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清朝巴菲特:狂賺1200萬兩,乾隆如何靠賣人參發家

由 兩抖雲 發表于 娛樂2022-12-30
簡介人參炒起來之後,內務府的收入也上來了,有學者統計,康熙雍正兩朝,每年賣參不過得幾萬兩白銀,乾隆十一年之前,參價還沒上來,但已經到了10萬兩,乾隆十二年後,每年大概有20萬兩,以後漲到30萬,最高的年頭是乾隆36年,一共賣了75

銀蘭貂皮一般賣多少錢

引子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89歲的乾隆病逝於養心殿,10天后,憋瘋了的嘉慶立馬把和美人下獄後,於是就到了喜聞樂見的抄家環節。具體抄了多少?史學家演算法不一樣,少的說有1000萬兩白銀,多的說有8億兩之巨,主流觀點認為在2000-3000萬兩之間,這已經很嚇人了,大清一年的稅收才7000萬兩,妥妥的鉅貪。

其實,要論搞錢的本事,和珅比起他主子乾隆來,就是弟弟。乾隆在位60年,六下江南,四次東巡,還抽空打了10次大仗,成全了自己的“十全武功”。

老爺子又是個體面人,幹什麼都講究個排場,千叟宴都是小意思,給他媽慶生,大小戲臺子都能在京城擺到十幾里長。

毫不誇張地說,乾隆在花錢的路上,一刻不停。

清朝巴菲特:狂賺1200萬兩,乾隆如何靠賣人參發家

和美人就專門替皇上搞錢,說白了就是個白手套,這些家產很多都是蹭的。

根據臺灣學者賴慧敏統計,從乾隆10年到60年,老爺子一共給自己掙了6880萬兩的私房錢,

注意是私房錢,不是國庫的收入!

不過基本都花了。

那乾隆的錢是哪來的呢?方法太多了,其中有一個大頭,就是賣人參,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清朝皇帝們和人參的那點事。

二:愛新覺羅發家史

對於愛新覺羅家來說,賣參是祖傳的手藝。

從明朝開始,女真人就在東北深山老林裡到處挖人參,然後拿到邊境上出售,人參就是女真和明朝互市貿易中最大宗之一,一次交易就是幾千斤,那時候都是純野生的。萬曆年間的交易額一次都在三四萬兩白銀之多。

努爾哈赤自己就是靠販參起家的。為了解決鮮參儲存的問題,他專門發明了一種“煮熟曬乾”的加工方法,貨硬,於是銷量蹭就上去了,順帶還打開了朝鮮市場。

人參便成了他愛新覺羅家主要的資金來源,這才有經濟實力統一女真各部,就連建設都城

“赫圖阿拉城”

的錢,都是女真人透過販賣人參、貂皮、珍珠等稀罕物,從大明和朝鮮賺來的。

所以對於後金來說,人參就是戰鬥力!

於是努爾哈赤下令,把山必須給我看住了,有外族盜參者,格殺勿論。於是大王派人到處巡山,《清史稿》記載,後金建立後,不久就抓了50個從明朝和朝鮮跑過去偷參的倒黴蛋,全砍了。

努兒哈赤一開始把幾大參山分給了八大家族,讓他們各管一攤。但入關之後,從順治開始,寧古塔、綏哈河等參山就不允許別人採了。

到了康熙四十八年,東北的人參就被皇帝一家給壟斷了,所有人參都要送到宮裡,全國的人參就成了皇帝的私產。

三:艱難創業

清朝把人參分為6等,特等、頭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

清朝巴菲特:狂賺1200萬兩,乾隆如何靠賣人參發家

北京同仁堂藥店 人參

這6等都是囫圇個的,四等以上的就非常少了,每年進貢的不到10%,只佔零頭,專給皇上和皇室成員吃的,五等參佔大頭。另外還有碎的,比如渣末、泡丁和蘆須,皇帝也不嫌棄,全都要,都存在內務府。

這個內務府就是專門管理皇家事務的機構,除了管皇帝衣食住行、騎馬打獵,一個重要職能就是替皇帝管錢、為皇帝生財。

從康熙開始,內務府人參庫存都在1000斤以上,好的年頭能到2000多斤,但吃這玩意吃多了上大火,吊命用的,皇上也不敢多吃,皇室每年消耗不過一二百斤,宮裡每年還從東北大批進貨,再加上人參這個東西又不是元寶,不經放,時間一長就開始長蟲發黴。

於是內務府的人就給康熙上摺子,說皇上,庫存壓力太大了,必須搞需求側改革,留點好的您自己用,剩下的趕緊賣了吧,換點錢多好。

康熙認為靠譜,於是拿出宮裡的人參去市場出售,主要是五等參和那些鬚子。一開始只能在北京賣,後來康熙又琢磨,江南那邊有錢人多啊,估計能賣個好價。

於是下旨,把大批人參發到江南,交給自己的小兄弟,江寧織造曹寅那邊賣,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爺爺,康熙死黨中的死黨。

