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② | 探訪一條河的源頭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藝術2022-04-08
簡介1992年3月,時任習水酒廠黨委副書記、副廠長的貴州省習水縣人譚智勇發起以習水酒廠為主體,邀請貴州電視臺記者、習水電視臺記者、廣播電臺播音員、攝影愛好者等共同參與的“千里赤水河行”考察活動,最終確定赤水河源頭在雲南省鎮雄縣板橋鎮長槽村滮水巖

劉靜濤是誰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② | 探訪一條河的源頭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② | 探訪一條河的源頭

一切都似乎預示著這是一場不太尋常的探訪。清早在雨聲中醒來,發覺這是一場罕見的大雨。雨猛、下的時間長,久未內澇的昭通城再次開啟“看海”模式。看著將要同行的劉建忠老師把鞋子提在手上,赤腳趟水提著行李吃力地走進單位大門,我覺得這似乎不是個出遠門好時機。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② | 探訪一條河的源頭

車行至貴州境內,雨竟然停了,到了鎮雄以後,雨水再次襲來,我們前往赤水源鎮的途中,看到在叢林的掩映下,赤水河在車窗外時隱時現。正是漲水的季節,赤水河雖然在河道里不顯山不露水,可但凡有個坡度,河水卻衝力十足、水聲轟鳴。正逆流而上時,雨越下越大,每個人心裡都為這次探訪赤水源捏著一把汗。沒有想到的是,車行至赤水源停車場,大雨竟又猛然停了。

我們順著小路和水聲走進鬱鬱蔥蔥的大山,一條瀑布驀然出現在每個人的眼前。瀑布豐腴湍急,濺起雪白的水花,跟沿途赤黃的顏色再不相同。瀑布頂端山岩上書“赤水源”三個大字,鮮紅而醒目。這與我之前在圖片和文字描述中認識到的赤水源並無不同,只是多了動感和聲音。但還是感覺很震撼。周圍山上因為剛停的雨水而蒸騰起一片片薄霧,讓清山綠水更顯妖嬈。

赤水源鎮是一個因河而更名的鎮。1992年3月,時任習水酒廠黨委副書記、副廠長的貴州省習水縣人譚智勇發起以習水酒廠為主體,邀請貴州電視臺記者、習水電視臺記者、廣播電臺播音員、攝影愛好者等共同參與的“千里赤水河行”考察活動,最終確定赤水河源頭在雲南省鎮雄縣板橋鎮長槽村滮水巖。源頭在雲南,卻是由貴州人來確定的,這本身就極為難得,顯示了對方科學嚴謹的論證態度,也昭示著一種胸襟和氣度。其中,為了確認源頭是滮水巖而非史載魚洞河,譚智勇一行順著滮水巖的水行至河水進入暗河的地段,在河水入洞口撒了穀糠,穀糠最終從魚洞河洞口流出,這一發現使赤水河的長度增加了86。5公里,由過去的436。5公里變為523公里。2005年,鎮雄縣委縣政府向雲南省委省政府申報並獲批把板橋鎮更名為赤水源鎮。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② | 探訪一條河的源頭

能讓一個鎮更名,源頭確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赤水河承載著中國革命最輝煌的歷史——四渡赤水,連線著以世界名酒茅臺為主的中國白酒核心區。有了這些榮耀,赤水河源頭完全有可能作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經濟效應的地標品牌來進行打造。

為了保護母親河,2018年,以茅臺酒為首的企業共同捐款2400萬元來保護赤水河源頭,他們開展了一場“走進源頭、感恩鎮雄”的公益活動,以脫貧幫扶行動助力生態保護,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中心也參與進來,為鎮雄農特產品免費提供廣告扶持。貴州茅臺雲南省經銷商聯誼會兩年來捐資200多萬元,全部用於購置垃圾清運車、建設垃圾焚燒池和處理兩岸居民生產生活垃圾。這些行動也成為一種引領示範,帶動更多的人來保護赤水河生態環境。

赤水河源頭的父老鄉親們也是很感恩的,他們除了一如既往守護赤水河源頭的水清山綠,還以一份可貴的淳樸守護著譚智勇一行人1992年樹立的“赤水河源”的石碑。他們深深知道,誰是親人和朋友,深深知道誰是和自己休慼與共的人。2013年,譚智勇一行樹立的赤水河源石碑部位破裂、字跡斑駁,鄉親們自發於8月8日重立石碑。

赤水源鎮轄10個村200個村民小組20729戶73131人,有貧困戶5790戶27499人,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關注、傾力投入下,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近年來,鎮雄縣持續推進植樹造林、生態修復,逐步提升水體自淨能力、逐步修復流域生態系統,累計製造天保林1796畝,種植核桃4703畝,建設楊善洲紀念林400畝,實施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管護52000畝,沿河種植方竹25000畝。據2012年至今水質監測資料顯示,鎮雄境內赤水河干流水質較好,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要求。

在昭通日報社、畢節日報社、遵義日報社、瀘州日報社此次集中參加採訪報道的記者們鏡頭裡,赤水河源頭風光旖旎,美不勝收。事實上更是如此。家鄉的每一寸土地都值得保護,保護好每一寸土地、每一條河流的生態環境,我們義不容辭。

我想,作為新聞記者,我們能做的,是做好採訪報道,用筆和鏡頭,傳達給讀者我們感受到的美和善,當然,還有愛和感動。

今日推薦

原標題:《感恩紅色·走進赤水② | 探訪一條河的源頭》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