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普安“硯壺”出山記~

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藝術2022-03-31
簡介進入新世紀以後,普安的文化人張進、解石廠老闆景詩劍等人,都曾嘗試過硯臺製作,終因加工成本太高、打不開市場而作罷,最終仍然沒有逃出張之洞“此吾之所以謂為硯惜也”的感慨

綠豆石是一種什麼石頭

“硯壺”是用普安的龍溪石,加工製作的茶具系列品牌。它的問世,填補了目前黔西南州不產茶具的空白。

“水為茶之母,壺為茶之父”。這句話,道出了茶不能離開的兩個必要條件。茶界有“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乃為絕配的說法,但作為泡茶的器具,堪稱上品者,卻不勝列舉。

普安“硯壺”出山記~

公杯套組

歷史上,達官顯貴們除了使用陶瓷茶具,還用金銀等貴重金屬來製作。貴為皇帝的趙佶,就在《大觀茶論》裡寫道:“瓶宜金銀……”

在英語裡,陶瓷和中國是同一個單詞。西方人認識中國,是從使用中國出口的陶瓷開始的。作為容器,陶瓷的發明,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因為有了陶瓷作為容器,盛裝、儲存包括茶水在內的食品、物品,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生活質量和水平,也得到了較好的改善。

智慧的古聖先賢,在發現和使用茶的同時,還為我們留下了種類眾多的茶具,極大地豐富了茶文化內涵。人們耳熟能詳的江西景德鎮瓷器、福建德化瓷器,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五彩陶等,無不聞名遐邇;宋代的五大名窯“汝、官、哥、均、定”,更是雷霆貫耳。玻璃茶具的使用和普及,又為擅長品茶論水的人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香茶需好器,好器襯香茶。這是茶人的理想追求。

擁有好茶,沒有匹配的茶具,雖對茶香的影響不是太大,畢竟美中不足;如果能夠在擁有好茶的基礎上,還有稱心的上品茶具,那無疑更加完美。

作為世界唯一茶籽化石發現地,加上大量古茶樹群落的分佈,黔西南毫無爭議地,成為茶樹原產地之一。近年來,在政府主導下,茶園面積不斷擴大,茶葉產量逐年提高,品牌效益正在凸顯,產業帶動效應顯著提升,參與和受益人群越來越多。但業內人士普遍感到遺憾的是,黔西南還差一把泡茶的壺。換句話說,黔西南沒有自己的茶具,茶具生產是一個空白。

就在業內有識之士,為這個問題萬般糾結,在“普安紅”紅遍神州的當口,這個空白,被一把名為“硯壺”的茶具,高起點高標準地填補了。真是天時地利人和,應運而生。

填補這個空白的人,名叫婁忠學,是一個來自雲南廣南的普通石匠。因為他是石匠,用來填補這個空白的材料,自然就是石頭。

普安“硯壺”出山記~

婁忠學在壺身上刻字

筆者在普安縣東城區的茶源街道,婁忠學的“普安硯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見到了貌不驚人、身材單薄的他。意外的是,他還是殘疾人,小時候從樹上跌下來,左手多處骨折,留下了三級殘疾,無法自由曲縮,只能勉強扶穩雕鑿石頭的鏨子。他正是用這雙並不健全的手,豐富了黔西南茶葉產業的文化內涵。

婁忠學的家鄉,是遠近聞名的石匠之鄉。許多頭腦靈活的人,外出到周邊縣市,租地辦廠,從事介於歷史文化和封建迷信之間的行業——墓碑生產。15歲那年,讀了半年初一便輟學的婁忠學,來到馬龍縣,在二叔婁方富的碑石廠,當學徒工,從此與石頭、與雕刻,結下了不解之緣。十年之後,他來到普安,在縣城西郊的九峰村,建起了自己的碑石廠和解石廠。

普安“硯壺”出山記~

九龍浮雕硯臺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群眾收入的顯著提高,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和範圍內的迴歸,熱衷於給逝去的長輩和親人,立碑包墳的家庭,日益增多,並漸成風氣。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婁忠學等同行們的加工廠,才逐漸擴大。儘管廠址已經搬到九龍山腳下,但每天打碑、接待客戶,忙得不亦樂乎、灰頭土臉的婁忠學,做夢都不會想到,他對面的那座大山裡,有一種宛若大家閨秀、名為龍溪石的石頭,正在向他暗送秋波。

2016年6月的一天,普安縣委辦公室的李奎等人,抬著一塊體量較大的龍溪石,來到他的廠裡,請他幫忙用切割機,將其解開。

對於許多人來說,機遇常常是在無意之間,悄然降臨的。但你得有所準備,才能很好地把握。

婁忠學在安排工人操作的同時,不經意地問李奎:“倒大不小的,解來做什麼用啊?”

