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在"智慧教育"尋找好未來,有戲嗎?

由 創業邦 發表于 藝術2022-03-16
簡介對於好未來來說,已經在資本市場遇到困難,而入局智慧教育前期市場盈利週期比較長,如果不能持續不斷地有新客戶方面的資料提升、收入提升,未來將面臨非常大的生存、發展壓力

王學易語文到底怎麼樣

“雙減”政策釋出後,包括好未來、新東方在內的上市線上教育公司股價跌得只剩下了零頭,至今仍在苦苦掙扎。近日,好未來公佈了截至2021年11月30日的2022財年第三財季未經審計的業績報告。

從報告來看,在報告期內,好未來淨虧損994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超6。2億元。除了在第三財季有相對較大的虧損之外,好未來在截至2021年8月31日的6個月時間內,累計虧損額度約為59億元。

飛得越高摔得越慘,曾經的線上教育巨頭面臨著鉅虧的窘境。同時好未來也開始了新的動作,相繼押注不同的教育方向,關鍵是好未來還能找到“好未來”嗎?

智慧教育:好未來的“救命稻草”?

可以看出,好未來對於虧損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比如在營銷銷售方面節流,在Q3該項支出為2。7億美元,同比上一財年同期的4。2億美元,下降比例達35%。雙減之後好未來在廣告投入上顯著下降,但相比虧損仍然顯得杯水車薪。

對比新東方,好未來累計虧損額度約為59億元的資料,幾乎相當於新東方在整個2021財年的虧損額度的2。56倍,顯然好未來承受的壓力更大。

這也可以理解,好未來從K12起家,K9業務比重更高,根據業內人士測算,好未來的K9業務總佔比將近80%左右。而新東方成立早期以出國留學業務為主,後擴充套件至K12,其K9業務收入比重大約只有50%-60%。

資料顯示,截至2022財年Q3,好未來公司的期末可用現金及等價物剩餘13。5億美元,同比2021財年Q3的42。8億美元,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達68%。在失去資本支撐之後,巨頭家裡也快沒有餘糧了。

寒冬之下,生存的倒計時已經響起。如學易優教育、東方優播、罡得教育等一眾教培機構已經離場。有的企業為了生存,乾脆脫離了教培行業,比如學大教育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北京琢器咖啡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銷售食品、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等。

目前,教培機構在教育方面轉型的主流大致有四個方向,分別為素質教育,成人教育,智慧教育,教育硬體。

對於被逼到末路的教育巨頭來說目前面臨一個非常矛盾的狀態:一方面,對於習慣於躺在資本上發展的巨頭來說,任何一個方向的可能性都不想放過;另一方面,從面前處境以及自身餘力來看,又難以支援企業做全方位的探索,必須分好主次輕重。

資本做的從來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企業快死的時候不能指望資本會來救你。

對於好未來,首先排除掉的是教育硬體,因為並不具備硬體基因。提到教育硬體,一般消費者能想到有道的有道詞典筆、科大訊飛的訊飛掃描詞典筆、讀書郎的學習平板等,但好未來並沒有什麼代表性產品。

成人教育方面,在2021年7月,好未來曾對外披露成人教育品牌“輕舟”,覆蓋考研、語培、留學三個領域。

素質教育方面,在2021年6月,好未來旗下少兒英語品牌“勵步英語”就曾更名為“勵步”,主推戲劇、口才、美育、益智等素質教育產品;在2021年9月,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培優推出素質教育品牌——學而思素養中心,該中心的產品內容涵蓋科學、程式設計、益智、故事、口才、傳統文化、美育、圍棋等模組。

從動作來看,好未來更偏向於素質教育。畢竟受眾群體中,素質教育與K12仍存在大量重合,而面對成人教育好未來更缺乏經驗。只不過目前來看,兩大教育似乎都沒有濺起多少水花。

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成人教育,實際上仍未脫離教培的本質。教育不是資本的遊戲,未來仍然有可能面臨嚴厲管控並再次遭遇黑天鵝事件。

據天眼查專業版APP顯示,就在2月23日,北京新東方迅程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利用虛假或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交易,被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40萬元,事由與“新東方—1元雅思課”廣告有關。

至於智慧教育領域,好未來在2021年12月21日宣佈旗下To B業務升級,推出新品牌“美校”,旨在為教育行業提供直播、教研、AI系統解決方案,提升行業科技服務和數字化水平,轉型針對第三方機構和全日制學校的智慧教育與科技服務業務。據悉“美校”業務由好未來CTO田密親自掛帥。

根據好未來公司當前最新的官方介紹,公司是“一個以智慧教育和開放平臺為主體,以素質教育和課外輔導為載體,在全球範圍內服務公辦教育,助力民辦教育,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的科技教育公司。”

總的來看,其轉型方向可以理解為以智慧教育為主,同時兼有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作為K12相鄰賽道已經陷入了新的內卷,那麼智慧教育能夠成為好未來的“救命稻草”麼?

