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北京三部曲》——是青春的記憶,更是成長的足跡

由 悅讀的靜謐時光 發表于 藝術2022-05-21
簡介大學時,那個男孩長大了,他羞澀、笨拙、話很多、有時也著三不著兩,他學醫科,學病理和解剖,也幫中文系的同學寫過古代漢語作業,看英文的原版小說書,書碼到家裡房子的屋頂

馮唐的北京三部曲寫於什麼時候

《北京三部曲》——是青春的記憶,更是成長的足跡

看過的第一本馮唐老師的書是《成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書中以梁啟超編選的《曾文正公嘉言鈔》為底本,品評曾國藩的書札、家書、家訓、日記、文集,融入了他的管理工作心得,給人不少啟發。如今,手中這一本六百多頁的《北京三部曲》讓我看到了一個不同的馮唐。

《北京三部曲》是馮唐的半自傳體三部曲,包含《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萬物生長》、《北京,北京》,描述了1985年到2000年改革開放初期的北京,描述了一個男生從15歲到30歲的成長過程。馮唐用莽撞不羈的文字入木三分地表達了身處青春期男孩的內心,用少年的眼睛觀察著這個世界,也透過許多個男孩和女孩的生活片段還原出20世紀80年代少年們眼中的北京。

《北京三部曲》——是青春的記憶,更是成長的足跡

中學時,他和夥伴們在防空洞探險,也學會了抽菸和寫打油詩;也曾趁著學校停電的時候,兜裡帶著三五塊錢出去看電影、吃羊肉串,感嘆著年輕真好;也曾握著同桌朱裳的手走向車站,永遠等待下一輛開來的43路公共汽車;也曾和姐姐一起從中國書店買回來一整套十六冊的《魯迅全集》和一整套二十五冊的《全唐詩》。

大學時,那個男孩長大了,他羞澀、笨拙、話很多、有時也著三不著兩,他學醫科,學病理和解剖,也幫中文系的同學寫過古代漢語作業,看英文的原版小說書,書碼到家裡房子的屋頂。他和三五好友在大晚上翻過學校的院牆,去大排檔喝大酒,吃著煮五香花生、拍黃瓜,配著燕京啤酒。他在雨後的夜晚送初戀回家,在流星劃下天空的那一刻許願,“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塵世的幸福。”但天不遂人願,他們還是分手了,分手後他仍會在風起了、雨落了、雪飛了、夜深了、人散了、《悲愴》響起的時候,再一次想起她。

他有了新女友,女友會在自習課佔好位置,頭頂上的兩個燈管都是亮的;她會縫兩個棉墊,牡丹花和米老鼠的圖案,放在硬板又冰涼的座位上,自習時,每隔一小時提醒他放下書,極目四望,放鬆眼睛,每隔三小時拉著他出去走走,以防久坐傷氣;她也總有可以讓食堂難吃的肉片大椒土豆變的好吃起來的東西,比如:榨菜、肉鬆、腐乳、醃椒……最後的最後他們還是沒有在一起。

這是一個男孩子的青春故事,故事裡有學校、有老師、有睡在一個寢室的兄弟、有分分合合的女朋友、也有那陪著他長大的北京城。他的故事可能與我們的一樣,可能也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而這些都是成長的足跡。

《北京三部曲》——是青春的記憶,更是成長的足跡

馮唐在《萬物生長》裡說“世界上有兩種長大的方式,一種是明白了,一種是忘記了明白了的,心中無牽掛,所有人都用後一種方式長大。”關於成長,我們每個人身上都發生許多故事,這些故事的主題。是否決定了成長的方向,重要的細節又是否都有著非凡的意義?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是一步步走著,慢慢長大,然後在某一天,回過頭時,突然又想起那些年輕的記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