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河南豫劇歷史上的早期女黑頭——陳慧秋

由 鴻HUNG 發表于 藝術2022-01-05
簡介本文我回憶了早年在開封唱紅的既唱青衣,又能唱黑頭的豫劇名家陳慧秋,她應該是豫劇開創“淨旦兩門抱”的第一人

王素蘭是誰

一個女演員,“生旦兩門抱”的不少,但“淨旦兩門抱”的不多。生、旦(一般指小生和旦角)兩個行當,聲音處理比較容易;相對來說,要垮越淨(黑頭)旦兩個行當,就不容易啦。因為其發音部位,化妝及臺步等有很大區別。本文我回憶了早年在開封唱紅的既唱青衣,又能唱黑頭的豫劇名家陳慧秋,她應該是豫劇開創“淨旦兩門抱”的第一人。

河南豫劇歷史上的早期女黑頭——陳慧秋

陳慧秋,河南開封人,1931年10月11日生於一個極端貧困的人家。幼年時父親早亡,為活下去,13歲時被母親和繼父送入相國寺西側的國民戲院學戲。當時的陳慧秋又瘦又小,長得也不如其他女孩子漂亮,嗓子又粗,師傅們紛紛搖頭,說不是個唱戲的料。多虧楊金玉先生心疼孩子,說“不能眼看著孩子餓死,收下她!”,小慧秋才進了科班。

當時的國民戲院是祥符調的大本營。楊金玉、趙清和、張子林、筱火鞭、馬雙枝、王潤枝等聲震省城的著名演員都在此演出教戲。和陳慧秋一起學戲的還有張桂花、宋桂玲、王素君、王素蘭、王素霞、吳碧波、劉素真等。後來,胞妹陳敏秋也隨姐姐到戲班學藝。

河南豫劇歷史上的早期女黑頭——陳慧秋

陳慧秋拜楊金玉為師,後又拜趙秀英學戲。由於天賦條件差,竟沒有能供她演唱的行當。沒辦法,老師們湊合著讓她唱老旦,於是小陳慧秋落了個“城隍奶奶”的外號。

為演不上戲,陳慧秋捱打受苦,傷心哭泣。一次,著名黑頭劉春虎見她又在流淚,就教她唱《見皇姑》中的包公唱段。結果陳慧秋一唱,引得老師同學們都圍了上來。張子林高興的一把拉住她,說:“學吧,唱吧,唱會了給你掛牌登臺,你會成個角的。”

張子林遂親自傳授技藝,手把手教,給她勾臉化妝。十五歲那年,陳慧秋演出墊戲《見皇姑》,一炮打響,轟動開封。竟形成人們去工人戲院看《鍘美案》非陳慧秋不看的局面。師傅們為保護她,安排其他黑頭演員跟陳慧秋合演,竟被觀眾哄下臺去。

河南豫劇歷史上的早期女黑頭——陳慧秋

陳慧秋包公扮相

陳慧秋演十分“恨戲”,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自己演戲“帶性兒”。唱到高潮處,也採用當時流行的黑頭演法,褪下一隻蟒袖,“光膀子”演出。從此,“金嗓子黑頭”譽滿省城。人們對其代表劇目有“陳慧秋的戲不用濾,《鍘美》、《刀劈》、《金盆記》”的順口溜。

1953年,陳慧秋調入黃河文工團,四年後,和陳敏秋、牛得草、王根保、王福喜等名演員北上,奉命組建鶴壁市豫劇團。1956年參加河南省第一屆戲曲會演,演出《反五關》的黃夫人,獲一等獎。其代表劇目有《鍘美》、《佘太君掛帥》、《望江亭》、《崔鳳英搬兵》等。1980年10月,陳慧秋回到開封,任戲校副校長,為培養藝術新秀貢獻自己的力量。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