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十堰鄖陽“三家”行動涵養民風促發展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藝術2022-03-19
簡介今年以來,鄖陽區開展家庭衛生大清潔、家風家規大培育、家庭萬元增收專案大落地“三家”行動,從整治村容村貌入手,涵養家風民風,促進產業發展

孟世強一幅字多少錢

十堰鄖陽“三家”行動涵養民風促發展

圖為:白浪鎮楊溝村,王保國一大早打掃庭院。(視界網趙應龍攝)

10月18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到十堰市鄖陽區白浪鎮楊溝村時,王保國正拿著掃帚細細打掃院子。他說:“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搞衛生,堅持了大半年,已經成了習慣。”

楊溝村地處鄂豫陝交界,被稱作“一腳踏三省,雞鳴驚三邊”,因偏僻封閉,曾經窮得叮噹響。今年以來,鄖陽區開展家庭衛生大清潔、家風家規大培育、家庭萬元增收專案大落地“三家”行動,從整治村容村貌入手,涵養家風民風,促進產業發展。如今,以楊溝村為代表的一大批山村“顏值”提升、村風和順、產業興旺,一幅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躍然呈現。

庭院漂亮了心也敞亮了

走在楊溝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個個庭院格外整潔。

王保國的愛人在鄖陽城區照看孩子上學,他一個人在家。庭院裡紅彤彤的辣椒掛在枝頭,地上擺放著剛打下來的玉米棒子,晨曦下一片金光,進屋看客廳、廚房,也是整潔清爽。

在村民房前屋後,看不到雞舍、豬圈。村支書楊俊義說,為了有一個乾淨衛生的生活環境,村裡不讓農戶單獨養雞養豬,“因為這條規矩,村幹部可受了不少氣”。長期以來,村民們都有養殖家禽牲畜的習慣,隨之而來的是雞糞遍地、豬圈臭氣熏天等環境問題。村民閆志麗說:“村上宣佈不讓單獨養雞後,有村民開始接受不了。”

延續了千年的老習慣如何改?楊溝村建起集中養殖場,每家每戶都分到了雞舍、豬圈,村幹部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請村民把家庭養殖搬進養殖場。慢慢地,村民看到了好處。“養殖場建在居民點外頭,村子裡再沒有雞屎、豬糞,也聞不到臭味,感覺舒服多了。”閆志麗說。

楊溝村的變化還不止於此。清垃圾、改水、改廁、改圈、改廚,房前屋後、道路兩旁都栽上了苗木花卉,整個村子顯得樸素、清新。“活了大半輩子,頭一次感覺咱們村這麼幹淨漂亮。”60多歲的楊俊奇說。該村還成立公共衛生監督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落實門前三包,聘請保潔員打掃,並充分利用文化宣傳長廊、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等宣傳陣地,引導村民樹立衛生觀念。

發生類似變化的,遠不止一個楊溝村。鄖陽區開展“家庭衛生大清潔”行動,透過衛生整治、綠化美化,實行村鎮評分、區級考核,建立一大批美麗庭院、特色庭院。

白桑關鎮石門凳村村民符朝東,在自家院子裡種植桂花、小黃楊、玉蘭、紅牡丹、映山紅、紅豆杉等三十多種觀賞樹種、花卉,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吸引不少路人駐足。“咱是農民,但也懂得熱愛生活。庭院漂亮了,心也敞亮了,幹啥都有勁頭!”符朝東說。

十堰鄖陽“三家”行動涵養民風促發展

圖為:秋日裡的楊溪鋪鎮關門山村,美麗如畫。(視界網姬廷順攝)

傳承好家風涵養好民風

“錢財不可貴,手足之情最珍貴”“吃穿不窮,不讀書一世窮”“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楊溪鋪鎮清涼寺村103戶人家,家家門口掛著一塊小牌子,上面寫著家風家訓,文字樸實,意味深長。

