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由 一笑聊知 發表于 藝術2022-01-01
簡介仇英《聖蹟圖》一笑根據資料畫的孔子像更何況封建衛道士們還提出了“美男破產,美女破居”(《汲冢周書》)、“紅顏禍水”的說法,把美麗的外貌看做是災禍之源,弄的人更不敢有正常的人物審美了

波留克列特斯是什麼時期的藝術家

講了這麼久的這麼久的中國美術史,今天終於要講到人物畫了。

巖畫、陶器、青銅器上面的人形不算正經八百的人物畫。

最早的人物畫原本是古籍上記載的先秦時期壁畫(《孔子家語·觀周》中就記載:“孔子觀乎明堂,睹四門牖,有堯舜之容,桀紂之像,而各有善惡之狀、興廢之戒焉”),但可惜留存發掘的遺址實在太少,缺乏實物。

幸好,長沙楚墓先後出土兩幅旌幡[jīng fān]性質的帛畫(畫在絲帛上的畫),為我們呈現了戰國時期人物繪畫的“真相”。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人物龍鳳帛畫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人物龍鳳帛畫》線描稿

兩幅帛畫之一是《人物龍鳳帛畫》,又稱為《龍鳳仕女圖》,1949年2月出土於湖南省長沙市東南郊楚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人物畫。

《人物龍鳳帛畫》高31。2釐米、寬23。2釐米。質地為深褐色平紋絹,全圖用墨繪成,兼用白粉。

它從側面畫了一位在祈禱的細腰長裙的貴族婦女,同時在她身邊還畫了一龍一鳳,飛舞躍升。

關於這幅畫表現的內容有很多說法。

最主流的觀點認為:圖畫是祈求死者靈魂昇天,畫中的夔龍和鳳鳥就是引領靈魂的神獸。

不過也有人認為:帛畫的主要作用是招魂、安魂,所以此畫是“魂兮歸來”的召喚。

不管怎麼解讀,有一點是公認的:

這幅畫真實的反映了戰國時期的楚文化,例如“信鬼而好祀”、“楚王好細腰”、曲裾窄袖等,都可以從畫中找到對應。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人物御龍帛畫》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人物御龍帛畫》線描稿

第二幅是1973年5月從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龍帛畫》。

此畫細絹質地,高37。5釐米、寬28釐米。

畫面中貴族男子頭戴高冠、腰佩長劍,御龍而行。龍尾立一鶴,龍身下游一鯉魚。

這幅畫基本上運用白描手法進行繪製,用筆細勁,線條流暢,運轉時有節奏韻律感。

兩幅帛畫均以線條為主,部分運用了金白粉彩平塗,略有渲染。

整體來說,人物造型基本準確,線條簡練但準確地刻劃出了衣服質感。

畫中單線勾勒和平塗、渲染兼用的畫法,已有了中國國畫技法的雛形。

要搞清楚一點的是:這兩幅帛畫很容易跟馬王堆T形帛畫混為一談,實際上馬王堆T形帛畫是西漢時的作品,風格相似但晚得多。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馬王堆漢墓t型帛畫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馬王堆漢墓t型帛畫線描圖

說到風格相似,這似乎成了中國傳統美術中的一個特(tong)點(bing):傳統人物造型形成了固定套路,而且都算不上很寫實。

實際上,中國人物造型藝術在原始社會、奴隸社會時期還能與其他文明在寫實一途上並駕齊驅,甚至略有領先,但到了春秋戰國,與同時期的古希臘古羅馬相比,差距就拉大了。

為什麼會這樣?

有的專家說,這是因為中國畫注重思想表達,強調人的體驗感受,突出畫面意境,而思想也好、感受也罷、還有意境這些都是虛無而難以描繪的,於是在追求內容形似的基礎上,畫得抽象一點,反而更準確、有味道。

也有專家從工具方面解釋,說中國畫的作畫工具是毛筆。毛筆的頭尖而圓潤,靈活多變,導致畫者偏重線條發展。而線條的劣勢是難以產生足夠立體感,無法將人物面部特徵表現出來,所以要畫得像比較難。

而其他的人物造型藝術,基本上是先有線稿再造型,所以難以擺脫中國畫的“套路”了。

而一笑認為,這鍋更多的應該由封建禮教來背。

首先,自周代強調禮法,連日常穿衣戴帽都賦予了各種意義(商周服裝蘊含的意義可參看我之前寫的《1分鐘瞭解傳承3000年的中華冠服制度》、《漢服的形制怎麼定下來的?1篇文章看盡上古至殷商4000年服裝史》兩篇文章),還說人之所以與禽獸有區別,就是會穿衣戴帽。所以對於人物造型,一般以著衣為主。偶爾有一些不穿衣服的,基本上都是“不算人”的奴隸、戰俘之類。這樣一來,真實的人體就被掩蓋,造型上也不會對人體有太精確的塑造和描繪。

其次,在封建道德觀的影響下,中國人對人的審美走上了崇尚整體氣質,以品德論人的道路。

例如孔子生得其實並不好看,鼻孔外翻,眼睛凸出,大暴牙齒,大耳垂肩,雙手過膝等,但流傳下來的孔子畫像卻都很“偉光正”。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仇英《聖蹟圖》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一笑根據資料畫的孔子像

更何況封建衛道士們還提出了“美男破產,美女破居”(《汲冢周書》)、“紅顏禍水”的說法,把美麗的外貌看做是災禍之源,弄的人更不敢有正常的人物審美了。

第三,封建禮教嚴重阻礙了人體研究,尤其是對寫實最有幫助的人體解剖的發展。

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裡面有一些人體解剖的內容,但在此之後,一方面封建禮教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把解剖屍體為視為大逆不道,甚至定為犯罪行為;另一方面中醫也提出了“思外揣內”、“取類比象”、“由表知裡”等系統論,還弄出了五行、經絡、穴位等概念,使得中醫不再依賴解剖。

——連醫生都不敢搞解剖,更別說搞藝術的了。

但人像繪畫沒了解剖,怎麼能做到寫實?

再看看同時期的古希臘,人們不以裸體為恥,反而是以健美的身軀為驕傲,由此逐漸發現並創造了健碩科學的人體美。

古希臘三大雕塑家之一米隆潛心研究人體肌肉分佈和身體各個運動形態,從而創作出《擲鐵餅者》等多項作品。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米隆《擲鐵餅者》

外兩位中的波留克列特斯在《法則》一書中闡述了人體的各部分比例,還指出了人頭與身體的比為1:7。

《米洛斯的維納斯》(斷臂維納斯)作者雖佚名,但身體上則呈現出黃金分割比(見下圖),是希臘人對理想化軀體的投射。直到19世紀,人們仍拿維納斯作為人們評判女性美的標準。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米洛斯的維納斯》黃金分割圖

——如果以“像不像”為標準,在普通人的眼裡,中國人物造型藝術在春秋戰國時就落了下風。

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與以古希臘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人物造型藝術上走出了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從此,東方人物造型藝術沿著“以形寫神、以意為先”的路子穩步前進,西方人物造型藝術則在古希臘古羅馬取得了一段時期的成績後,因為某教的興起,又退步不少,直到“文藝復興”再現輝煌。

——不過這已是後話了。

(未完待續)

本文是《趣談中國漢字/書法史》姊妹篇,《笑畫中國美術史》(暫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鐘,收穫受用一生的知識,你值得擁有!加關注看之前文章,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絡。

新年美術鑑賞第一課:中國最早人物畫得不錯,為啥後來畫不像了?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