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在中國海鮮第一大省,100塊能買的海鮮,比你想象的都多

由 時代週報 發表于 娛樂2022-10-02
簡介2021年,山東海鮮產量超過700萬噸,相當於為全國送來人均10斤的海鮮

真正的海蜇是什麼樣的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王晨婷

一百元,在山東能買到多少海鮮?

凌晨6點,開海首日的碼頭集市,已經擠滿了提桶而來搶第一口鮮的食客。但他們卻未必都能趕得上趟,有的海貨早已被整箱預訂,散貨也是一靠岸就被搶購一空。

一長條鮁魚只要12元,新鮮刀魚3塊5一斤,20元買足一整袋的鷹爪蝦,再來幾隻8塊一斤的毛蛤做成刺身,18一斤的蝦虎還能送一隻海星。

對沿海山東人來說,開漁好比過年。從下船到上桌,超過10個小時的都不算鮮。

在中國海鮮第一大省,100塊能買的海鮮,比你想象的都多

社交網路上,網友們分享山東開海之後的盛況。(圖源:網路截圖)

每到休漁期結束的9月,沿海的山東、福建、浙江等省都有千帆競出,但要看量,還得數山東。坐擁全國1/6海岸線,海域面積超過陸地面積,無論是海產品產量還是產值等主要統計指標,山東都連續20餘年位居全國首位。

2021年,山東海鮮產量超過700萬噸,相當於為全國送來人均10斤的海鮮。

來山東,喝啤酒吃蛤蜊

海鮮已經浸潤到山東人生活的每個角落。

從早餐開始,海帶餡包子就帶來清晨的第一縷鮮。中午一碗雜鮮小面,一勺撈起海瓜子、扇貝,要想豪華版,大蝦鮑魚也算不上難得。晚上的夜排檔吹來略鹹的海風,炭架上的生蠔正嘟嘟冒汁,裹著蒜香直往鼻子裡鑽。

在中國海鮮第一大省,100塊能買的海鮮,比你想象的都多

夜風下的海鮮大排檔(圖源:圖蟲創意)

“來山東,喝啤酒吃蛤蜊。”在山東,這是沒有人能逃過的“痛風套餐”。

相比全國沿海他省,山東的海鮮,更講究“肉厚”。海參、鮑魚、鮁魚、鮃魚、魷魚,山東特有的自然環境孕育了這份獨特——山東半島的狹長地形隔開了渤海和黃海,不同鹽度的海水在此交匯,加之黃河、遼河等帶來了大量泥沙,山東沿海的生物“吃喝不愁”,鮮美更甚。

在中國海鮮第一大省,100塊能買的海鮮,比你想象的都多

山東曲折的海岸線(圖源:圖蟲創意)

開啟山東海鮮分佈地圖,“大拇指”尖尖上的威海首屈一指。2021年,威海水產品產量307。1萬噸,人均超過1噸,佔全省31。8%,居全國地級市首位,而這與當地優越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

威海沿海岩礁眾多,海藻茂密,海底腐植碎屑豐富,尤善貝類生長。所產海參個體肥大,突棘粗大,肉質肥厚,鮮嫩可口;另一當地特產榮成海膽亦遠近聞名,油炸海膽外酥內綿。

煙臺鮑魚素稱“海味之冠”,清而味濃,燒菜、調湯,妙味無窮;長島扇貝則是國內最早養殖的扇貝品種,當地甚至特別設定了扇貝節。

青島以鮮魚突圍,鯧魚肉厚味美,是家庭餐桌上離不開的鮮味;“海蜇第一村”黃山鋪平剛撈上岸的海蜇,清甜脆爽,鮮美彈牙。

憑藉極鮮的水產,山東締造了傳統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魯菜。

唐朝臨淄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記載了當年魯菜的烹調水平之高:“無物不堪食,唯在火候,善均五味。”魯菜師傅對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製堪稱一絕。山東的海產品,不論參、翅、燕、貝,還是鱗、蚧、蝦、蟹,經當地廚師的妙手烹製,都可成為精鮮味美之佳餚。

酥脆鮮香的幹炸小黃魚,略蘸椒鹽,唇齒留香;油燜大蝦甜鹹相輔,肉厚味醇;當家主菜蔥燒海參滷汁紅亮,軟糯多汁,鮮鹹的海參與翠甜的章丘大蔥交相輝映。

在中國海鮮第一大省,100塊能買的海鮮,比你想象的都多

魯菜名菜:蔥燒海參(圖源:圖蟲創意)

即便是作為主菜的鮁魚餃子,也內有乾坤:些許韭菜勾出鮁魚之鮮,經過大力攪拌的餡料肉質彈嫩,呼嚕掃下,酣暢淋漓。清朝年間,各類海鮮餃子店鋪遍及膠東半島,直達北京城。

山東三文魚,下一個乳山牡蠣?

