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滄州:運河古驛,美在泊頭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藝術2022-05-16
簡介大運河景觀帶泊頭髮展離不開運河泊頭與其他運河碼頭不同的是,它東西方向還有南皮縣至交河鎮的官道透過,處在水陸十字交叉地帶,底子更厚、規模更大,泊頭鑄造業的發展就得益於這種交通優勢

鴨腳扇產自哪裡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

“從運河邊生,在運河邊長,這些年它見證了我的成長,我也見證了它的變化。”今年51歲的曹雲每天都會迎著朝陽和晚霞,沿著運河從泊頭的南大橋散步到北大橋再折回。

京杭大運河河北—泊頭段縱貫南北,穿城而過,全長36。3公里,自南向北流經王武鎮、泊鎮、鼓樓街道辦事處、河東街道辦事處、解放街道辦事處和文廟鎮共6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沿線共30餘個村居。

泊頭將大運河視為“母親河”,它因運河而生,因運河得名,因運河而繁榮。在大運河的哺育下,河北省滄州市泊頭市從一個小小古驛漸漸發展成為一座優美的小城。

運河兩岸,綠樹枝繁葉茂,鬱鬱蔥蔥,一灣清水碧波盪漾。古老的大運河蜿蜒流淌,厚重的運河文化猶如涓涓河水生生不息,滋養著沿線的百姓。

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繁榮

“泊頭,泊頭,停泊的碼頭。”曹雲的家就在運河沿線南大橋邊,她說:“我爺爺年輕的時候是個船伕,開船送貨的,聽爸爸說,我們家生活水平當時算是挺高的,爺爺總能在船上順下點好吃的好玩的帶回來,還給奶奶帶回來過一條絲巾。到了我爸爸,他是泊頭火柴廠的老職工,泊頭火柴透過運河遠銷海外,現在火柴廠黃了,當時可是在國內外都很有名氣的。”

因運河漕運而興,因古驛站而聞名。據史書記載,泊頭段運河始鑿於三國時期,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交河(現為泊頭市交河鎮)知縣奉命在縣東五十里衛河西岸的新橋鎮設定新橋水驛,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稱“泊頭驛”。泊頭驛承擔著往來官員、客商、船工等人員歇宿,以及運送物資、往來傳令送信等諸多職能,成為運河上通訊聯絡的“中樞神經”。

依託運河,泊頭迅速發展成為“兩岸商賈雲集,為數百里所未有”的重鎮。至清朝中後期,泊頭商業更加鼎盛,成為津南第一大商埠,南方稻米、絲綢、茶葉等商品均透過泊頭轉銷到華北地區。

依靠運河強大的運輸能力,始建於1912年的泊鎮永華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泊頭火柴有限公司前身),逐漸成長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廠家,改寫了國人依賴“洋火”的歷史。直到上世紀60年代,運河依然具有相當規模的航運能力,天津與德州間的貨輪往來不絕。

1948年3月至7月,短短5個月,天津來泊頭鎮登記戶口的民船增加了195艘,總運力11975噸,佔當時泊頭船舶總運力的88%。

泊頭市政府建立了“運輸委員會”,研究處理有關民船運輸的重大問題;泊頭市總工會組建了“船業工會”,負責對船主、船工進行教育,關心他們的運輸業務和經濟利益,幫助船主組織貨源,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市總工會把700多個碼頭裝卸工人組織起來,建立了碼頭工會,擔負起“領導教育工人,提高工人階級覺悟,組織工人的業務活動、福利事業與副業生產”的任務。

運輸中,運輸站首先將黃驊、鹽山、海興所產食鹽用馬車運到泊頭或滄州,再安排民船沿南運河而上,遠至山東德州、臨清、館陶,以至河南道口等地,供應晉冀魯豫解放區。同時,運輸站派人到德州等地組貨,使南去船舶返航時裝載煤炭、棉花、羊毛、豬鬃、花椒等,運回滄州或泊頭等地。

以曹雲的爺爺為例,1948年以後,他使用一艘載重35噸的木船,先後在姚官屯至德州、德州至館陶、泊頭至捷地、滄州至泊頭、泊頭至德州往返運輸,除去開支,他的盈利水平不斷增加。小型民船尚且如此,其他大型船舶的運輸狀況更是一片向好。

水,滋潤著風骨與靈性;船,活躍著經濟與文化。在漕運的影響下,泊頭的地域經濟與文化繪上了濃厚的運河色彩—貫通南北、包容開放。

在河北段,類似這種依賴碼頭轉運貿易興起的城鎮,還有東光縣連鎮、吳橋縣桑園鎮和安陵鎮等。不過運河斷航之後,大部分失去了繼續發展壯大的機遇,停留在了“鎮”的規模,而泊頭卻發展成了縣級市。

滄州:運河古驛,美在泊頭

大運河景觀帶

泊頭髮展離不開運河

泊頭與其他運河碼頭不同的是,它東西方向還有南皮縣至交河鎮的官道透過,處在水陸十字交叉地帶,底子更厚、規模更大,泊頭鑄造業的發展就得益於這種交通優勢。

泊頭市交河鎮目前已經跨入億元鄉鎮行列,是全國知名的量具裝置和大型機床床身鑄件生產基地。泊頭則發展成了“中國綠色鑄造名城”,現有300多家鑄造企業,從業人員2。5萬人,2019年產值達168億元。

