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由 觀察者網 發表于 藝術2022-06-22
簡介模組化的新一代長征火箭(圖龍樂豪 等)從發射微小衛星的長征六號小型火箭,到發射重型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長征五號大型火箭,再到專精太陽同步軌道發射的長征八號中型火箭,只要“搭積木”就可以了,省時省力又省心

豆油分級是怎麼回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石豪】

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征八號運載火箭自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將新技術試驗衛星等多顆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這次發射,不僅象徵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全面亮相,也標誌著“十三五”規劃期間中國航天的新一代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中國航天2020年的“One more thing”

史蒂夫·喬布斯還在世的時候,不僅蘋果手機還附送充電器,他在年度釋出會上的“One more thing”(還有一件事),更是被人津津樂道,新一代macbook等眾多明星產品都在“One more thing”環節閃亮登場。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One more thing……” (圖/蘋果釋出會)

長征八號,就是2020年中國航天帶來的“One more thing”。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中國航天是全面發展的,既有探索未知的空間探測器,也有保障人民生產生活的應用衛星。除去建設週期長的導航星座外,目前大量投入使用的主要是執行在地球靜止軌道的通訊衛星,和太陽同步軌道的遙感衛星。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地球靜止軌道與太陽同步軌道(圖/NOAA SciJinks)

地球靜止軌道我們很熟悉了,在赤道上空35786千米高度,衛星的軌道週期與地球自轉週期一致,從地面看來衛星是高懸於赤道之上靜止不動的。

太陽同步軌道則要複雜一些。衛星在自己的軌道平面上繞地球旋轉,而地球也在繞太陽公轉。如果沒有擾動的話,衛星的軌道平面在太空中的方向是不會變的——也就是說,衛星的軌道面與日地連線的夾角會隨著地球公轉而不斷改變,就像下圖中紫紅色的軌道一樣: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但對於給地球拍照的遙感衛星來說並不合適,因為軌道面與太陽夾角的改變,意味著拍照時太陽光的方向改變,這給衛星照片的判讀處理平添了許多麻煩。

而太陽同步軌道設計的關鍵,恰恰就在“擾動”上。

如果地球是一個質量分佈均勻的完美球體,那對於衛星的執行幾乎沒有擾動,可地球偏偏是一個“扁球體”,赤道直徑比南北極直徑大一些,這就對衛星的執行增添了一些額外干擾。利用這種干擾,我們可以設計出一種軌道,讓衛星每轉一圈,軌道面都偏轉一點,偏轉的速度恰好是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角速度:每天0。9856度。

軌道面跟著太陽的方向同步轉動,這就是“太陽同步軌道”。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太陽同步軌道 (圖/舊金山州立大學)

太陽同步軌道很獨特,它的軌道傾角大於90度,衛星執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是所謂的“逆行軌道”。因此地球自轉速度對於發射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是一種阻礙。

之前,我們都是採用長征二號丙/丁,或者長征四號乙/丙火箭執行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力可以達到3噸,再大就力不從心了。所以今年12月6日,我們在西昌用運載能力更強的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而長三乙一直是用於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臨時客串”並不是常態。

長征八號火箭,為改變這種現狀而來。

火箭也要“新陳代謝”

在我們的印象中,中國航天是由長征二號、三號、四號三個大型號的運載火箭撐起來的。

從主攻低軌的長征二號系列,到包攬地球靜止軌道的長征三號系列,再到專注太陽同步軌道的長征四號系列,老一代長征火箭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以極高的可靠性完成了超過300次發射。

“老長征”能夠取得巨大成功,與YF-20系列液體火箭發動機密不可分。YF-20採用偏二甲肼燃料,四氧化二氮作為氧化劑,能夠產生70噸級的推力。由YF-20演化而來的多型發動機,被長征二號、三號和四號系列火箭所採用,安裝在一級、二級和助推器上。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YF-20系列發動機(圖/網際網路)

可以說,中國航天的發展,乃至我國戰略反擊力量的擔子,都長期壓在YF-20肩上,YF-20以一己之力撐起了長征火箭的輝煌歷史。

不過,以現在的眼光來看,YF-20系列發動機在技術上並不先進,甚至還很落後。效能指標無法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提並論不說,採用的偏二甲肼燃料有劇毒,氧化劑四氧化二氮更是有極強的腐蝕性,一旦吸入將對呼吸道和肺部造成極為嚴重且不可逆的損傷。

新一代發動機的研製迫在眉睫,長征火箭也要推陳出新。

因此,才有了長征五號、六號、七號、八號火箭的騰飛。這四個大型號,編成了新一代液體燃料長征火箭的梯隊。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新一代長征火箭(從左依次為長征六號、八號、七號、五號) (圖/千龍網)

把這四個型號放在一起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都採用了同一種發動機——YF-100。這是一種分級燃燒迴圈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採用煤油為燃料,液氧為氧化劑。和YF-20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相比,煤油/液氧無毒,更加安全可靠,發動機效能也更加優秀。

新一代長征火箭在論證之初就把“模組化”作為目標,透過設計不同直徑的芯級和助推器模組並加以組合,令運載火箭的設計與生產更加簡單就像搭積木一樣。

因此長征八號火箭從立項到首飛僅用了三年時間,火箭是全新的,技術是提前規劃、業已成熟的。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模組化的新一代長征火箭(圖/龍樂豪 等)

從發射微小衛星的長征六號小型火箭,到發射重型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的長征五號大型火箭,再到專精太陽同步軌道發射的長征八號中型火箭,只要“搭積木”就可以了,省時省力又省心。

這就是“模組化”的好處,也是長征火箭“新陳代謝”的一大動力。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火箭?

