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記憶 | 倪匡:不想成為宗師,只願當名匠人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藝術2022-07-09
簡介他的想象力天馬行空,在這方面與古龍最為接近,但他卻不能像金庸那樣寫一部算一部,追求大部頭與經典性,倪匡的“手快”是著名的,但作品經常出現“爛尾”現象也是常見的,有讀者對此感到遺憾,但他卻不以為然

人死後記憶去哪裡了

倪匡的這一生,過得真實、自由、通透、快樂,如今仙去,當是了無遺憾的。

記憶 | 倪匡:不想成為宗師,只願當名匠人

倪匡

7月3日下午,中國香港作家倪匡離世,最早是他的好友沈西城在社交媒體上傳出了這一訊息,隨後有香港媒體對此進行了證實。從此世間無倪匡,出生於1935年的他與世長辭,享年87歲。

對於倪匡的離世,媒體與網民的反應有些遲疑,也有些不願相信,這位遠離讀者視線多年的作家,曾經憑藉大量的龐雜的作品,尤其是其中的科幻作品,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順帶著,他個人“仙氣飄飄”的氣質也深入人心。或許不少讀者會有種錯覺,倪匡不會死,可但凡是肉體凡胎,都抗不過時間的折損,縱然如倪匡者,也終有與讀者告別的一天。

記憶 | 倪匡:不想成為宗師,只願當名匠人

金庸與倪匡(右)

說到倪匡,很多人想到的不是他個人的著作,而是他曾經替金庸代筆的趣事。金庸在辦《明報》期間,因為兩度需要離開香港,正在連載的《天龍八部》又不能斷更,於是請倪匡代筆,可倪匡先是寫死了阿朱,後是寫瞎了阿紫,都傳金庸為此“火冒三丈”。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恐怕只有當事人才知曉了。金庸信任倪匡,倪匡敢於挑戰金庸,這才是這樁軼聞的妙處。

金庸是倪匡的老闆,而倪匡不把老闆的囑託當回事,這是倪匡除了寫作才華之外,最值得說道的事情。雖然倪匡大筆一揮,可以讓金庸小說拐個大彎,但無論是公開場合還是私下裡,倪匡都對金庸的寫作地位推崇有加,他多次表示,“我和金庸是不能比的”,“金庸那麼光彩,那麼出色,我的名字和他的名字放在一起,不知道有多高興”。他曾自擬對聯,“屢為張徹改劇本,曾替金庸寫小說”,說不好是展示實力還是自鳴得意,反正他以此為榮,並不把別人的評價放在眼裡。

倪匡的性格特點是不當第一、不爭頭名,他似乎很享受位居人後的感覺。當然,換個說法是,他看透了名利,只想當個瀟灑自在人。倪匡的名片曾廣為流傳,上面印刷著這樣一行字,“專寫科學神怪社會倫理文藝愛情科學幻想武俠奇情偵探推理小說散文雜文各種論文電影劇本,交稿準期,價錢克己”,這也客觀驗證了他不想成為宗師心甘情願當個匠人的心思。

按現在流行的說法看,他這種“啥活兒都幹,不求上進”的心態與“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倪匡、黃霑、蔡瀾)中的蔡瀾是最為接近的。不過,倪匡對於“四大才子”的帽子,也拒絕接受,他認為這種說法近似於一種“網路欺凌”,是硬扣上的,不講道理。

倪匡的優勢在於想象力,缺點在於缺少野心與恆心。他的想象力天馬行空,在這方面與古龍最為接近,但他卻不能像金庸那樣寫一部算一部,追求大部頭與經典性,倪匡的“手快”是著名的,但作品經常出現“爛尾”現象也是常見的,有讀者對此感到遺憾,但他卻不以為然。

記憶 | 倪匡:不想成為宗師,只願當名匠人

倪匡作品《衛斯理》

對於倪匡來說,寫作除了滿足自我,就是掙錢養家。他沒有文學概念上的宏大追求,這樣的寫作態度,一方面解放了他,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他。對於喜歡他的讀者而言,倪匡就是倪匡,無可取代。

倪匡一生追求瀟灑與自由,在健康長壽成為一種追求的時候,他敢於冒犯這一觀念,“你的目的是長壽,我的目的是死亡”,他的這一句話,頗有“向死而生”的豪放不羈,在他看來,七十多歲已經超過人均生存壽命,他對長壽沒有執念。

倪匡最嚮往的生存狀態是“為所欲為”,而從他的職業生涯、創作狀態、生命態度等各個層面來看,他人生的每一步,確實都在踐行著“為所欲為”這四個字。

倪匡的這一生,過得真實,專欄作家也好,文學家也好,都無法概括他的一生,很大層面上,他更像一名生存哲學家。他這一生活得自由、通透、快樂,如今仙去,當是了無遺憾的。(韓浩月)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