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中國好人”曾朝平:水電家庭的心靈信使

由 中國青年網 發表于 娛樂2022-12-27
簡介為了讓孩子能夠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曾朝平給遠在伊朗的孩子的父親寫了一封信,提議他和孩子發起一個“父子約定”,給孩子做好榜樣,共同成長

無限郵差講了什麼

“爸爸,你是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你是我的驕傲,我覺得你特別了不起。”在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壩實驗小學的課堂上,一個小女孩正在給大家朗讀自己寫的信。

這是一封寫給遠在千里之外工作的父親的信,一字一句,無不飽含著孩子對於父親的愛,讓人聽後不禁潸然淚下。這樣的場景在這所小學中並不罕見,用書信方式把遠方父母與孩子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就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師——曾朝平。

一次求助讓孩子與書信結緣

對於葛洲壩實驗小學的孩子們來說,有一個遠在千里之外工作的父親是很常見的事。

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為了興建葛洲壩工程和三峽工程,一批水電工程建設者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於宜昌,葛洲壩實驗小學也應運而生。兩大水利樞紐竣工後,大批建設者開始遠走他鄉進行水電工程建設。特別是2013年以來,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本部在宜昌的水電施工企業開始走向海外。全校眾多學生家長遠赴伊朗、巴基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參加工程建設,與家人聚少離多、不能陪伴孩子成長是很多水電家庭需要面對的現實。

“我們的孩子很多都有‘葛洲壩基因’,爸爸作為水電建設者遠赴外地甚至國外。今年我這個班一共有44名學生,其中就有15個同學的父親都不在宜昌。”曾朝平這樣介紹道。

其實,曾朝平自己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葛二代”。小時候,曾朝平就和小夥伴們一起,每天趴在地圖上尋找著峽谷與江灘,尋找著爸爸又去了哪裡工作,數著手指頭盼著父親回家。

1995年,大學畢業的曾朝平回到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壩實驗小學任教。相似的童年經歷、聚少離多的思念之苦、父愛缺失帶來的低落讓曾朝平感同身受,因而也更懂孩子們的心。

正在她一籌莫展之際,一次家長的求助,讓她開始與書信結緣。

“1995年我剛參加工作,有一名家長找到了我,說她的孩子性格內向,特別想爸爸,問我能不能給孩子的父親寫一封信開導一下孩子?”聽到這一請求,曾朝平欣然答應。在信中,曾朝平替孩子表達了對父親的崇拜與思念,並且請遠在外地工作的父親多給孩子打電話、寫封信關心一下孩子。沒過多久,孩子的媽媽欣喜地告訴曾朝平,孩子拿到信特別開心,還表示要好好學習。這次的經歷也讓曾朝平產生了將書信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學當中的想法。

一千封信架起親情溝通橋樑

自從有了這個想法,伏案寫信,將感情注入筆尖成為曾朝平27年來的生活常態。“每個月我都會給孩子和家長各寫一封信,向家長們彙報孩子取得的進步、班級的日常活動、可以借鑑的教育方法等。家長如果遇到了教育方面的困惑也會給我寫信,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在倡導讓孩子和家長互相透過書信溝通,這樣有助於健康的親子關係,也能讓親情陪伴孩子成長。”“很多人叫我水電家庭的‘心靈信使’。”說到這裡,曾朝平開心地笑了起來。

為了寫好一封有水平的信,曾朝平不僅讀了很多著名的家書,如《曾國藩家書》《梁啟超家書》《傅雷家書》等,還廣泛涉獵教育學、心理學、家校溝通等相關著作,多年來讀書已經成為她的習慣,這也讓她在教育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以前給家長寫信就事論事比較多,如今能夠更加自信地引導家長如何做好高質量陪伴。”寫信也在倒逼她不斷成長。

那麼,文字的力量究竟有多大?這一點在一個名叫小安的孩子身上有了最明確的體現。

小安的父親也是一名水電建設者,常年駐守在伊朗。缺少父親陪伴與教導的小安從小內向、厭學、脾氣暴躁。為了讓孩子能夠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曾朝平給遠在伊朗的孩子的父親寫了一封信,提議他和孩子發起一個“父子約定”,給孩子做好榜樣,共同成長。當時遠在國外的小安父親也面臨要在語言不通的環境下,帶領水電工程隊搞建設的困難。就這樣,遠方的爸爸成了“競爭對手”,孩子立刻有了好勝心,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小安在期末被評為“全科優秀生”,而遠在伊朗的父親也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工作。

“每個月我都能及時收到曾老師給家長和同學們的信,字裡行間都流露出老師對孩子的關愛,我也會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和孩子一起加油。” 一位學生家長這樣說道。

2022年,曾朝平登上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好人榜”,成為敬業奉獻的典型代表。在活動現場,談及自己的收穫,曾朝平表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我認為教育就是更好地為學生和家長們服務。對於遠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水電建設者來說,我教育好照顧好他們的孩子,讓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也算是我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涯海角有盡處,只有師恩無窮期”。1995年至今,27年的時間,曾朝平用近千封、40萬字的書信在孩子與家長之間建立了一道親情的橋樑,而這些“一帶一路”上的情感牽絆,也已成為家校共育的一道獨特風景。(記者 叢芳瑤 影片製作 陶媛 張詩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