普安“硯壺”出山記~

硯 壺

李奎也是雲南人,從部隊退伍後,轉業到普安工作。之前,他們就已經熟識。“這個石頭叫龍溪石,就出產在那個大山後面,”李奎回頭指著對面的九龍山,耐心地解釋說:“是製作硯臺的好材料。縣委書記農文海,叫我們弄幾塊去找人試試,看能不能用來製作茶具。普安的茶葉規模越來越大,但卻沒有一把茶壺。你會嗎?有沒有興趣試一試?”

婁忠學遲疑了一下,沉吟了半晌,才回答說:“我嘗試一下看嘛。”

然後,李奎等人,便將那塊龍溪石,交給了婁忠學,起身回程。

切割、成型、鏤空、刻字、打磨、拋光,雖然一切早已輕車熟路,但要將一個石頭的內部挖空,畢竟不像給碑石穿孔,那麼簡單,除了投入和細心,還必須有一種虔誠和敬畏的心態,因此婁忠學不得不加倍地用心。他向來是個言而有信、責任感強的人,儘管他沒有意識到,試製成功的意義,但他清楚,必須對得起自己的良知。

三天以後,憑著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一把雖然略顯粗糙、卻也不乏創意的龍溪石茶壺,在他的手裡誕生。他將其拍成照片,透過微信,發給李奎。沒有想到,當天下午,農文海便來到廠裡,對他的有益嘗試,給予了高度肯定,然後詳細介紹了龍溪石的地位和影響。農文海說,自從得到晚清重臣張之洞讚譽之後,兩百多年來,人們對龍溪石景仰不已,對用其製作的硯臺,趨之若鶩,並不斷有人嘗試開採、製作,可惜由於加工成本過高、硯臺市場萎縮,無法規模生產,只能敬而遠之、望石興嘆。然後建議婁忠學,抽空外出考察、拜師學藝,將“硯壺”製作,作為一個努力的方向。

普安“硯壺”出山記~

盒式硯臺套組

得到鼓勵的婁忠學,隨即前往九龍山深處,考察龍溪石產地的情況,並帶回不少石頭,繼續試製。然後找來資料,瞭解其歷史背景。雖然他文化不高,但當他讀到清朝道光年間,普安縣訓導李榮憲在《龍溪硯歌》裡的“山人謂山產佳石,如星羅列滿幽谷,以之制硯潤而溫,賞鑑家都寶諸櫝……奇石緣溪選取歸,恍如賜我千鍾祿,良工刻意巧雕鐫,磨硯浸潤形嚴肅。方圓制式命佳名,端溪不能擅其獨。堪嗤斯世蚩蚩人,不寶妙硯寶珠玉,吾願求得百千方,留與子孫勤耕讀”等句子,又在張之洞的《龍溪硯記》裡,讀到“……此硯之出,庸夫俗子皆知其佳,特未見賞於名士,此吾之所以謂為硯惜也……硯之出,必待名士以其知己也,惟名士知硯,硯遇名士,庶青萍結緣,長價於薛、卞之門矣。此吾之所以謂為硯幸也”等文字時,開發利用龍溪石、使之結緣更多當今“名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強烈和緊迫。

在隨後試製的茶壺,進一步得到農文海肯定後,婁忠學的注意力,漸被龍溪石所深深吸引。他將廠裡的事務,交給妻子打理,然後動身前往江蘇宜興,考察學習紫砂壺的製作技術,並買回許多樣品,作為參考;同時前往安徽歙縣、廣東肇慶,認識瞭解列入中國“四大名硯”的歙硯、端硯的加工製作。旅途的顛簸雖然辛苦,但婁忠學卻在此過程中,大開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更加堅定了用龍溪石製作茶具的信心和決心。為了幫助婁忠學儘快成長,提高文化底蘊和製作水平,在後來的日子裡,縣裡積極為他創造學習和提升的條件,推薦他到貴州省團校參加“青春閃光”青年培訓工程、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貴州中小企業赴港研修班”學習等。

