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零基礎學配音,光動動嘴皮子就能月入過萬?小心“餡餅”變“陷阱”!「轉發」

由 錦州網警巡查執法 發表于 娛樂2022-10-05
簡介在詳細介紹了該機構的師資力量、合作機構、課堂福利、課程學費、接單資源等情況後,助教老師貼出往期學員的聲音變現稿費收入

懶人聽書如何配音賺錢

給你提供一份工作,只需一部手機,光動動嘴皮子就能月入過萬,你會動心嗎?

最近,在各大網路推廣平臺上,關於“聲音變現”的廣告隨處可見。很多機構打著少付出、高回報、低門檻、小白可以輕鬆入行的標語,吸引人們報名。

聲音變現真的這麼容易嗎?8月19日,大學生小陳(化名)接受了極目新聞的採訪,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也希望提醒那些懷揣著聲音變現夢想的人們,天下沒有真正低投入、高回報的“餡餅”,說不定就是個瞄準你錢包的“陷阱”。

小白入行:學習數月但感覺對聲音改善不大

在報名參加武漢聲X文化傳媒公司(下稱聲X公司)的VIP班之前,小陳還參加過一次聲音培訓。

小陳是一名大三學生,對配音有著濃厚的興趣。去年下半年,她看到某家教育機構的線上推廣,原價259元的精品,只需1元便可試聽,宣稱沒有任何基礎的人經過學習就可依靠一部手機配音賺錢,低門檻、高收入。小陳欣然支付1元錢。

零基礎學配音,光動動嘴皮子就能月入過萬?小心“餡餅”變“陷阱”!「轉發」

某培訓機構的廣告上聲稱學配音十分賺錢

“試聽課的前十幾分鍾算是乾貨,主要教一些發聲小技巧,後面的時間基本上就是推銷課程了。”小陳回憶,試聽課是在微信群裡以語音方式進行的,期間授課老師還貼出一些學員透過聲音變現獲利的截圖,稱他們現在“生活費、學費都不用愁”。學長們的成就果然讓小陳心動。整個課程分三個階段,總價格約7280千元,學習時間為6個月。她分兩次透過花唄共支付了4500元,報了第一、第二階段的課程。

可上課後,她才發現與之前宣傳的完全不一樣。

原本說好的直播課變成了錄播課。一個班一百多人,老師只能對主動提問的人進行解答和點評。經過4個月的學習,小陳發現自己除了平翹舌音不分有所改善外,幾乎沒有任何提高,更別說用聲音賺錢了。2020年底,小陳要迎接期末考試,中斷了在該機構的學習。

今年上半年,對聲音變現仍有興趣的小陳,參加了聲X公司舉辦的免費公開課。

相比上一個機構,這次的公開課上幾乎講的都是乾貨和發音指導,偶爾還揭露一下“行業黑幕”,讓小陳覺得十分良心。“但現在看來,他們只是偽裝得更高階罷了。”採訪中,小陳不諱言稱自己是“韭菜”,被收了智商稅。這節公開課後,小陳再次透過花唄支付2500元報名參加了宣稱包接單的VIP班。

然而,從第一節正式課開始,小陳便覺得不對勁。不僅上課的內容和大綱安排完全不一樣,上課時間也經常變動。“讓人感覺很不正規。”

師資力量也讓她生疑。任課老師中,有一位老師被包裝成“央視配音師”,可同學們搜尋發現,他只是為幾條廣告配過音,且播放平臺是“央影片”APP,並非央視。

與小陳同在聲X公司VIP班的小舟(化名)也有同感。公開課上,授課老師在介紹該機構時聲稱師資力量雄厚,保證每位學員都能接到單。到後來才知道,這些老師在課上教授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播音學教材上的,並沒有太多新意。

上了幾節課後,小陳和其他同學一道申請了退費。

8月20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致電聲X公司負責人張先生。對於學員們質疑的課程安排較隨意等問題,他表示,目前公司處於初創期,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問題,但在此之前都與學生有過溝通和商議。當記者問到“央視配音師”的身份,他解釋:“這位老師是央視12套某欄目主編,長期從事配音工作,也給央視配過音。”

就業前景:僅僅只有少數人能脫穎而出

小陳發現,在學習群中,學員大多是賦閒在家的寶媽和大學生。這兩個群體的相同點就是空餘時間比較多,經濟來源相對缺乏,渴望透過副業賺錢。而聲音變現培訓機構的主要賣點就是低門檻、低投入、高回報。

記者網上搜索發現,有機構宣稱,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音訊平臺不斷崛起壯大,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網易雲音樂等平臺每年製作10000部以上有聲讀物,是傳統媒體的100倍。而在目前,我國的網路收聽規模已經達到了6。61億人,配音行業有近30萬人的缺口。

那麼,如此大的市場缺口,聲音真的能夠順利變現嗎?小陳的同學小舟說得很直白:如果為了賺錢,還不如找個超市打零工,賺錢穩定、收入也比這個強。據她觀察,她所在的培訓機構,有5個8人制VIP班、再加上15個進階班,共240人左右,成功得到過中音通知的,僅10人而已。

對此,聲X公司負責人稱,他們開設的VIP班確實是承諾包接單的,因為他們會長期提供接單資源和機會,只要學員能力達到要求,自然能接到單。“60%的VIP班學員在學習4個月後基本上都能成功接到單。”

這個資料,小舟並不認可。“僅就從單子和學員的比例就不可能達到。”她說,該機構確實會不定期在群裡釋出一些接單資訊,但大多是短影片配音,有聲書等時長較長的單子非常少,按群裡七八十名學員來算,這個單量本來就僧多粥少,更別說成功率了。

