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沒有“頂流”卻能躋身唐宋八大家的他是如何“吸粉”的?

由 百眼巨人的眼光 發表于 藝術2022-04-01
簡介曾鞏和其他七位並稱為八大家都是以古文見長,他擅長策論,並不以文采出眾,而當時文壇是輕時文而重詩賦,直到歐陽修主持會試,進行科舉改革,倡導“平淡典要”的文風,將詩賦降為輔題,重古文,才成就了當時的八大家

曾鞏詠柳解把怎麼讀

提起唐宋八大家許多人一定都知道,有 “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王安石;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歐陽修;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柳宗元;有“天街小雨潤如酥”的韓愈,就是那不太聞名的蘇轍和蘇洵,都能借著蘇東坡的名號,在“三蘇”裡刷個存在感,獨有這餘下的第八人,怎麼也讓人想不起來。

沒有“頂流”卻能躋身唐宋八大家的他是如何“吸粉”的?

其實這第八人可不一般,這位被遺忘之人就是曾鞏。曾鞏,字子固,江西省南豐縣人,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和父親皆為北宋名臣和學者,他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史稱其“十二歲能文,語已驚人”。曾鞏的才能是全方位的,在教育、校藏、經學、史學、書法等方面均有不凡建樹,唯一可惜地是,他在詩詞方面乏善可陳,以至受到後世詬病。

沒有“頂流”卻能躋身唐宋八大家的他是如何“吸粉”的?

曾鞏和其他七位並稱為八大家都是以古文見長,他擅長策論,並不以文采出眾,而當時文壇是輕時文而重詩賦,直到歐陽修主持會試,進行科舉改革,倡導“平淡典要”的文風,將詩賦降為輔題,重古文,才成就了當時的八大家。

沒有“頂流”卻能躋身唐宋八大家的他是如何“吸粉”的?

曾鞏的文風質樸、淡雅,用辭絕少色彩,不堆砌辭藻,不用典故,杜絕生僻詞句,平鋪直敘,不溫不火,平淡中正。曾鞏之文,沒有韓愈的磅礴氣勢,沒有柳宗元的冷峻深刻,沒有歐陽修的意味悠遠,也沒有蘇軾的豁達灑脫,更沒有王安石的引人入勝,他就如“波澤春漲”一般委婉而含蓄地浸潤著你。

沒有“頂流”卻能躋身唐宋八大家的他是如何“吸粉”的?

曾鞏作為宋代新古文運動的中堅,入選八大家靠的不是“爆文”,不是“加黃V”,也不是“頂級流量”而是靠不斷的輸出優質內容來吸粉的,而這些粉可都是大咖級的。

朱熹在北宋各古文大家中獨服膺曾鞏。他曾說:“予讀曾氏書,未嘗不掩卷廢書而嘆,何世之知公淺也”;南宋著名史學家呂祖謙編選《古文關鍵》時,連王安石的文章都拒之門外,唯獨鍾意曾鞏;當時的文壇魁首歐陽修,對曾鞏《時務策》一文賞識有嘉,歐陽修言:“過吾門者百千人,獨於得生為喜。”;王安石則有詩讚曰:“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鬥”;錢鍾書先生對曾鞏的詩評價很高,他在《宋詩選注》中說:曾鞏的詩“遠比蘇洵、蘇澈好,七絕有王安石的風致。”

沒有“頂流”卻能躋身唐宋八大家的他是如何“吸粉”的?

最後一起來品鑑一下曾鞏最讓我喜歡的詩吧,其實他寫的詩還是挺好的,倘若他在詩詞上下下功夫的話,那麼他在八大家中的存在感會更高一些。

《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沒有“頂流”卻能躋身唐宋八大家的他是如何“吸粉”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