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由 寫乎 發表于 藝術2022-01-05
簡介無果後,司馬光只能沉默

法國公使雙人像是誰畫的

作者:關如是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清平樂》的熱播,火了一個朝代,宋朝。火了一個帝王,北宋宋仁宗趙禎。更是火了“請熟讀並背誦全文”的才子天團,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晏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

隨著電視劇的走向,觀眾開始心疼被親人推進火坑的福康公主徽柔,心疼是公主影子的懷吉。千年歷史中,最苦是女子,最難是公主。徽柔夜扣宮門的背後,是對婚姻的絕望。公主享了天下富貴,也走著最坎坷的路,福禍總相依。徽柔的最後一絲希望,父親給了,可臣子司馬光否了。就像是徽柔含淚質問:“是不是在你的眼中愛恨嗔痴都是錯?”在司馬光的堅持下,徽柔毀了,懷吉走了。可是司馬光,真的招人恨嗎?他的一生,功過幾何?

一、幼年揚名入官場

司馬光,因為出生光州光山,所以其父司馬池為他起名光。七歲熟讀並釋義《左氏春秋》,且在這一年,司馬光砸缸一事,震動京洛。小小年紀,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司馬光很是博學,不僅因為他的好學多問,更是父親有意培養。司馬光甚得父親喜愛,出遊或是同僚交談,總是把他帶在身邊。長此以往,耳濡目染的司馬光,知識見識都超越常人。當時的名士大臣,都很賞識司馬光。甚至尚書張存主動提及將女兒許配司馬光,而擔任過副宰相的龐籍在司馬光父親逝世後,將司馬光當成自己的兒子培養教育。由此可見,司馬光的人品,絕對堪稱表率。

二十歲的司馬光,參加會試,一舉高中進士甲科,自此步入仕途。初任華洲判官,結識大他二十歲的同科進士石昌言,成為忘年之交。同年,迎娶張存之女,喜結連理。

二年後,司馬光改任蘇州判官,仕途步步高昇。母親卻在此時病逝,按當時的禮教,親人去世,要丁憂三年。而此時,西夏立國,進犯大宋。司馬光代父草擬《論兩浙不宜添置弓手狀》。

又兩年,父親司馬池病死晉州,司馬光同兄長司馬旦扶靈回鄉夏縣。雙親的相繼逝世,令司馬光悲痛萬分。在此期間,司馬光閱讀大量藏書,更是寫出了諸多價值的文章。《十哲論》、《四豪論》、《賈生論》。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二、丁憂盡當官還京

居喪三年間,司馬光了解了許多下層社會的情況。三年後的司馬光丁憂結束,籤書武成軍判官(相當於今天的直轄市副市長),不久又改宣德郎,將作監主簿,權知豐城縣事。短短時間內,連連升遷,取得“政聲斐然,民稱之”的政績。

二年後,司馬光接到調任,擔任大理評事、國子直講。赴京之日,同僚好友空府出動,為他餞行。意氣風發的司馬光來到京都,一年後,貝州農民王則起義,攻佔貝州城。司馬光獻計獻策,威脅利誘,分化瓦解。起義軍堅持了66天,首領王則被殺,其餘皆焚殺。

六年後,三十五歲的司馬光任殿中丞,修日曆,專任史官。舉薦他的龐籍被罷官出任知州,同時舉薦司馬光出任鄆州知州。

擔任史官一年的司馬光,道別好友王安石,包拯等人,去往鄆州。不久升官,負責考察泉州吏官。

三年後,司馬光連上三道奏摺,請皇帝立儲君。無果後,司馬光只能沉默。

司馬光認為杜絕和西夏交易有利保護邊境安寧,並且修建堡壘。此時將軍郭恩出擊西夏打敗,不得以自殺。御史審理此案,龐籍一人擔責,司馬光連上奏摺三道,說明是自己的提議。龐籍得知,上書引咎自歸,請免除司馬光之罪。司馬光得免責罰。

龐籍死後,司馬光感念大恩,待其家人猶如自己親人。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三、侍兩朝編書通鑑

二年後,司馬光任開封府推官,賜五品服。又三年,司馬光上書170餘份,諫言仁宗立嗣一事,直到趙曙被立皇太子。

二年後,仁宗駕崩,英宗趙曙繼位。一年內,司馬光為消除太后曹氏,與新君英宗之間的矛盾,前後上書奏章17封。五年的諫官生涯,關注上層修身治國,國家大事。關心下層百姓疾苦,減輕負擔。司馬光上書《論宴飲狀》,反對宮中宴飲賞賜之風。懇請皇帝為民著想,悉罷飲宴。把皇帝賞賜自己的財寶上交諫院為公使錢。