“實際上,聲音變現這個圈子的勸退率是很高的,因為收入並沒有那麼高,也不穩定。”小舟說,配音工作的酬勞通常按幹音(未經處理的原始錄音)時長計算,但一般來說,新手錄製1小時幹音至少要花3小時以上。按一本有聲書每天交1-2小時成品、每小時120元來算,兼職每月收入為1500-2500元,全職約四五千元,遠達不到月入過萬的水平。

採訪中,武漢一位寶媽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今年初,她曾花費6000餘元在某培訓機構學習了大半年,至今仍未接到一單,只能轉而做後期剪輯,每月收入約2000多元。

對於小舟的觀點,知乎使用者@自渡鵬鵬老師表示認同。“自渡鵬鵬”從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後當了3年電視臺主持人,做了6年多的聲音培訓,也參與過廣播劇、有聲書、專題片等有聲內容的配音工作。在他熟識的主播中,只有頭部的極少數人能拿到500元/小時及以上,絕大多數從業者的幹音時薪在100-200元,甚至10-50元的也比比皆是。而且,越是正規平臺要求越高,越需要經驗等級和專業裝置,並非一些培訓機構所宣傳的低門檻、零基礎。

他還透露,有些機構宣傳的包接單,其實就是把自己包裝成甲方,找一些便宜的版權書,用30-40元/小時的價格買學員的時間來錄書,10小時的幹音也就幾百塊錢。“前面交的課時費可以完全覆蓋這一成本。這樣,他們可以在小白麵前繼續維持良好的口碑。”

“理論上,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專業的訓練來實現聲音變現,主要是看你投入的程度和努力方法是否正確。但大部分有著聲音變現想法的人都是抱著低投入、高回報的想法,一旦知道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的話,會很快放棄。”他說,聲音變現其實和其他大部分行業一樣,只有那些有天賦的人、有興趣、願意為之投入的人才會真正成功。

記者體驗:名為訓練營,實際不停推銷課程

“靠聲音在家也能輕鬆賺錢”“1小時輕鬆賺1000塊”……極目新聞記者搜尋發現,不少線上聲音培訓的機構都打著這樣的宣傳語。

極目新聞記者透過某微信公眾號推送的一則聲音變現廣告,9元錢購買了某機構的體驗課,並要求加入了一個名為“聲音實戰訓練營”的微信群。

在第一天的開營典禮上,一位助教老師隆重介紹該機構的“聲音教練”:國內某知名配音員,曾給雅詩蘭黛、雅芳、植村秀等品牌形象廣告片配音,已幫助近萬名學員實現聲音蛻變;從會計零基礎轉行,僅用了8個月時間便用聲音賺到了100萬;把自己的閨蜜培養成靠聲音自主創業的獨立女性,年入50萬;把2000多人經過短暫的輔導,送進大型企事業單位,成為聲訊教練,把電器質檢員培養成了配音員……

所有這些資訊無不向學員們暗示著一個資訊:聲音變現是一個幾乎適合所有人、低門檻、高收入的行業。就算是聲音有缺陷、普通話不標準,也可以透過其音質特點實現變現目的。

整個訓練營為期六天,課程為錄播課,每節課20多分鐘,每天0:00時更新。學員根據自己時間聽課學習後,再錄製一段音訊並轉發至微信群,助教老師會逐一點評。當然,點評一般以鼓勵為主。

六天後,是訓練營的畢業典禮。在詳細介紹了該機構的師資力量、合作機構、課堂福利、課程學費、接單資源等情況後,助教老師貼出往期學員的聲音變現稿費收入。

據介紹,整個課程為期4個月,期間會不定期釋出配音徵集資訊,“學習過程中即可變現賺回學費。”

從群裡回覆看,有些人當時便購買了該課程。

業內人士:聲音改變需要長時間積累訓練

通過幾個月的線上學習,零基礎小白真的能透過聲音變現嗎?

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師陳雨坤認為:這個機率非常小。

“聲音的改變很困難。”陳雨坤認為,聲音變現的前提是你的聲音有價值。一般來說,那些真正的聲音從業人員都是具備了較好的聲音基礎、再加上長時間積累訓練的結果。而那些沒有經過任何篩選,只是花了數千元錢、學了幾個月的線上速成班教學,根本無法獲得專業老師高頻次、精準的指導,又如何跟這些科班專業人員競爭呢?而且,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很多經過智慧語音技術合成的聲音已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真人發聲,成本也遠遠低於真人。

對於一些機構宣稱的即使聲音有缺陷、普通話不標準,也可以實現聲音變現,陳雨坤說,這就如同演員中的特型演員一樣,成功的機率是有,但相對較低。

“如果真有一個少付出、高回報、低門檻的工作,它會打著廣告來找你?”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資深聲音從業者“自渡鵬鵬”這樣反問。

他說,其實大部分配音人員的勞動收入並不高,月入過萬十分渺茫。據透露,大部分聲音從業者,都是每天工作兩三小時,月收入3000左右。公開課裡聽到的月入過萬甚至過10萬的高收入,是最頂端的一群人,“這隻能說是這個行業上限是比較高的,但並不代表你入這個行就能達到這個高度。”

作為資深的聲音從業者,“自渡鵬鵬”建議,如果確實對聲音工作感興趣,可先打好聲音基礎,例如練好普通話、培養情緒調動能力,再找一些有資質的線下培訓機構做有針對性的訓練,“那些抱著低投入、高回報想法的人,最好不要入行,也入不了行。”

光明網

極目新聞記者 劉冬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