清朝巴菲特:狂賺1200萬兩,乾隆如何靠賣人參發家

曹寅死後,他的繼子

曹,還有曹寅的妹夫,蘇州織造李煦和杭州織造孫文成這三人,也就是江南的三個織造,成了賣參的主力軍,賺了錢之後,再上交給皇帝的小金庫。

沒想到正是賣參這件差事,成為壓垮曹家的一個原因之一。

康熙本來想得挺美,萬萬沒想到,這三個織造在搗騰人參上面,是外行,參價一年比一年低。康熙五十四年,一斤頭等參在北京能賣到82兩,康熙五十七年,曹等三個織造賣的頭等參,只能賣到61兩,康熙六十一年就到60兩了,一年比一年低,這讓康熙非常不滿,納悶為什麼江南有錢人多,人參反而賣不過北京。

到了雍正上位後,那就不是不滿了,而是產生了對江南三個織造的不信任,也正是在雍正朝,曹家被抄,從此一敗塗地。

而因為康熙雍正兩朝,業務不熟練,朝廷每年也就得個幾萬兩銀子。

四:事業騰飛

到了乾隆這,內務府的人參庫存又壓貨了,於是乾隆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終於把人參炒起來了,讓人參成為自己小金庫的主要收入來源。

乾隆的第一招,就是不斷擴大銷售渠道。

康熙雍正兩朝,朝廷在北京崇文門設立的稅關,人參主要在那賣,為啥呢?

因為從南方經大運河,運到京城的所有貨物,都是從通州碼頭上岸的,然後從崇文門進入京城,崇文門就成了各類貨物的集散地,因此朝廷專門在那設了個稅關收錢,因為商家多,有客流量,所以在那售賣人參。

但到了乾隆三年,乾隆準備發展更多的下線,於是盯上了京城的大小商家,想讓他們幫著自己出貨。內務府稍微一放風,很多商家就上鉤了,立馬跑過來領任務,有的要100斤,有的要幾十斤,要的人一多,價格就上來了,5等參的價格都要到了90兩,比他爺爺那時候頭等參賣得都高,碎鬚子都能賣到16兩。

於是內務府下令,以後就是這個價了。

到了乾隆十一年,內務府覺得賣便宜了,就跟商家說,今年這人參的成色不錯,比往年好,我們要漲價了,一開始就加了10兩,後來一看形勢一片大好,兩年後五等參的價格,直接就從90兩飆到了260兩。

乾隆還嫌賣得不夠快,於是動用了第二招——殺熟。

乾隆跟內務府的人說,小的們,去跟京城的旗人說,讓他們來進咱們的參,現在參價這麼好,讓他們幫著賣,多少也掙點,都是自己人嘛。

沒想到旗人手頭都不寬裕,有錢也去聽戲玩鳥去了,根本沒這本錢。

於是乾隆盯上了在京的大小官員。乾隆十一年皇帝下旨,讓王公大臣們也來買參,王爵可以買10斤,大員可買3斤,6品官可以買一斤。

這招是乾隆首創的,但對大臣們來說,這招夠損,因為萬歲開了口,別人買了,你不買,瞅著好像是對乾隆不太上心,有點強迫的意思。

那個時候有個“議罪銀”制度,就是官員犯了事,可以交銀子贖罪,有的官員想討好乾隆,就專門犯點小錯,比如上的摺子不乾淨啊,筆跡比較潦草啊,然後上交個幾千幾萬兩銀子謝罪。

在這種風氣下,很多大臣是咬著牙買參,那時一品官的俸祿才不到200兩銀子,以至於成了大小官員身上的一個沉重的

。這還不算完,大臣買一斤參,要必須強制購買一斤鬚子渣末,這樣一來,下腳料也處理出去了,搭配得多好。

後來京官們實在是買不動了,於是乾隆又盯上了南方,這次就不止是三個織造了,還加上兩淮的鹽商和粵海關。

清朝時期,朝廷壟斷了鹽鐵業,其中這個鹽業利潤尤其豐厚,而且進項不到戶部,歸內務府管,直接到了皇帝的小金庫,大小鹽商都是皇商,著實成就了一大批富豪,晉商就是靠賣鹽發家的,南方大鹽商吃得花樣比宮裡都多,所以賣參的事情,就交給了他們。

