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書法審美(八):書法藝術的形式美規律

由 聞是文化 發表于 藝術2021-12-30
簡介無轉折的平直筆畫 , 往往會給人一劃而過之感 , 而運筆行中有“ 留” 、有“ 停”, 則可以產生連中有斷、“ 隱隱若有階段可尋” 的豐富效果

胡尚仁書法多少錢一平方尺

書法審美(八):書法藝術的形式美規律

2。 連 與 斷

連與斷這對因素 , 體現了書法氣脈貫通的審美原則 , 也強調了筆畫、結構之間筆意、節奏分明的轉換關係。在這裡 , 所謂“ 連”, 既指筆畫、結構形式之連 , 更指筆勢、氣脈之連; 所 謂“ 斷”, 既指筆畫、結構形式之斷 , 更指筆畫、結構的明確清晰和行筆的節奏性停留。

書法審美(八):書法藝術的形式美規律

“ 氣脈不斷”, “

一氣貫注” 、“筆斷意連”, 是書法筆畫、結構聯絡的審美原則 , 歷來得到突出強調。朱和羹說 : “ 作書貴一氣貫注。凡作一字 , 上下有承接 , 左右有呼應 , 打疊一片 , 方為盡善盡美。即此推之 , 數字、數行、數十行 , 總在精神團結 , 神不外散”( 《臨池心解》 ) 。所謂“ 一筆書” 正是講求氣韻的貫通聯絡。張懷瓘說 : “ 字之體勢 , 一筆而成 , 偶有不連 , 而血脈不斷 , 及其連者 , 氣候通其隔行。惟王子敬明其深指 , 故行首之字 , 往往繼前行之末 , 世稱一筆書者 , 起自張伯英 , 即此也”( 《書斷》 ) 。劉熙載也論之曰 : “ 張伯英草書隔行不斷 , 謂之‘一筆書 ‘ 。蓋隔行不斷 , 在書體均齊者猶易 , 惟大小疏密 , 短長肥瘦 , 倏忽萬變 , 而能潛氣內轉 , 乃稱神境耳”( 《藝概·書概》 ) 。書法雜多變化、不齊之齊的和諧統一 , 主要依靠筆勢書脈的連貫。“昔人言為書之體 , 須入其形 , 以若坐若行、若飛若動、若臥若起、若愁若喜狀之 , 取不齊也。然不齊之中 , 流通照應 , 必有大齊者存。故辨草者尤以書脈為要焉”( 《藝概·書概》 ) 。 如果失去了筆與筆、字與字之間的呼應聯絡 , 便會有“ 截” 、“ 贅” 之病 : “ 字全在流行照顧 , 勿得失粘 , 有去無來謂之截 , 有來無去謂之贅”( 趙宧光《寒山帚談》 )。書法之不同於美術字 , 關鍵在於書寫的筆勢相連 , 前後上下呼應。

為了達到氣連、勢連、血脈貫通的審美境界 , 書家們探討、實踐了許多取勢、貫氣的方法。有的側重無形跡之連 , 有的側重有形跡之連。有形跡之連中又有虛連、實連兩種情況。

無形跡之連是指筆畫間沒有外在引帶牽絲形跡的暗連。度法、縮筆、欹側等是其主要表現手段。度法取勢貫氣 , 強調“ 空際” 作勢 , 飛渡筆意。“ 度者 , 一畫方竟即從空際飛渡二畫 , 勿使筆勢停駐 , 所謂形現於未畫之先 , 神流於既畫之後”( 蔣和《書法正宗》 ) 。“ 度 : 中間空中飛度。”“度者空中打勢 , 飛度筆意也”( 陳繹曾《翰林要訣》 ) 。這種途徑更多地體現在較 規整的楷書書寫中。在一畫收筆回鋒之際 , 使筆鋒於空中向下一筆畫快速過渡 , 與下畫逆入時的方向相呼應。透過書寫的聯貫 , 使筆勢不斷。所謂縮筆取勢貫氣 , 更多體現在行草書中。在長捺的書寫上不盡展筆勢 , 而使其縮筆因勢 , 與下一筆呼應。而欹側取勢則利用字或左或右側傾的體勢 , 產生一氣貫下的效果。蘇東坡書法往往右捺斂縮 , 以“ 左伸右縮” 的體勢使上下連貫。米芾則突出了欹側的字勢 , 上下暢達 , 跌宕生姿。

