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內蒙古烏海市

由 無極xwh 發表于 藝術2021-12-30
簡介烏海奇石美,從美學的角度看,包括地質美、色彩美、形態美、神韻美烏海湖烏海湖生態旅遊區是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舒緩水面及環湖區域,橫貫烏海市南北,涵蓋烏蘭布和沙漠、烏蘭淖爾湖、烏海湖、胡楊島、兔島等風景區

海勃灣到召燒溝巖畫怎麼走

烏海市

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地處黃河上游,東、北隔甘德爾山與鄂爾多斯搭界,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是華北與西北的結合部,同時也是“寧蒙陝甘”經濟區的結合部和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區域之一。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烏海市素有“黃河明珠”的美譽,三山環抱,一水中流,民風淳厚,被譽為鑲嵌在黃河金腰帶上的一顆明珠。國家重點建設專案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於2010年4月開工建設,2013年9月開始蓄水,形成118平方公里水面的“烏海湖”,水面面積是杭州西湖的20倍、寧夏沙湖的5。4倍,屆時烏海市將成為依山傍水、水繞城中、特色鮮明的獨特格局,環境更加優美,成為名副其實的“黃河明珠”。烏海市境內資源富集,素以“烏金之海”著稱。烏海市煤炭資源豐富,煉焦用煤佔內蒙古已探明焦煤儲量的60%,經濟以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為主。2018年11月,烏海入選“2018中國地級小康城市100強”,排第62名。

烏海市地處黃河上游,東、北隔甘德爾山脈與鄂爾多斯市搭界,南與寧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是華北與西北的結合部,同時也是“寧蒙陝甘”經濟區的結合部和沿黃經濟帶的中心區域之一。總面積1754平方公里。[5]

地形地貌

烏海市東部是綿延百里的桌子山,中部為甘德爾山,西部為五虎山,各山體均屬賀蘭山脈的北端餘脈,三山成南北走向平行排列,中間形成兩條平坦的谷地。黃河沿崗德爾山西谷流經市區,阻斷烏蘭布和沙漠進入河套地區。烏海地勢東西兩邊高、中間低。域內地貌分為四大類:構造侵蝕中低山地佔烏海總面積的40%,剝蝕丘陵區佔烏海總面積的20%,山前堆積衝洪積扇區佔烏海總面積的30%,黃河沖積堆積階地佔烏海總面積的10%。

水文特徵

黃河上游烏海段

地表水年徑流量分佈的總趨勢是:丘陵區大於平原區和山區。山區岩石裸露,地面坡度較大,徑流深較大,一般在3—5毫米。丘陵地區植被差,地面坡度較大,徑流深1。5—3毫米,寬谷溝地植被較多,地面坡度緩,其土壤多為沙壤土,徑流深在1。5毫米以下,個別地區沙化嚴重,不產生徑流。

徑流量年際、年內變化大,豐水年與枯水年水量相差懸殊,從幾倍到幾十倍,使得用地表水灌溉用水保證程度很低。以年內變化看,徑流量集中在6—9月份,個別年份10月份有徑流,其他時間一般無徑流,由於雨量集中,一般情況,降雨歷時短,強度大,常形成暴雨山洪,造成水土流失。烏海市的水土流失區主要集中在丘陵區,其侵蝕模數為100—1000噸/平方千米。徑流水質一般較好,礦化度小於1克/升,多為碳酸型水,適於農林牧業灌溉用水。黃河和山洪水泥沙含量大,又富有有機質,是引洪淤灌的良好水源。

氣候特徵

烏海市地處大陸深處,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其氣候特徵是冬季少雪,春季乾旱,夏季炎熱高溫,秋季氣溫劇降。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可見光照資源豐富。多年平均9。640。2℃,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36。6℃,多年平均日照時間數為3138。6小時,年平均接受太陽輻射能155。8千卡/平方釐米,平均無霜期為156—165天;歷年平均降水量159。8毫米,平均相對溼度42%,平均蒸發量3289毫米;年平均風速2。9米/秒,瞬間最大風速33米/秒。烏海是發展種養業及高效農業光熱資源最充足、最理想的地區之一,所有北方的農作物都適宜在這裡種植,併產高質優。

礦產資源

烏海市礦產資源豐富,礦種較多,多數質量較好,分佈集中,配套性較好。域內擁有煤、鐵、鉛、鋅、銅、鎳、金、銀、鍺、鎘、電石灰岩、水泥灰岩、制鹼灰巖、熔劑灰巖、耐火粘土、高領土、水泥配料粘土、膨潤土、白雲岩、輝綠岩、紫砂粘土、磚瓦粘土、礦泉水等37種,礦產地82處,有探明儲量的礦產25種。礦產規模達到大型的礦床有8處,中型21處,小型25處。截至2009年,域內已探明的主要礦種的保有儲量為:煤炭27億噸、鐵礦757萬噸,制鎂白雲岩514萬噸,耐火粘土36940萬噸,軟質耐火粘土81萬噸,高嶺土213萬噸,溶劑灰巖35642萬噸,制鹼灰巖14340萬噸,電石灰岩2554萬噸,水泥灰岩18333萬噸,含鉀而巖2367萬噸,水泥配料及磚瓦粘土7436萬噸,矽質原料礦產1113萬噸,紫砂粘土358萬噸,石膏1304萬噸。潛在的經濟價值為4278億元。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優勢,為烏海市礦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資源保證和工業“食糧”。