回到廠裡以後,婁忠學潛心琢磨龍溪石,對多年來賴以養家餬口的碑石生產,慢慢失去了興趣。

普安“硯壺”出山記~

硯 壺

在刺耳的機器聲和瀰漫的塵埃中,忙活半天,辛苦異常,眼看一件作品即將完成,卻一不小心,弄斷了壺把、鑿穿了壺嘴、震裂了壺身、打通了壺底,前功盡棄,婁忠學跺腳甩手、惋惜慨嘆,有時甚至還罵娘,恨不得扇自己的耳光,然後重新開始、從頭再來。正是在這種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後,經過半年多的摸索,婁忠學的“硯壺”,終於拿得出手、可以出山了。

但龍溪石作為一種礦物,裡面是否含有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成分?所泡的茶水,又是否會化合出不利人體的物質?這是人們擔心的問題,都需要給出權威的答案,才能得到市場的接受和認可。

於是,從九龍山上多個位置,採集到的石頭樣品,被寄到了廣東、雲南和省地礦廳等3家機構,進行相關成分的檢測。結果表明,樣品裡沒有檢出鉛、汞、鎘、鉻等有毒有害物質;而用龍溪石製作的茶壺,沖泡出來的茶水,也沒有檢測出有毒有害物質,卻發現了不少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婁忠學捧著在有關部門的協助下,得到的龍溪石順利透過體檢的報告,他喜不自禁。這份原材料“健康證”,也是跨入市場門檻的“通行證”,標誌著他苦心開發的“硯壺”產品,可以跨入市場了。

在此同時,縣裡還爭取和創造機會,組織“硯壺”產品,到北京、浙江、安徽、廣東、雲南、黑龍江和貴陽等地,參加茶博會和相關產品的展展覽交流活動,廣泛徵求各方意見。由於是純手工製作,在實用的基礎上,兼具了藝術性、觀賞性和收藏性,市場反響出奇的好,並很快接到大批訂單。

身為縣委書記的農文海,為自己的構想變成了現實,感到由衷的高興;婁忠學呢,則為殯葬改革背景下,已然成為夕陽產業的碑石廠,找到新的出路竊喜不已;更重要的是,他們共同努力的結果,無疑為黔西南的茶葉產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為中國茶文化內涵的拓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普安“硯壺”出山記~

人物硯臺

婁忠學將廠名,改成了“普安縣三板橋九峰奇石工藝廠”,接著開始招兵買馬,展開技術培訓,擴大生產規模。一個人縱有三頭六臂,力量畢竟有限。招聘資訊發出不久,一批來自湖北恩施、貴州織金和雲南普洱的石匠,應聘到廠裡。透過他手把手、心貼心的指導,很快成為製作“硯壺”的骨幹。從2018年開始,進入小規模量產。為了將這一產業做大做強,他未雨綢繆,超前謀劃,不僅為“硯壺”註冊了商標,還獲得了“外觀設計專利”。

在以“普安紅”為代表的黔西南茶葉,一路飄紅的背景下,“硯壺”的問世,可謂石破天驚,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說起來,黔西南原本是有自己茶具的。早在明代,沙氏土目管轄下的興義市白碗窯鎮,就有不少工匠,利用當地出產的高嶺土,製作茶壺、茶杯、碗碟等陶瓷產品,供應周邊市場,藉以謀生。到了民國初年,還正式創辦過製陶廠,卻幾經周折,未能成功。解放後,白碗窯陶瓷迎來了春天,曾一度興旺,成為地方輕工業生產的龍頭,所產茶具、飲具、工藝品擺件等,不僅銷售到周邊的雲南、廣西等省區,還出口到越南等國家,從而成為興義的一張文化名片,被人們津津樂道。然而,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劇烈,外來產品、尤其是金屬和塑膠製品的衝擊,受款式設計、工藝水平、生產成本等因素的影響,白碗窯的陶瓷產品,逐漸失去市場,最後被淘汰出局,慢慢從人們的視野裡消失。

和白碗窯陶瓷一樣,以生產農村使用的儲存容器,即罈子、缸缽等粗陶產品為主,也生產一些低端茶具的貞豐窯上製陶,也經歷了類似的命運。曾經,世代生活在窯上的人們,家家挖陶土、戶戶製陶坯,種類繁多的陶器產品,覆蓋到周邊多個縣市的城鄉市場,生意就像陶窯一樣,可謂紅紅火火。如今呢?產品沒有市場,泥田荒蕪、窯子坍塌,人們記憶裡到處堆滿待銷陶器產品的景象,不復存在,曾經的輝煌,成為過眼煙雲。至此,黔西南的茶具生產,成了需要填補的空白地帶。