傳承上千年的泊頭鑄造從“打行爐、倒犁鏵”起步,改革開放後又以鑄造為依託,衍生出汽車模具、數控機床等相關產業。2008年,泊頭生鐵冶鑄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走在泊頭街頭,從吊車到模具到玻璃絲網,店鋪門市多與鑄造產業相關。

鑄造業之外,泊頭還劃出一個曾經照亮中國工業化轉型的星火,那就是火柴產業。在滄州博物館三樓的“大運河北”展廳,有一展櫃就陳列著泊頭火柴廠不同時期的產品,承載了屬於幾代人的共同記憶。

曹雲說:“我們小的時候就去火柴廠給大人們幫忙‘糊盒’,其實就是把火柴盒給粘好,同學們經常上學見面,放了學在火柴廠又見著了。”在她的家裡,還儲存著幾盒泊頭火柴。

泊頭火柴廠誕生於1912年,當時運河航運尚未中斷,泊頭順應實業救國的熱潮,開啟了工業化轉型的大門。所用的木料、煤炭都靠運河輸送,生產的火柴也在泊頭上船,銷售到全國各地。1950年,公司歸屬國有,泊頭火柴加快了發展步伐,年生產能力達到370萬件(每件100包1000盒),迅速成長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火柴生產廠家,“泊頭火柴”作為一個百年品牌老字號家喻戶曉,成為這個城市的名片。

不只是工業發展需要運河,泊頭的農業發展以及各種特產也離不開這條大河。

“萬頃梨園花似玉,春來如海香醉人。”早在東漢時期,泊頭人就開始種鴨梨。在甘甜的運河水的澆灌下,一船船鴨梨運往全國各地。泊頭鴨梨皮薄、水多、清甜。國外有時候叫天津鴨梨,因為它主要是透過運河運輸到天津,再遠銷海外。因為到天津運費低,且船在水上行駛較平穩,可以減少梨的磕碰。

如今,鴨梨產業已成為泊頭特色支柱產業,產品遠銷北美、歐洲、東南亞、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大運河不僅給泊頭帶來了繁榮,更促進了民族融合。常在運河上來往的商人中不乏回族商旅,他們慢慢聚集定居下來,所以在運河兩岸聚居的多為回族百姓。泊頭清真寺也矗立在運河岸邊,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講述著600多年來回漢兩族人民同飲泊頭運河水的故事。

豔陽高照的正午,曹雲的母親坐在門前的大槐樹下乘涼,槐花落在手裡的蒲扇上,她說:“我一輩子都住在運河邊,結婚就是從河那邊嫁到了河這邊,幾輩人都是運河人。”運河就像一條紐帶,繫著世世代代運河人的血脈,見證著泊頭的變遷。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

“一簇戎戎市,清晨過泊頭。千家門對水,十里岸橫舟。鴨腳林中寺,鵝黃柳外樓。春風成寂寞,滾滾衛河流。”清代詩人王初桐在《泊頭》一詩中描寫了早春泊頭的運河風景。

晨曦微露,運河在千家萬戶吱呀的推門聲中甦醒。北大橋上,已經開始了熱鬧的早市,賣瓜果蔬菜的小販早就佔好了位置,大部分菜農就住在運河邊,在家門口藉著運河水的滋養種菜,菜熟了直接拿到大橋上賣。而南大橋上,多是三五成夥散步的人群,也是夜市和廣場舞的專屬地帶。

行走在勝利街沿運河的現代化街區裡,曹雲感慨頗多,運河邊歷經改造,昔日的商賈雲集之地,變成了今天的綠地廣場、公園小區和現代化商業街。

為了統籌大運河的產業功能、城鎮功能、生態功能、交通功能和文化旅遊功能,力爭“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資源,真正還運河於百姓。改革開放以後,泊頭市高度重視大運河的保護利用,加大投入力度,先後實施了前辛倒虹吸、尹莊閘改建、解放橋北側護坡延長等10餘項工程,修建了運河橡膠壩、運河景觀帶等專案,為大運河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

為恢復古運河的生命力,2017年,泊頭投資1。4億元,建成佔地800多畝,集風貌保護、文化展示、觀光休閒等功能於一身的大運河生態公園,將周邊打造成運河景觀帶,運河之鏈、臨河棧道、山楂樹廣場、碼頭文化雕塑……成為大運河沿線文化休閒景點的後起之秀。

運河景觀帶呈規則形帶狀,全長1200米,位於泊頭市中心城區的運河北段,專案充分利用了運河兩側河灘地的自然地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苗圃和果林,栽植樹木以本地樹種為主,既挖掘、傳承大運河的歷史文化資源,又不破壞大運河的生態環境。

在運河之上,建設了溝通運河兩岸的景觀橋,構成了運河景觀帶的地標性建築。全長3。6公里的堤頂路、4。1公里的臨河棧道、1。4公里的腳踏車道,構成了運河景觀帶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既實現了綠化美化效果,又達到了防洪洩洪的要求。

7月的泊頭城,清風相伴,河水流淌。行走在如今的泊頭古運河畔,兩岸現代化的建築鱗次櫛比,河道內林木蒼翠,繁花似錦。4條國道穿境而過,修建中的石衡滄港高鐵也將經過泊頭市,新的、更大的機遇正在擁抱這座運河古城。

(□ 《民生週刊》記者 李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