書法審美(八):書法藝術的形式美規律

有形跡的虛連 , 主要指引帶、應接、折搭等取勢貫氣形式。這種虛連透過上一筆有方向性的出鋒收筆與下一畫的順應起筆 , 使雖無直接相連的兩筆、兩字有了氣脈的聯絡貫通。 姜白石《續書譜》論“ 折搭” 說 : “ 下筆之初 , 有搭鋒者 , 有折鋒者 , 其一字之體 , 定於初下筆。 凡作字 , 第一字多是折鋒 , 第二、三字承上筆勢 , 多是搭鋒。若一字之間 , 右邊多是折鋒 , 應其左故也。“承上筆勢” 、“應其左” 等 , 使折搭之筆產生貫氣效應。歐陽詢在《三十六法》中有“意連”、 “應接”二則 , 探討了筆斷意連的形式 : “ 字有形斷而意連者 , 如‘之 ’ 、‘以 ‘ 、‘心 ’ 、‘必 ‘ 、‘小 ’ 、‘川‘、‘州 ’ 、‘水 ‘ 、‘求 ’ 之類是也。”“字之點畫 , 欲其互相應接。兩點者如‘小 ‘、 ‘八’、……自相應接……”行書筆畫、結構之間更強調這種有形跡的筆斷意連。

有形跡的實連 , 即所謂連筆、連綿 , 透過筆畫與筆畫、字與字的直接相連使氣勢貫通。 此種形式運用得當 , 更能產生一氣呵成、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的審美效果。這種筆畫、 結構之連綿在草書、尤其是大草中得以充分體現。“ 大令草書常一筆環轉 , 如火箸畫灰 , 不見起止”( 包世臣《藝舟雙楫》 ) 。張旭、懷素、黃庭堅、徐渭、傅山、王鐸等人的大草書中數筆、數字相連 , 氣勢流貫。

書法審美(八):書法藝術的形式美規律

形斷者要求“意連”, 而形連者恰恰要求“意斷”。 “聖於楷者形斷意連 , 神於草者形連意斷”( 姚孟起《字學憶參》 ) 。在環轉連綿的行草筆畫中須有起伏頓折的斷意 , 使筆畫分明 , 避免點線混沌不清。“草書尤重筋節 , 若筆無轉換 , 一直溜下 , 則筋節亡矣。雖氣脈雅尚綿亙 , 然總須使前筆有結 , 後筆有起 , 明續暗斷 , 斯非浪作”( 劉熙載《藝概·書概》 ) 。“作楷不以行草之筆出之 , 則全無血脈;行草不以作楷之筆出之 , 則全無起訖”。 “楷須融洽 , 行草須分明”( 朱和羹《臨池心解》 ) 。王獻之草書“一筆環轉”、 “不見起止”。但是妙處恰在“其環轉處悉具起伏頓挫 , 皆成點畫之勢”( 包世臣《藝舟雙楫》 )。人們讚賞有“斷筆”、 “斷意”之作 , 而反對纏繞不絕。趙宧光《寒山帚談》說 : “晉人行草不多引鋒 ,前引則後必斷 , 前斷則後可引 , 一字數斷者有之。後世狂草 , 渾身纏以絲索 , 或連篇數字不絕者 , 謂之精練可耳 , 不能雅道也。”初學草書者往往認為其難處在連綿不斷。其實連中有斷、形連意斷恰是草書極難達到的境界。

