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成都推進雙創平臺提能增效 打造全鏈條服務體系

由 每日經濟新聞 發表于 藝術2022-01-15
簡介為了鼓勵雙創載體提能增效,下一步,成都還將出臺對眾創空間和高能級孵化器在產業功能區建設技術轉移轉化服務共享平臺進行補貼

提能增效是什麼意思

成都推進雙創平臺提能增效 打造全鏈條服務體系

張建 攝

營造新生態,是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的前提條件。7月24日,成都市科學技術局、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聯合釋出了《成都市推進雙創平臺提能增效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

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成都提出發展“六大形態”,構建“七大場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施“雙創平臺提能增效”工程就是“七大場景”之一。

成都市科學技術局成果轉化與創業服務處處長丁琴介紹,《實施方案》的特點是,圍繞產業功能區及園區,最佳化雙創服務的空間佈局,並從全要素、全鏈條、全週期搭建服務新經濟的支撐體系。此後,成都還會陸續出臺“建設成都技術轉移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配套政策。

覆蓋全鏈條的雙創平臺

《實施方案》中所說的“雙創平臺”,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載體,還包括了線上的軟體服務平臺和線下的對接、論壇等活動。

推進雙創平臺提能增效,成都根據平臺的應用場景細分為六大類:校院企地合作平臺、雙創產業孵化平臺、雙創公共服務平臺、雙創金融支撐平臺、雙創活動組織平臺、雙創成果服務平臺。

記者發現,在這些“雙創平臺”中,出現了兩個新的平臺。成都市新經濟委創新創業服務處副處長何祺介紹,比如針對院校企地深度融合,成都將搭建“智創融E平臺”,希望院、校、企的人才、科研平臺、科技成果等資源與資本、地方或產業園區的需求實現線上對接。在構建公共服務平臺方面,成都也會新搭建一個“蓉創e平臺”,整合科技、金融、人才、工商等資料資源,實現線上資訊的共享和資源的對接。

丁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上六類平臺之間,有的聚焦服務校院企地合作,有的旨在釋放資本市場效能,功能與服務各有側重,又有交叉、互相配合。就像手指一樣,六類“雙創平臺”合在一起就是一套“組合拳”。

這套“拳”非常強調對創新創業全鏈條的覆蓋。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副巡視員華成科表示,所有正在構建、推進提能增效的“雙創平臺”加在一起,是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的深度融合,覆蓋了從眾創空間、孵化器到加速器的創新創業全週期。

成都提出,到2020年,雙創平臺能效全面提升,形成全域覆蓋、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示範帶動、全國領先的創業支撐體系。

完善孵化空間佈局

“雙創平臺”的提能增效,除了補充完善平臺的功能,更要將平臺的作用最大化。

華成科介紹,成都的雙創平臺將以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及園區為核心,打造“眾創聚集區+國際合作平臺”新格局,引導和鼓勵搭建國際合作平臺,以市場化運營。

隨著成都城市空間結構從“兩山夾一城”變為“一山連兩翼”,孵化空間的佈局也需要調整。《實施方案》提到要最佳化“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孵化空間佈局,發展中心城區與郊區新城優勢互補、相互銜接的嵌入式發展。

具體而言,在中心城區依託產業基礎、區位條件和戰略地位,發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及科技孵化器;在郊區新城,則瞄準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向,聚焦承接中心城區孵化畢業企業,建設加速器、創業社群、特色科技產業基地,為中心城區的孵化畢業企業提供更大的研發和生產空間。

與此同時,一些閒置的商業樓宇、廠房,也鼓勵轉改建成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盤活市場資源。華成科表示,若是將閒置廠房、樓宇和存量土地等改(擴)建為眾創空間和科技孵化器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經費補貼。

此外,龍頭企業和知名創新型孵化運營機構來蓉建設載體,分組分類給予100萬至500萬元的補貼;校院地共建創新創業載體的,給予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經費補貼。

為了鼓勵雙創載體提能增效,下一步,成都還將出臺對眾創空間和高能級孵化器在產業功能區建設技術轉移轉化服務共享平臺進行補貼。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