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是中國航天極速發展的十年。

在載人航天工程取得決定性勝利後,中國的應用衛星也開始進入井噴式發射階段,多年前辛苦種下的種子,都在最近這十年內成長為參天大樹,結出累累碩果。

長征火箭完成第一個100次發射,用了37年(1970。4。24—2007。6。1)。

第二個100次,用了7年半(2007。6。1—2014。12。7)。

第三個100次,僅用4年零3個月(2014。12。7—2019。3。10)。

最近十年中國航天的發射次數,超過之前四十年發射次數的總和。

不過,巨大且迫切的發射需求,對長征火箭的“新陳代謝”不一定都是利好。

冷戰中,美蘇太空軍備競賽是一場燒錢的遊戲,但血拼過後,這兩個超級大國留下的不止有財政赤字,更有領先於時代的航天技術和完備的空間基礎設施體系。

換句話說,他們的衛星“打齊了”,後面需要的是維持和換代。

但對我們而言,就是人有我無的困境。因此空間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必須的,我們要補課,也要發射很多衛星,並且進度最好不要拖延。

現在,擺在衛星研發團隊面前的有兩種火箭,一種是老而彌堅、久經考驗的“老長征”,一種是效能先進、剛出襁褓的“新長征”。

巧的是,對於大多數亟待發射的衛星而言,新老長征火箭都能滿足任務需求,都能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你研製的衛星對國家很重要,晚一天投入使用,對國家都是一種損失。

然後你驚奇地發現,老長征不僅經過大量飛行驗證,還更便宜!

任何一個專案的經費都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發射失敗從來不是一個可選項。

那麼,是用“老長征”,還是“新長征”呢?

答案不言自明,除非“老長征”實在打不動,否則大家都會自然傾向於“老長征”。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老長征”的代表:長三乙火箭 (圖/中國日報)

所以,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運載火箭?

運載火箭的職責,是將航天器送入預定軌道,可靠性永遠是第一位的,在可靠的基礎上還要儘可能便宜。

技術先進性?只是確保火箭可靠且便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只要能滿足航天器的具體需求,把航天器打上去,使用者不在乎選用技術多先進的火箭,不在乎火箭是用氫氧發動機還是偏二甲肼加四氧化二氮。

就算您燒豆油,燒無煙煤,用竹竿把衛星捅上天,只要能滿足具體需求,就沒有問題。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枚月球探測器、第一名宇航員、第一次太空行走……這些壯舉都是由蘇聯完成。

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些航天活動都是由衍生自同一種型號的運載火箭完成的——這就是世界上第一種洲際導彈R-7。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衍生自R-7導彈的蘇聯運載火箭系列(圖/NASA)

60多年了,R-7該退役了吧?

非但沒有,這位功勳火箭反而越活越年輕,甚至與歐洲人合作,不遠萬里來到法屬蓋亞那的庫魯航天中心發射。

石豪:長征八號——中國運載火箭換代進行時

聯盟號運載火箭自庫魯發射(圖/arianespace)

僅今年,基於R-7的各型聯盟號運載火箭就已經發射了14次,全部取得成功。

R-7系列火箭的超長壽命,固然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航天投入下降、後勁不足的原因,但如果不是科羅廖夫天才般的設計,如果沒有全系列近2000次發射保底,R-7恐怕很早就會被歷史的長河淹沒,自然淘汰掉。

但還有一層原因,俄羅斯手握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巔峰之作RD-170系列,坐擁曾經起飛推力世界第一的能源號運載火箭。現在破落了不要緊,關鍵技術俄羅斯還是掌握的。

手上沒有劍,和有劍不用,不是一回事。

長征八號也好,新一代長征火箭也好,它們肩負的使命絕不只是“增強運載能力”、“定位於商業發射”,甚至“搞回收複用”這麼簡單。

它們肩負著中國航天技術改革的重任。

面對複雜局勢、複雜環境,更要保持戰略定力,潛心深挖中國航天的技術池,咬定青山不放鬆。

我國火箭專家、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同志曾經這樣說過:“我們已經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但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還很重,縮小差距、追蹤世界先進技術,在航天高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的任務,歷史地落在了我們的肩上。”

一切願意獻身中國航天事業的人們,讓我們勇敢地挑起這付擔子吧。

參考文獻

[1]胡其正, 楊芳。 宇航概論[M]。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

[2]龍樂豪, 李平岐, 秦旭東,等。 我國航天運輸系統60年發展回顧[J]。 宇航總體技術, 2018。

[3]秦旭東, 龍樂豪, 容易。 我國航天運輸系統成就與展望簡[J]。 深空探測學報, 2016(04)。

[4]胡海峰, 宋徵宇, 孫海峰。 新型中型運載火箭控制系統架構及發展[J]。 導彈與航天運載技術, 2019(2)。

[5]王永志。 長征運載火箭的系列化和商業化[J]。 中國航天, 1989, 000(009):10-14。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