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電影《鐵人》編劇劉恆來杭,詢問觀眾怎樣將主旋律電影拍得更好

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藝術2022-03-06
簡介一條是六十年代由吳剛飾演的王進喜帶著大家夥兒到大慶獻身石油事業,另一條線是劉燁主演的現代石油工作者劉思成的新的征程

劉思成名字怎樣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

11月14日,電影《鐵人》在杭州嘉裡中心百美匯影城舉行點映,點映結束後,編劇劉恆到場參加了見面會。

《鐵人》是十年前上映的電影了,但是十年後再來看,我依然在影院感動得落淚了。

電影《鐵人》編劇劉恆來杭,詢問觀眾怎樣將主旋律電影拍得更好

故事在現代的沙漠石油鑽探作業與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慶“石油大會戰”之間交替進行。“鐵人”王進喜和現代“鐵人”劉思成分別進行著他們“鐵”的故事。

王進喜,是一個大家無比熟悉的名字。我對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高中課本上那一張他跳進水泥漿池裡的照片。直到看了這部電影,我對這個被載入史冊的名字,才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瞭解。

電影《鐵人》編劇劉恆來杭,詢問觀眾怎樣將主旋律電影拍得更好

電影分兩條時空線。一條是六十年代由吳剛飾演的王進喜帶著大家夥兒到大慶獻身石油事業,另一條線是劉燁主演的現代石油工作者劉思成的新的征程。

二者時間其實有一個聯絡。劉思成這個角色的父親,當年是王進喜最器重的徒弟。而王進喜也是劉思成未曾謀面的偶像。

電影中,六十年代的畫面都是黑白色調,滿目的蕭條映襯出那時條件的艱苦。而現代的情節顏色就豐富多了,濃墨重彩好似油畫。

電影《鐵人》編劇劉恆來杭,詢問觀眾怎樣將主旋律電影拍得更好

為什麼會選取這樣一種雙時空的表達方式呢?劉恆介紹,這部電影原是一個“命題作文”。接下這個任務之後,他便去大慶等地採訪調查。

去了以後,他才發現,如今的石油基地,條件有多麼的好。“排列整齊的賓士卡車,員工吃的是高階自助餐,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看到這些,我就覺得,我不僅要展現60年代石油事業的艱苦與不易,也要呈現出現代石油事業的優越環境。”

這些優越的條件,都是由前輩的犧牲與奉獻換來的。

於是,便有了那一系列有意無意的對比。60年代的自然災害,石油工人們餓得無力下床,而現代的石油工作者們再也不愁吃喝;王進喜抵達大慶後,想要一輛吊車,結果請求也被駁回,那些沉重的器械都是他吼著秦腔、兄弟們拼出全身的力氣人工推上去的,而現代的油田上全是機械化裝置。

電影《鐵人》編劇劉恆來杭,詢問觀眾怎樣將主旋律電影拍得更好

但是即便條件好,大漠仍然是艱苦的所在。“在大漠這樣的地方,生活是非常寂寞的,那裡很多人都有心理上的問題。所以條件會格外得好,也是怕留不住人。“

有一個細節,劉恆記得特別清楚。“油田裡有一個很大的現代化溫室,裡面種了很多熱帶植物,在這旁邊就是一個心理諮詢室,用來接待心理有問題的員工。”

於是,新時代的石油工作者,最大的敵人不再是艱苦的條件,而是自己。劉思成就經歷了這樣一場艱辛的心路歷程。從不能接受父親是一個逃兵,到承認事實,再到將父親的那份責任一起揹負到自己身上,去承擔,去挑戰。

電影《鐵人》編劇劉恆來杭,詢問觀眾怎樣將主旋律電影拍得更好

劉恆在與大家交流時,十分謙虛地表示,希望大家可以多提意見,幫助他們思考如何將一部自身有所限制的主旋律影片拍得更好。他說,這也許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至少是一部有誠意的作品。

是的,誠意。我們體會到了。這個曾經編劇過《貧嘴張大明的幸福生活》、《張思德》、《雲水謠》、《集結號》、《金陵十三釵》等多部知名作品的名編劇,在這部電影上映十年後,仍然在思考,怎樣可以把它拍得更好。

電影《鐵人》編劇劉恆來杭,詢問觀眾怎樣將主旋律電影拍得更好

時光來到21世紀,在物質條件優渥的當下,鐵人精神又是如何體現的呢?一位觀眾提問。

“我認為,新時代的鐵人精神,核心就是利他主義,不要只顧自己的利益。個人利益一定是蘊含在集體利益之中的,將集體利益放到個人利益之前,必要的時候作出犧牲,這就是如今我們可以從鐵人身上學到的。”劉恆說。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