000餘種野生動植物。

此外,地質地貌最複雜。

大熊貓國家公園橫跨岷山、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秦嶺五大山系,南北和東西跨度都近600公里,海拔高差近6000 米,是全球公認的地貌最複雜地區之一。

人為干擾活動最頻繁。

大熊貓國家公園區域人類活動可上溯至先秦,四川片區涉及7個市(州)、20個縣(市、區)、110 個鄉(鎮),現有戶籍居民 4。25萬人,過去的數十年以採礦、水電、旅遊等為主的資源依賴型、消耗型開發活動強度大。

最後,資源資產構成最複雜。

大熊貓國家公園區域內集體土地 5490 平方公里,佔公園總面積 25%。國有土地及其附屬資源資產由國家、省、市、縣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分別或交叉行使所有權和管理權。

五項措施

高質量建設名副其實、出色出彩的國家公園

大熊貓國家公園是唯一以單一物種命名的國家公園。

正式設立後,四川迅速從體制試點轉入全面建設,著力高質量建設名副其實、出色出彩的大熊貓國家公園。

強化依法依規管控。

四川率先在全國以省政府名義印發《四川省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辦法》,出臺加強四川片區建設的意見。建立“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將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之一。省高階人民法院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多地探索組建大熊貓國家公園警察大隊或片區警務工作站。

穩妥化解歷史問題。

堅持先立後破、順向改革,實事求是清理退出公園內小水電,加快礦業權清理進度。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等部門聯合印發小水電清理退出方案和財政獎補方案,計劃分類分階段退出 273 座小水電,已退出小水電 97座。省林草局組織將 2363 畝集體人工商品林調整為生態公益林,組織實施核心區居民生態搬遷 52 人。

保護修復自然生態。

加強大熊貓重點生態廊道和野化放歸基地建設,保護修復大熊貓棲息地26。56平方公里。設定固定巡護線路663條,今年已開展巡護8萬餘人次,監測到野生大熊貓影像724次。

加強基層基礎建設。

開展標準化建設試點,建成大熊貓小種群復壯研究開放實驗室、放歸基地、野外科研觀測站等5個,巡護道路168。68公里,新(改)建保護站點41個,安裝標準化多功能智慧界碑、界樁745個。推進數字化管理,啟動了“天空地人”一體化監測體系建設。

推進地方協調發展。

探索共建共管機制,縣級管理機構與村社、居民等建立40個共建共管委員會,就地選聘國家公園管護員1893名。年度兌現非國有公益林補償資金7463萬元,啟動了野生動物肇事補償保險試點。

五大方向

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下一步,我們將以大熊貓野生種群保護為核心,以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為主線,以建設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公園為目標,強化監督管理,完善政策支撐,正確處理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為構建中國特色的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陳宗遷表示,未來四川還將從完善配套制度、加強生態保護、推進轉型發展等五個方面,具體落實和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目標。

據瞭解,目前四川正在跟進做好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條例立法工作,研究制訂入口社群等建設指南、特許經營等配套規定、棲息地修復等標準規範。

同時,加強受損棲息地和關鍵走廊帶生態修復,推進大熊貓野化放歸。標準化改造保護站點,常態化做好巡護監測。尊重居民意願,逐步將符合條件的集體人工商品林納入公益林補償範圍。加快建設示範入口社群,深化特許經營試點,扶持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同時,強化科研科普教育,做強熊貓研究院,組建大熊貓國家公園科研聯盟,推進科研一體化建設。弘揚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化,做靚熊貓國際節會,擦亮大熊貓國家公園品牌,推動文創等生態產品價值轉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