好未來還能撐起此前的估值嗎?

實際上,好未來在2018年也曾成立了To B事業部,推出了主打雙師模式的“未來魔法校”,並且把部分AI能力開放給學校和教育機構。聽起來好未來在該領域似乎已經深耕許久並具備一定優勢,但嚴格來說,好未來曾經的To B事業部和如今進軍智慧校園並不是一回事。

從此前公開資料來看,好未來曾經的To B事業部以K12領域的第三方教培機構為主。比如在2019年好未來的“2019魔法年會”上,未來魔法校曾宣佈與家長幫、豆神魔法語文、外教易、WISROOM代表共同啟動戰略合作。還有好未來依託的“魔法雙師”模式也主要是針對教培機構,而不是全日制學校。

在雙減政策管控下,好未來想要賦能的那些K12中小教培機構大多也已凋零,好未來的重心或許會轉向公辦學校,而公辦學校的經費主要來源於財政撥款。

這也意味著,好未來或許將從To B轉向To G。也就是說,好未來過去的經驗並不能直接拿過來照搬,因為在商業模式上有根本區別。K12大量燒錢快速做規模的打法在智慧教育這裡是失效的,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企業需要更為系統、深度的助力和協同,需要重新趟出一條路來。

K12學科培訓賽道,已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坐擁近萬億的市場,因此才能誕生好未來這樣的資本巨頭,引發資本市場的狂熱。那麼,好未來轉型的智慧教育市場天花板有多高?也值得考量。

智慧教育,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教育資訊化。一直以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以上。在這筆鉅額支出中,專門針對教育資訊化的投入,佔了不小的比例。

根據2011年6月國家教育部發布的《教育資訊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各級政府在教育經費中列支教育資訊化的經費,不得低於8%。在2021年,教育資訊化資金投入接近4000億人民幣。相比曾經的K12教培賽道縮水超過一半。

然而,這也並不是好未來轉型所在市場的真正份額。教育資訊化大致分為兩大類場景。一類是教育場景,另一類是非教育場景。

在教育場景包括智慧教室的改造、遠端教學技術的應用、教學資源管理以及教學輔助等等,好未來做的就是教育場景的智慧教育。在非教學場景,比如有安全管理方面的智慧門崗門禁、線上請銷假申請、數字孿生監控管理校園等等,包括老師的“選用育留”、學生的“獎懲助貸”實際上都是教育資訊化的落地領域。

市場仍然需要進一步分割,在教育體系中又分為高校和中小學基礎教育,兩者有著差異化的教學模式。好未來此前以K12為主,其To B事業部與中小學更加適配,轉型智慧教育之後,或許仍然需要以中小學校為主。

可以發現,好未來實際上已經從曾經的萬億市場走入了螞蟻市場的“小衚衕”裡,想要撐起此前的估值似乎缺乏可能性。

從智慧教育的現狀來看,當前行業仍以點狀發展為主,存在碎片化問題。

在供給端,包括好未來在內,很多企業是針對細分領域攻堅,從小的應用點切入,很難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這對學校來說難以形成有效的整合和協同,進一步限制了市場發展。行業太離散,也難以形成真正的頭部企業。

在需求端,各個學校之間難以打通,不同地區之間的教學內容也存在差異,使用者規模不能集約,資料規模不能集約,難以實現規模化智慧教學運營,也對智慧教育企業提出了挑戰。

對於好未來來說,已經在資本市場遇到困難,而入局智慧教育前期市場盈利週期比較長,如果不能持續不斷地有新客戶方面的資料提升、收入提升,未來將面臨非常大的生存、發展壓力。

本質上,K12燒錢大頭的銷售營銷費用基本都打水漂了,真正能夠繼承並留下的,其實就是這些僅剩的線上教育科技以及教育數字化的基礎設施,至於這能夠為好未來轉型提供多少加速度,仍需要進一步實踐和驗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