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潘天壽: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副業

由 瞳瞳學畫畫 發表于 藝術2022-03-12
簡介相識不久,吳昌碩即以篆書對聯“天驚地怪見落筆,巷語街談總入詩”相贈於潘天壽,肯定其繪畫與詩文的天賦

繪畫兼職老師一節課多少錢

兩週前,老師對我說,你應該臨摹其他畫家作品,取百家之長補一己之短,適當看一看近現代著名畫家的介紹。於是,上節課我臨摹了一張潘天壽的《石榴》,主要還是學習他畫枝幹所用的線條筆法。說實話,剛開始還有些不適應,我業餘時間也看了看潘天壽的畫法介紹,慢慢積累不斷進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潘天壽的繪畫作品,看一看他在美術教育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

潘天壽: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副業

臨摹作品 石榴

潘天壽,浙江寧海人,1897年生人。幼年自學書畫篆刻,19歲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受教於經亨頤,李叔同,夏丐尊等。

1923年,27歲的潘天壽,任教於上海美專,後經好友諸聞韻介紹,登門拜訪了近八十高齡的吳昌碩,深得其器重。相識不久,吳昌碩即以篆書對聯“天驚地怪見落筆,巷語街談總入詩”相贈於潘天壽,肯定其繪畫與詩文的天賦。潘天壽常去拜望吳昌碩,耳濡目染,畫藝大進。吳昌碩曾對其入室弟子說:“阿壽的畫有自家面目,這就好。你們不能老是同我的面目一樣。”又說:“阿壽學我最像,跳開去又離開我最遠。大器也。”潘天壽學吳昌碩最像,又行之最遠。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特色,學吳昌碩“師其意不師其跡”。他認為,“一個作家應有一個作家的特點”。但由於年輕,不拘性情,作畫常有行不由徑的縱橫之氣,吳昌碩在其教授,褒獎之外亦重誡勉,曾作長古詩“只恐荊棘叢中行太速,一跌須防墜深谷”,為其指出潛在問題,潘天壽感念此勸誡,轉歸嚴謹沉穩,於不惑之年形成奇崛險峻的獨異風采。

潘天壽: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副業

潘天壽在吳昌碩的基礎上,又上追南宋院體及浙派筆法,融匯明清大寫意花鳥畫各家之長,終鑄成自家風骨。其不僅堅守傳統,而且以開放的心態從中國畫的內部去發現問題,並在實踐與理論中不斷探索,總結中國繪畫應有的獨特民族風格。

潘天壽的畫風氣勢磅礴,奇崛高古,“一味霸悍”之氣撼人心絃。其用筆古拙勁健,常以書入畫,大起大落,收放自如。構圖於平凡中見新奇,於生辣處見穩健。虛與實,疏與密,黑與白,剛與柔,相生相剋,從變化和矛盾中求得統一。

這幅《鷹》為潘天壽指墨畫。指墨畫始於清代畫家高其佩,潘天壽總結前任技法,意在追求變化和指墨特有的韻味,並將這一畫種推向巔峰。此畫用墨濃淡生澀,頗有拙味,為潘天壽代表作品。

潘天壽: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副業

芙蕖

潘天壽繼承了吳昌碩寫意花鳥畫大氣磅礴的風格,落墨凝練潑辣,並集眾家之長,將中國畫中點,線,面的表現形式發揮到極致。幾片水墨淋漓的荷葉,恣意放縱,濃淡有致。蓮莖用筆老辣遒勁,錯落有致,穿插於荷葉間。荷花著色古豔清雅,突出紅荷亭亭玉立之態,賞心悅目。

潘天壽還有一幅名畫《春酣》繪石青成器中紅色牡丹,設色古厚,花葉以墨成,正如他所提出“色易豔麗,不易古雅,墨易古雅,不易流俗,以墨配色,足以濟用色之難”。

潘天壽擅長中國畫,書法,篆刻,詩文及美術史論,著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等。其中國畫創作堅持從傳統內部進行創變,風格雄大,奇險,強悍,被譽為文人畫由傳統向現代轉化的一代大師。

潘天壽不僅在藝術創作上有突出成就,而且在美術教育方面也有著巨大的貢獻,其將人生中的半個世紀都付諸於教學生涯與創作實踐,他曾說過,“我這一輩子是個教書匠,畫畫只是副業”,可見其對自身定位以及對美術教育的重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