山東穩居“海鮮第一大省”的秘訣,除了漫長曲折的海岸線加持,還有對於海水養殖的超前探索。

野生捕撈,雖聽來鮮活生猛,但要讓更多海鮮能被搬上餐桌,還得靠養殖技術的更進。

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山東就引領了藻類、蝦類、貝類、魚類、海珍品等五次海水養殖的浪潮。根據前瞻經濟學人報告,從山東水產養殖面積構成來看,目前當屬貝類養殖面積最大,佔總面積的62。8%。而貝類海水養殖的產量,也佔到了總產量的近八成。

貝類之中,乳山牡蠣當屬“頂流”。個大肥美,乳山牡蠣的肥滿度超過普通牡蠣5-8個百分點。一刀撬開後輕輕嘬食,爽嫩鮮甜,“海洋牛奶”名不虛傳。

在中國海鮮第一大省,100塊能買的海鮮,比你想象的都多

“海上牛奶”乳山牡蠣以個大肥美著稱(圖源:圖蟲創意)

位於北緯37°的山東半島黃金南海岸,乳山是世界頂級牡蠣產區之一。這裡關於牡蠣的養殖始於上世紀70年代,從默默無聞的海產土貨到名聲鵲起的生鮮“白富美”,離不開養殖技術的更迭。

相比傳統的春播秋收灘塗養殖模式,乳山牡蠣在“技術升級”後採用秋播春收的筏式轉場育肥模式,不僅使牡蠣更為肥美,還能為海區爭取4個月的空閒休整期。隨著乳山牡蠣產業規模逐年做大,截至2021年,乳山牡蠣養殖海域面積60萬畝,養殖產量50萬噸,養殖產值50億元,居全國縣級單位首位。

不只灘塗邊的牡蠣,在黃渤海深處,也出現了山東“賽博種海鮮”的故事。

6月7日,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養殖工船駛向“深藍1號”,準備進行收魚作業。

在中國海鮮第一大省,100塊能買的海鮮,比你想象的都多

建造中的深藍1號(圖源:網路截圖)

這裡距離黃海岸120多海里。幾根巨大的黃色鐵柱織起直徑60米的巨網,這個能夠養殖水體5萬立方米的海上“巨無霸”,是中國首座自主研製的全潛式深海智慧漁業養殖裝備。

今年6月,“深藍1號”收穫了全國首批深遠海大西洋鮭,這也是全球首次低緯度養殖大西洋鮭獲得豐收。

長久以來,三文魚養殖一直是中國水產養殖業的短板所在。苦於缺乏合適的天然養殖環境,三文魚消費市場被挪威、智利等國壟斷,也使三文魚價格始終高昂。但科學家們將目光瞄準了距日照東岸130海里、海平面20米以下的黃海冷水團,並在此首次豐收低緯度養殖的虹鱒及大西洋鮭。

雖然距離真正走上居民餐桌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山東三文魚”或許未來可期。

在中國海鮮第一大省,100塊能買的海鮮,比你想象的都多

如今的三文魚價格依舊高昂(圖源:圖蟲創意)

“荒漠化”近海重新開花

山東海洋資源的豐富程度在全國數一數二。

根據山東首次釋出的《2021年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1年,山東全省海洋生產總值14942。1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8。0%,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對全省經濟和全國海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19。7%和18。7%。

不過,對於山東來說,“海上山東”的宏偉戰略也面臨挑戰。

僅以海洋漁業資源論,山東曾經近海漁業捕撈資源豐富。上世紀70年代,山東近海漁業資源種類有400餘種。然而,由於長期以來的過度捕撈,近海漁業資源已經嚴重衰退,到2010年前後僅餘110餘種,下降了72。5%,多數經濟魚類資源已難以形成魚汛。

根據當地新聞報道,2010年前後,島城近海從事捕撈的5000多艘小木船舉步維艱。對比上世紀70年代一天能捕2000餘斤蝦的“戰績”,當時卻只能捕200斤。“捕魚像在海里找大熊貓”,運氣不好的話,漁民們連油錢都掙不回來。

在2014年召開的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山東近海水域被形容為“荒漠化”。除了過度捕撈,入海排汙口中排放超標、陸地汙染物大量入海,使區域性海域環境不堪重負也是重要原因。

這也是山東努力探索遠海捕撈和養殖技術的原因所在。除此之外,近海問題的改善也被山東提上了日程。其中,伏季休漁是最為重要的解決方式。

目前,山東作業漁船休漁時間為每年的5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小型張網漁船休漁時間為5月1日12時至8月20日12時。

從一項補貼上,也能看到當地管理思維發生的變化——實行了15年的漁船燃油補貼於今年起提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海洋漁業資源養護補貼”。

根據官方檔案,“海洋漁業資源養護補貼”分為“海洋伏季休漁補貼”和“負責任捕撈補貼”,所鼓勵的方向也是儘可能地保護近海漁業資源。

最嚴格的漁業資源管控措施下,養護效果漸顯。今年山東農業農村廳資料顯示,8月份山東近海現存資源量同比增加約50%,可捕量增加約90%。口蝦蛄、三疣梭子蟹、帶魚、藍點馬鮫等重要經濟種類現存資源量同比增加30%以上。

從9月1日開捕後的生產監測情況看,部分種類如大規格藍點馬鮫、太平洋褶柔魚、海蜇等資源在區域性海域旺發。

在中國海鮮第一大省,100塊能買的海鮮,比你想象的都多

山東漁民老海在網上分享開海首網(圖源:影片網站截圖)

撒下開海第一網。9月1日,已經退休的漁民老海又隨著漁船出海了,滿滿兩箱的大安康魚、140餘斤的長脖魚、50多斤的“大金條子”鱔魚,肥滿肉厚的大鯰魚······伏休養護後,出海方能魚蝦滿倉。今年的首網收穫足夠喜人。

從竭澤而漁到休漁放流,“海鮮第一大省”不再只著眼於眼前的數量,當地漁民也開始養這片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