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30年探索,為了挽救生命,更為了幫助患者改變人生

由 我是科學人 發表于 藝術2022-06-11
簡介張陳平很早就注意到,透過外科手術治療口腔、口咽等部位和器官的腫瘤,往往會帶來程度和型別不同的頜面部組織缺損,影響吞嚥、語言等功能以及相貌,導致患者無法正常地工作、生活、交流,不能充滿自信地迴歸社會

張陳平哪裡人

新片上線

30年探索,為了挽救生命,更為了幫助患者改變人生

2020年1月10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正門的國徽下,張陳平教授手捧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證書,與他的同事們分享著喜悅。

這一獎項被授予“頜骨缺損功能重建的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專案團隊,作為該專案第一完成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九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主任的張陳平,曾經通俗地解釋自己的工作範疇:“人的頭頸部除了眼耳鼻喉外,其他器官部位的病症都屬於我們的專業。也可以這樣說,人的消化道、呼吸道所有的大門,都是我們的範圍。”在這個關係到患者生命和尊嚴的科研和臨床領域,他已經辛勤耕耘超過30年。

30年探索,為了挽救生命,更為了幫助患者改變人生

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圖片來源:九院官網)

治癒傷痛,更要治癒病患的心

自1986年師從我國頭頸腫瘤外科創始人之一邱蔚六院士,張陳平潛心學習,繼承了我國口腔頜面外科前輩的研究成果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全力投入救治患者的工作。張陳平很早就注意到,透過外科手術治療口腔、口咽等部位和器官的腫瘤,往往會帶來程度和型別不同的頜面部組織缺損,影響吞嚥、語言等功能以及相貌,導致患者無法正常地工作、生活、交流,不能充滿自信地迴歸社會。

當時,頜面重建已經有了一套通用的做法:將患者機體其他部位的組織移植到頜面需要修復的部位。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功能重建,仍然是是世界性難題。例如作為重要環節的下頜骨骼修復,採用的是小腿腓骨鋸斷後重新塑形,構成新的下頜骨的方法。長期以來,外科醫生憑藉經驗和技能進行操作,由於精確度不足,往往導致骨之間的癒合質量不高。同時,腓骨與下頜骨相比,寬度遠遠不足,無法順利重建牙齒,恢復患者的咀嚼功能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張陳平為患者治療控制疾病、拯救生命的同時,將研究工作聚焦於透過頜面修復和功能重建,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的能力和信心。

30年探索,為了挽救生命,更為了幫助患者改變人生

經歷30多年在理論、方法、器械裝置等多個層面的研究與探索,張陳平教授團隊率先提出“功能導向的頜骨重建”理論和“四段式”策略。與傳統方式相比,更利於恢復正常牙弓形態,獲得咬合生理位點,實現咀嚼功能重建。此外,他首創的種植牽引的“一體化”新技術,開創性地將牙種植、牽引成骨與腓骨移植融為一體,讓一次手術就能達到傳統四五次手術的療效,縮短療程2年以上,實現下頜骨從“形態修復”到“功能重建”的突破。透過對DID(牙種植牽引器)表面改性獲得類骨小梁微納結構,顯著促進骨結合,提高了初期穩定性,使植入成功率從70%提高到94%。

30年探索,為了挽救生命,更為了幫助患者改變人生

發展是團隊永恆的主題

做口腔頜面領域的國際“擔當”

在學生的印象中,作為恩師和前輩的的張陳平反覆強調的就是“擔當”二字,而他本人在從醫生涯中,不斷踐行這一理念。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他勇於挑戰疑難疾病、敢於突破手術禁區。至今,張陳平累計治療病人超過15000例,其中一半以上為複雜困難病例。

30年探索,為了挽救生命,更為了幫助患者改變人生

張陳平

曾經有一位晚期口腔癌患者抱著最後一線希望來到張陳平所在科室要求手術。張陳平團隊評估後認為,需要進行大面積的組織切除、組織移植和重要器官重建,因此手術複雜程度高,而且風險極大。經過縝密分析,張陳平團隊決定擔當起這一艱鉅任務,將團隊力量進行精確分工,6個小組密切合作,經過不眠不休的21個半小時手術,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術後身體機能的恢復也非常好,最終迴歸到健康生活。

隨著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日益頻繁,更多的患者由此慕名而來。一位受到頸部腫塊反覆困擾的外籍患者在美國進行過多次檢查,始終無法確診。他循著張陳平教授的資料,來到了九院。經過對綜合影像報告、病理報告和患者病史的多次分析、排查,張陳平做出最後的診斷,病人患有一種罕見的原發癌症——鰓裂癌,需要進行手術。鑑於腫瘤生長於頸動脈周圍高危區域,這位70歲病人的又患有多種基礎疾病,張陳平教授團隊按照多學科專家制定的綜合治療方案,謹慎地實施手術。由於經驗豐富、準備充分、技術嫻熟,手術順利完成,手術後第六天,患者出院。

30年探索,為了挽救生命,更為了幫助患者改變人生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和創新,張陳平教授帶領的團隊在國內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學科首屈一指,也代表著這一領域的國際先進水平。

2011年以後,九院先後被選定為成為國際口腔頜面外科協會頭頸腫瘤和重建培訓中心、國際內固定協會顱頜面培訓中心。2012年,歷史悠久的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也將唯一的頭頸腫瘤國際培訓基地,放在了九院。作為頭頸腫瘤外科醫生培訓中重要的一個環節,來自英國及世界各地的頭頸腫瘤外科醫生必須順利透過上海培訓中心的學習和考核。十年以來,已經先後為多個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了近200名醫生。

談及未來,張陳平教授充滿信心和期待:“下一步我們的重點是成立來自中國的權威學術組織與國際標準。從洋學生走進來,到我們更主動地走出去,年輕一代的中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學者,應該在國際舞臺上多嶄露頭角。”

《我是科學人》紀錄片由劍南春特約贊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