英宗年間,司馬光上奏邊防需從將帥著手。並和宰相韓琦理論,諫言失敗,司馬光要求降黜。一年後,司馬光對諫官失望,連上三壯拒當諫官。英宗准奏,免去諫職,為龍圖閣直學士。

一年後,司馬光將《通志》呈上英宗。這部書從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秦朝滅止。

一年後,英宗病逝,神宗趙頊即位。歐陽修舉薦司馬光,神宗任司馬光為翰林學士,御史中丞。

神宗即位後,重用王安石。司馬光和王安石政見不合,在三年後,自請離京。一年後,好友範鎮因王安石變法被罷官,司馬光上奏鳴不平,求任職御史臺,退居洛陽,絕口不提政事,編纂《通鑑》,時間15年。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四、死後榮辱配廟堂

十五年後,司馬光六十六歲,《通鑑》全部修完,將全書呈上神宗,賜書名《資治通鑑》。擢升司馬光資政殿學士。一年後,神宗病逝,年僅10歲的哲宗趙煦即位,由祖母皇太后當政。

皇太后向司馬光徵詢治國方略,司馬光主張對農民施仁政,談用人賞罰,提出廢除免役法和保甲法、將兵法。皇太后下詔啟用司馬光任門下侍郎(副宰相)。司馬光進言,將因王安石變法貶謫的蘇軾、蘇轍等人召回朝中任職。

司馬光廢除新法,病重得知還有免役法等未廢除,託孤呂公,上表辭位。皇太后駁回,並下詔官拜宰相。司馬光得知新法廢除,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此後,對《資治通鑑》做了最後的校對。一年後,司馬光病逝,享年六十八歲。宋哲宗賜碑名“忠清粹德”,葬與高陵。靈柩送往故土夏縣,百姓憑弔,嶺南父老,紛紛祭奠司馬光。

司馬光死後七年,章惇為相,議論司馬光變更法度,哲宗下令削除司馬光諡號,毀壞墓碑。此後29年間,一貶再貶,將司馬光稱為“元祐黨人”,禁止學習元祐學術。29年後,宋高宗年間,贈太師,配享哲總廟廷。同年,理宗圖二十四功臣,司馬光位列其中。

司馬光留下的一句話,引人讚歎深思:“我沒有什麼超過別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為,從來沒有不可告人的。”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五、為人一生兩參半

司馬光為人子孝順,為人弟友悌,為人臣忠君,為人夫一生一世一雙人,官至宰相無妾室,且此生無子。過繼哥哥之子。司馬光為官清廉,妻子死後,典地葬妻。司馬光也曾對一女子動心,甚至寫出“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可已有家室的司馬光,止步於此。司馬光為人一世,節儉恭敬,剛直不阿。

也許正是司馬光對己苛責,所以為人處世絲毫沒有藏汙納垢。所以阿雲案17年後,被當了宰相司馬光翻出,重審此案。17年前,13歲的小云因殺人未遂,酌情處理。王安石主張輕判減刑,司馬光主張重判絞刑。當時的仁宗下旨,同意王安石的刑判。過了17年平凡日子的小云,終究還是死在司馬光的法典下。其中有司馬光對法典的過度執著,也可能有對王安石的怨氣所致。17年後,司馬光推翻的不僅是皇帝的判決,也為後人詬病他留下把柄。說他正直,他能15年修編書籍。說他狹隘,17年後也沒有放過小云,到底是因為政客的報復?還是因為心中法典至上?不過是 看客自己的理解。

司馬光對人情往來,有他自己的認為,且固執不化。福康公主夜扣宮門後,仁宗下旨和離,並且李瑋上門央求司馬光不要在糾纏此事。司馬光一口回絕,認為這不是兒女情長,而是大宋江山因為皇權不受約束,將來會引來後患無窮。司馬光抗爭的是皇權不能至上,徽柔只是一個靶子,生在了封建年代,從出生,便是錯誤的開始。

司馬光的一生,只能說他對得起自己的抱負,對得起所處的大宋,為了最終的目的,可以放棄一切,甚至自己。絕嗣就是最好的證明。

司馬光走過六十八年,歷經四朝,官至宰相。

至於後世的言談討論,不過個人有個人的理解。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司馬光:身前敗或勝,身後聲與名,是非功過相逢一嘆中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