而粵海關,也叫廣州海關,是清朝康熙年間開設的四大海關之一,到了乾隆22年,廈門、寧波等幾個海關都關了,廣州就成了中國與外國唯一的通商口岸,因此經濟發達貿易繁盛,十三行商人成為與徽商、晉商齊名的商人群體,所以乾隆把他們也發展成了下線。

另外還有長蘆鹽政,長蘆就是天津河北渤海一帶的產鹽區,也不缺鉅富。

乾隆中期之後,江南三個織造加上鹽政,就成了銷售人參的頭號主力軍,一般來說占人參銷售總額的70%以上。

因為銷售渠道多了,再加上過度開採,東北幾個參場產量開始減少,供不應求,清朝也進入了盛世,導致參價一路躥升。五等參的價格,從乾隆三年的90兩,一路飆升到了乾隆五十二年的900兩以上,就連渣末都能賣到400兩。

想想康熙後期頭等參才賣60兩,和乾隆朝相比,簡直是白菜價。乾隆做生意的本事,不服不行。

一看打開了銷路,乾隆開始大量出庫存,本來他爹和爺爺在的時候,一般宮裡都要存

一千斤人參,到了乾隆這,內務府的庫存連年下降,先降到300斤,後來到了100斤,到了乾隆二十四年之後,宮裡就只剩下30斤人參了,其他都拿去賣錢了。

人參炒起來之後,內務府的收入也上來了,有學者統計,康熙雍正兩朝,每年賣參不過得幾萬兩白銀,乾隆十一年之前,參價還沒上來,但已經到了10萬兩,乾隆十二年後,每年大概有20萬兩,以後漲到30萬,最高的年頭是乾隆36年,一共賣了75。6萬兩。

75。6萬兩是個什麼概念呢?康熙後期,有些年份撥給工部全年的費用,也就不到100萬兩,乾隆靠人參賺了多少錢,大家大概就有數了。

根據葉志如先生統計,從乾隆元年到乾隆60年,內務府靠賣人參,一共賺了1220萬兩白銀。乾隆手頭之寬裕,可想而知了。

清朝巴菲特:狂賺1200萬兩,乾隆如何靠賣人參發家

這還只是賣人參一項,乾隆朝內務府搞錢的花樣還很多,比如:開當鋪、向大商家放貸賺利息、出售大臣進貢乾隆的各種禮物等等。

乾隆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地主,各地皇莊面積加起來達到了上百萬畝,再加上戶部每年都對內務府有撥款,另外還有兩淮和長蘆鹽政每年進貢的大量綱鹽餘利,因此內務府的廣儲司每年收益都在200萬兩以上。

這還不算養心殿和圓明園另外兩個皇家銀庫的進項。

乾隆中後期能富到什麼程度?皇帝的

內庫

竟然往戶部輸血了!從乾隆三十三年到四十年這8年裡,內務府竟向戶部撥銀690萬兩之多(當然戶部也向內務府撥款)。

收入如此豐厚,這才成就了乾隆花錢如流水的一生。

不過,由於乾隆朝把人參作為一種重要的搞錢手段,採得太狠,導致人參資源逐漸枯竭,等到乾隆死後,嘉慶朝中後期,內務府已經到了無參可採的地步。

雖然到了道光年間採參情況有所恢復,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已經下降,賣參逐漸艱難,尤其是鴉片戰爭之後,粵海關受到巨大沖擊,已無力完成人參銷售任務。

太平軍作亂以後,兩淮等南方地區的人參買賣也相繼完蛋,連賣參錢都無法上交大內,賣參變得越來越難,內務府連年虧空,乾隆朝的輝煌早已不在了。

小小的一顆人參,也能看清楚一個王朝的興衰。

(原創不易,還望點贊、轉發、收藏)

擴充套件閱讀:

《清代東北人參售賣管理初探》

《乾隆朝內務府對庫存參斤的管理——以內務府的“參斤變價”為考察物件》

《清代戶部與內務府財政關係探析》

《從人參專採專賣看清宮廷的特供保障》

推薦文章

  • 藏在照片裡的老北京

    藏在照片裡的老北京在今天,北京這座現代化的大都市留給我們的印象更多是它深厚的文化底蘊、迅速發展的城市建設以及生活在北京的土著居民的風貌...

  • 步行街超人氣小吃原來在這裡

    噴香的烤豬蹄味能飄滿整條街~方燕烤蹄步行街原來的那條小吃街搬到了現在的綠都步行街(海螺裡海鮮美食一條街)內...

  • 新時代“追星人”:破解宇宙密碼,在星辰大海間追趕世界前沿

    新時代“追星人”:破解宇宙密碼,在星辰大海間追趕世界前沿這兩年,中國空間站建設任務密集,每次發射直播時,一句句清脆的“北京明白”從總排程員口中發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總排程這個崗位成為“航天網紅”,大家親切地稱他們為“北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