一味“混下”, 沒有點畫分明的頓折變化 , 不但形質全無 , 更難以表現生動的精神氣息和豐富的審美意味。張式以草字“天”為例指出 : “行草轉折脫卸是關捩子 , 隔磴及混下均非也。假曉草體‘天 ‘ 字……三曲有三脫卸 , 若混下去 , 形同死蛇 , 精神何以寄託 ? ”(《畫譚》) 。沒有頓挫轉折脫卸 , 一溜滑下 , 失去了內在的筋骨關節 , 便談不上生命活力。草長於縱放 , 但要求於縱放之中有謹嚴莊重之意 , 才不至於狂放無度。而這種謹嚴莊重之意很大程度得自頓折分明、有斷意的用筆。“懷素草書以小字《千文》為最 , 以其用力謹嚴 , 猶不失晉人尺度。次則《藏真》、《律公》三帖 , 飛動瘦勁 , 天真爛然 , 雖少縱於《千文》, 然謹嚴之意故在 , 態正不乏。至於《自敘》則縱矣 , 遊絲連綿 , 亦少頓折 , 遂出《藏真》、《律公》之下……”( 王澍《竹雲題跋》) 。“ 草極難於拙”( 趙孟堅《論書法》 )。以流轉圓暢為主的草書 , 便於表現飄逸瀟灑的氣度 , 而於拙態拙趣則不如其它書體。然而體悟草中之折頓方直的斷意 , 則可於流麗之中得幾分質樸的拙意。

從篆書來看 , 其特點是“ 婉而通”, 突出筆畫的無頓折的圓轉連通。但其筆畫連通順暢而不流滑的奧秘 , 恰在連中之斷、停。沈尹默指出 : “ 凡學篆書必當使筆毫圓轉執行 , 才能形成婉而通的形勢。它在點畫中行動時 , 是一線連續著而又時時帶有一些停頓傾向 , 隱隱若有階段可尋 , 連與斷之間 , 有著可分而不可分的微妙作用……”。① 這是就平直筆畫而言。在轉筆處適當運用折筆、頓筆、方筆 , 也會達到連與斷、行與留的結合。

書法審美(八):書法藝術的形式美規律

斷中有連 , 連中有斷 , 又體現為行與留的有機統一。包世臣說 :

“ 餘觀六朝碑拓 , 行處皆留 , 留處皆行。凡橫、直平過之處 ,行處也; 古人必逐步頓挫 , 不使率然徑去 , 是行處皆留也。轉折挑剔之處 , 留處也; 古人必提鋒暗轉 , 不肯擫筆使墨旁出 , 是留處皆行也”( 《藝舟雙楫》 ) 。朱和羹講 : “ 暗過處 , 又要留處行 , 行處留 , 乃得真訣。” “ 凡一點 , 起處逆入 , 中間拈頓 , 住處書鋒 , 鉤轉處要行處留 , 留處行”( 《臨池心解》 ) 。無轉折的平直筆畫 , 往往會給人一劃而過之感 , 而運筆行中有“ 留” 、有“ 停”, 則可以產生連中有斷、“ 隱隱若有階段可尋” 的豐富效果。折筆之處易板滯 , 如果加強轉折之中的“ 行” 意 , 便會克服斷而不連的弊病 , 使筆意、筆勢通暢。

有斷意 , 連中有斷 , 產生筆勢、行氣的節奏感、段落感。整體的貫通與區域性的分離是有機統一的。如果片面理解一氣呵成 , 隔行不斷 , 毫無停意地直書到底 , 不但會如前述的那樣 產生許多筆病 , 而且這種沒有段落感、節奏感的形態 , 會給人以視覺感受上的單調與疲勞感 , 難以產生充分的審美愉悅。

連中有斷 , 行中有留 , 使筆畫的執行能不斷蓄勢增力 , 生生不息。《曾文正日記》曰 : “……作書之法 , 亦有所謂節者 , 無勢則節不緊 , 無節則勢不長。”② 一味順劃而下 , 無斷無留 , 雖形質相連 , 但如沒有高低變化的音調一樣 , 延續下去便會氣勢低弱。而有了停、留、斷、頓、折等“ 節”, 便會在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的轉換過程中 , 獲得新的動力 , 使氣勢不斷增強、綿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沈尹默《書法論叢》,第54頁

② 轉引自高尚仁《書法藝術心理學》,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119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