土地資源

桌子山

烏海市境內多山,山地丘陵約佔總面積的2/3。東部是桌子山、甘德爾山,西部有五虎山山,均呈南北向帶狀延伸。中間為寬谷溝地,由桌子山、崗德爾山西麓、五虎山東麓的沖積洪積扇與黃河沖積階地構成,約佔總面積的1/3。黃河縱貫南北。

域內土壤有6個土類,11個亞類,22個土屬,157個土種。6個土類分別佔烏海土地總面積的比例是:灰漠土佔21。98%,棕鈣土23。34%,慄鈣土0。003%,風沙土7。1%,草甸土1。3%,鹽土0。01%,除以上六種土壤型別外,其餘均為難利用的土地。其中:有平溝床、流動沙丘、裸岩等無法利用的土地1164。38公頃。烏海市植被稀疏。覆蓋率小於5—10%面積大,土壤多為沙質或第四紀沖積物,結構鬆散,在水、風的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

烏海有宜耕地14347。97公頃,宜果地12678。2公頃,宜林地16110。57公頃,宜牧地、宜封禁育草地17868。2公頃,不宜利用地8752。11公頃。宜耕地主要分佈在黃河兩岸一二級階地上。土地利用現狀為農用地139961。39公頃,建設用地15628。72公頃,未利用地11646。38公頃。

水資源

黃河流經市區105千米,平均河寬250—500米,水深2。5—11。6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69億立方米。黃河水由於受上游融雪、消水、降水及上游水庫調節影響,年內水位變化較大,幅度一般為2—4米。

烏海地下水補給量主要來源地降水入滲,少量凝結水、回灌入滲和黃河測向入滲補給。據內蒙古水文總局初步測算,烏海市地下水資源穩定開採量為11200萬立方米,可利用水量為9500萬立方米,並同黃河形成自然互補系統,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提供較充足的水資源。

植物資源

四合木

烏海市野生植物已查明的有69種、181屬、279種。在這些植物中,有藥用植物甘草、鎖陽、肉蓯蓉、苦豆根、麻黃、遠志、羅布麻等;有造紙植物松葉豬毛菜、紅河、油蒿、籽蒿等;有國家二級瀕危珍稀保護植物四合木、半日花、錦刺、沙科青、胡楊等,特別是四合木的科學研究價值無可估量。

烏海市天然林資源面積30萬畝。主要有四合木、沙冬青、霸王、白刺等天然灌木林。其次,在李華中灘、胡楊島等黃河夾心灘及黃河沿岸的部分河漫灘上分佈的天然河岸林,樹種有沙棗、胡楊、河柳、黃白茨灌叢等。西桌子山溝谷徒壁上亦有零量天然散木分佈,樹種主要有山榆、黑樺、山杏、杜松等。烏海的野生植物大部分植株矮小,但萌生力旺盛,對於防風固沙起著重要作用。

黃河風光

烏海市位於黃河上游區域,黃河穿境而過逾百公里,由南向北順流而下,沿途分佈著大大小小十幾個河心島。

沙漠風光

主要有馬堡店生態旅遊區、金沙灣生態旅遊區,其中的金沙灣生態旅遊區是AAA級旅遊景區。

山嶽奇觀

烏海風光

主要有甘德爾山、桌子山、蘑菇山、岩溶洞、飛來峰、奇峽谷等。

綠色景觀

主要四合木自然保護區、龍游灣溼地公園、一棵樹生態旅遊區、黃河溼地景觀區、金水樂園、烏海植物園、葡萄及葡萄系列產品。其中四合木自然保護區中的植物四合木為全國唯一的特有單種孤本屬植物,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

古城旅遊

主要包括漢代古城遺址、明代烽火臺、馬堡店遺址、秦長城遺址等。漢代古城遺址位於北新地鄉城梁村的碧野裡,有一堆長三百米,寬三百米左右的土丘,據考察這是漢代的古城牆,極有可能是漢武帝沿黃河修建的三十座城池中的一座。這裡,曾出土過漢代的五銖錢、半兩錢,以及大量帶有紋飾的陶片等。

歷史遺蹟

集中體現在桌子山岩畫、召燒溝巖畫群、摩爾溝巖畫、蘇白溝巖畫。其中桌子山岩畫群是新石器至青銅時代北方遊牧民族的藝術珍品,巖畫內容多為太陽神等人面像、動物圖形、狩獵圖、符號等。

宗教文化

主要有滿巴拉僧廟、拉僧仲廟、卡布其廟、敖包圖廟遺址等。其中滿巴拉僧廟位於拉僧廟鎮所在地,始建於乾隆五十五年,由第一代貝勒東日布斯仁捐贈。

生物化石

烏海擁有亞洲之最,長40多米、底徑1米的石炭紀矽化樹。

賞石城

烏海被譽為賞石城,在烏海市公園東門有一條街叫賞石街。

烏海的奇石大體可分為黃河卵石、古生物化石、戈壁風凌石3種。烏海奇石美,從美學的角度看,包括地質美、色彩美、形態美、神韻美

烏海湖

烏海湖生態旅遊區是黃河海勃灣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舒緩水面及環湖區域,橫貫烏海市南北,涵蓋烏蘭布和沙漠、烏蘭淖爾湖、烏海湖、胡楊島、兔島等風景區。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