李德有家的家訓是“跟人賽種田,不跟人賽過年”。說起這句話的故事,70多歲的他兩眼含淚:“小時候家裡窮,別人家吃餃子,我家吃紅薯。我看著眼饞,跟爸媽鬧,他們就對我說了這句話。”長大後,他明白了,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不愛慕虛榮,勤學本領,謹守本分。他用這句話教育孩子,“不跟別人比吃穿,要比考試成績、比誰考上更好的學校。”

69歲的季孝培祖輩務農,家訓是“一勤之下無難事”。年輕時,老季跳出“農門”到城裡工作。退休後,他回到農村開了兩分菜地,種上蘿蔔、白菜、四季豆,每天勞動。“一方面鍛鍊身體,另一方面看著瓜果成熟,有一種收穫感。”

老季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公務員,一個在外經商。孩子們逢年過節回來,老季就帶著他們到地裡鋤草、挖溝。鄰居們先是不解,後來慢慢佩服起來。“村裡不少人拿我們家作榜樣,說‘看看老季家,啥都不愁,還每天下地幹活,你就不能學學,別成天閒逛、打麻將’。”老季自豪地說,他們家現在成了村裡的正面典型。

村支書周成國介紹,這些家訓是村裡的新時代家風理事會入戶走訪,和戶主交流、整理提煉得出的,自從家訓上牆以來,村裡的風氣明顯好轉:講文明、懂禮貌的多了,說粗話、髒話的少了;勤勞致富的多了,遊手好閒的少了;和諧團結多了,不穩定因素少了。

鄖陽區文明辦主任朱必濤介紹,該區還借“家風家規大培育”行動,開展家風故事徵集、書畫家寫家訓、“最美家庭”評選等活動,確保戶戶有家訓、人人傳家風,“既提高了家庭成員的自我約束意識,又感染了周圍鄰居,促進了鄉風文明整體提升”。

家家有產業人人爭著幹

一排排的果蔬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瓜果四季不斷,柳陂鎮月亮湖生態採摘基地讓人眼前一亮。

李子友正在大棚裡給葡萄修枝,手腳利索,一點不像60多歲的老人。“在這兒幹了一年多,掙了兩萬多元。這樣的日子,以前不敢想。”李子友的老伴身體不好,家裡只有5分地,以往最怕親戚朋友宴請,為了禮金多少,老兩口沒少吵架。2016年,月亮湖專案建成,他和鄰近幾個村子的300多名村民來基地打工,腰包慢慢鼓起來。

在柳陂鎮,像月亮湖這樣帶動能力強的產業專案,還有百浪江生態農業園、三川生態農業科技等幾家。該鎮位於十堰城區與鄖陽城區之間,緊盯市民的菜籃子、果盤子,連片打造萬畝有機蔬菜和萬畝有機水果基地,目前已發展各類產業基地10萬多畝,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全鎮已達成共識,用果蔬產業代替傳統糧食種植。”鎮黨委書記黨永生表示,下一步將大力打造鄉村旅遊、生態農業、農事體驗、養生休閒等多種模式的田園綜合體,吸納更多農村勞動力,帶動脫貧增收。

因地制宜,一鎮一品。鄖陽區實施“家庭萬元增收專案大落地”行動,引導群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發展特色水果、蔬菜、旅遊等優勢產業。在此基礎上,該區大力培育香菇產業,全區建成香菇制棒車間28個、點菌棚333個、養菌棚4909個、出菇棚3萬多個,發展香菇3500萬棒,預計年產值10億元以上。同時,該區引進諸暨襪業企業19家、裝備襪機7500臺,建成扶貧車間1。2萬平方米,帶動1萬餘人在家門口就業,其中貧困戶5000餘人。“咱不能‘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要靠自己的雙手過上好日子。”柳陂鎮馬鞍村貧困戶孟世強今年61歲,往年僅靠種地維持生活,2015年辦起了養殖場,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養殖大戶,他說:“現在政策這麼好,再不能脫貧致富,自己都臉紅!”“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農業、農村充滿吸引力,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鄖陽區委書記孫道軍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戴文輝通訊員孟江)

版權宣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