興義人蔣鑑因,在《興義瓷器品工業展望》中寫道:“我邑自癸丑年(1913),邑紳趙學坤等以地方經費,技師十佘人,在白碗窯山後建立廠基,招考優級學生百餘人,分科學習……貴州省長劉如周見九仞之山,功虧一簣,而棄置不顧,未免可惜。於是乃向湖南交涉,呼叫醴陵瓷一技術人員田益智君重理廠務……興義及貞豐亦有良好之高嶺土。惜過去創辦此業,耗工費時,未能為良品瓷廠,至今引以為工業界的憾事。”此文雖然寫得較早,卻不幸言中了白碗窯和窯上製陶的現狀。

龍溪石雖然得到過張之洞等人的關注,但畢竟曲高和寡,在相當程度上,龍溪石仍然屬於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大家閨秀。兩百多年來,偶爾會有個別文人雅士,懷著一種憂傷的情懷,企圖以“名士”的名義,心血來潮,興之所至,前往九龍山,弄一塊兩塊回來,敲敲打打、雕雕鑿鑿,滿足一時的精神需要,聊以自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記者就曾受雲南省地方誌委員會一位師長的委託,專程找了一塊給他送去。進入新世紀以後,普安的文化人張進、解石廠老闆景詩劍等人,都曾嘗試過硯臺製作,終因加工成本太高、打不開市場而作罷,最終仍然沒有逃出張之洞“此吾之所以謂為硯惜也”的感慨。

沒有人會想到,並非“名士”的婁忠學,在成就了龍溪石、終結了張之洞遺憾的同時,也昇華了自己。

普安“硯壺”出山記~

硯臺鎮紙套組

婁忠學的“硯壺”,不僅包括了茶壺、品杯、茶盤、茶罐、茶寵等系列產品,也包括各種款式和大小的硯臺、鎮尺、墨盒等創意品種。透過不斷的探索、改進和完善,他的產品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接受和認可。除了在省內銷售,還遠銷北京、浙江、福建、雲南、四川、廣東和黑龍江等地,並獲得貴州省工業和資訊化廳頒發的“2019年中國(貴州)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文化產品博覽會貴州能工巧匠選拔大賽總決賽(雕)二等獎。”

《興義府志》雲:“龍溪硯產普安縣之龍溪。溪在縣城西南四十里九龍山之腰九龍洞內。石色微青或微紫,細似端石,琢為硯,溫潤而澤,文士寶之。”

因為“石色微青或微紫”,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綠豆石或雞肝石,和宜興紫砂的色澤相近,因此許多人乍一看去,往往會將婁忠學的“硯壺”,誤認為是紫砂壺。事實上,兩者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意思的是,婁忠學不知哪裡來的靈感,他將製作“硯壺”產生的廢料,粉碎成粉末,然後加入一定比例的高嶺土,加水攔勻,製成器具坯胎,然後用高溫燒製,居然取得了成功,所製作的器具,看上去和紫砂製品,幾無兩樣。婁忠學說,這扇窗子的推開,使他看到了更加廣闊的未來世界。

眼下,婁忠學的廠裡,訂單不斷。8個師傅和10個工人,成天忙個不停。為了讓更多的業內人士、尤其是“文士”,認識和了解“硯壺”,前不久,他在普安東城區的茶源街道“天下普安·古茶城”,購買了150平方米的商鋪,展示“硯壺”系列產品。同時還租用了500平方米的店面,開了一間製陶作坊,利用龍溪石廢料粉末,作為陶泥,向熱愛陶瓷和茶具製作的人們開放,供人們體驗創造的感覺和樂趣。另外,還在淘寶網上,開了“黔山工藝”專店,銷售“硯壺”產品。

婁忠學開發的“硯壺”系列高階茶具,無疑為黔西南的茶葉產業,添加了厚重的磚瓦。許多領導和茶界名人,寄予了高度評價。冷清了多年的龍溪石,也因此不再寂寞,找到了知己,實為有幸。“頑石非靈,靈因其人;得一知己,千古嶙峋。”想必,心有靈犀的婁忠學,應該可以告慰一代宗師張之洞了。(文/圖 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陶昌武)

本期審稿:然然

值班總編:查必芳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博:@中國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國黔西南

APP:北緯25°的黔西南

數字報:http://www。qxnrb。com

官網:http://www。zgqxn。com

郵箱:zgqxnw@163。com

宣告

凡“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原創內容,均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微訊號:zgqxnw)”。

普安“硯壺”出山記~

普安“硯壺”出山記~

原標題:《普安“硯壺”出山記~》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