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由 LicorneUnique 發表于 藝術2021-12-30
簡介從1938到1977年,林風眠幾度因為藝術理念與當時社會環境的衝突被迫辭去要職,孤獨地進行著藝術探索1958年的《兩個女民兵》是林風眠少有的“配合政治需要”的作品,大面積的色塊頗有些馬蒂斯的風格2013年在香港以摺合人民幣約1,724

王良人的國畫多少錢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20世紀初的巴黎街頭熙熙攘攘,

人群中有幾張東方面孔。

他們面容清瘦但眼神堅毅,

來自不同的地域卻懷著相同的熱忱,

到巴黎求學。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畫家潘玉良筆下車水馬龍的巴黎

他們或遠遁異鄉療愈傷口,

或留學深造追逐夢想,

或自我放逐自得其樂,

最終都成為了20世紀中國畫壇宗師級的人物。

今天我們也想聊聊他們的故事。

風眠孤鳳鳴

林風眠,原名林鳳鳴。

孤獨是他的宿命,正如“風眠”二字一樣,詩意中蘊含著寂寞的哀傷。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林風眠(1900-1991),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一代宗師

他出生廣東梅江邊,6歲那年村裡開了間染坊,小風眠便纏著母親到染坊玩。

不知從何時起,從來低眉順眼的母親忽然滋潤了起來,經常穿著染成青綠色的衣服在村裡穿梭,

所以纖弱的綠衣女子形象便是林風眠最初對“美”的認知。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仕女》。林風眠是為數不多的仕女圖畫家,他生命中缺失的屬於女性的那一部分都在後來的作品中求索

可所有的美好都在6歲那年戛然而止——

一天小風眠被族人反鎖在屋裡,只聽見屋外母親傳來聲聲慘叫。他們將母親綁起來用樹枝抽打,大罵她和染坊小工私通,還要把她浸豬籠。

小風眠不懂什麼叫“私通”和“浸豬籠”,只知道母親再也沒回來過。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撫琴少女》。他筆下的仕女就像母親一樣,有著向上微翹的丹鳳眼和永遠隱忍哀傷的神色

1921年,林風眠在報紙上看到留學法國的招生廣告,於是毅然報名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家鄉。1924年,24歲的他離開了巴黎國立美術學院,東入德國求學,

就是在此時完成了代表名作《摸索》,靈感來自大名鼎鼎的《雅典學院》。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1510年《雅典學院》/拉斐爾

同樣是打破時空界限,荷馬、孔子、雨果、莎士比亞、歌德等群賢畢至,在幽暗中探尋光明。

那些古代聖賢,或許是林風眠無數個悲苦的日夜叩問答案的物件。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摸索》不同於400年前拉斐爾的高度寫實,《摸索》運用了大潑墨式的筆法塑造人物,不求形似,但求神韻

1925年回國後,林風眠即出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

事業起步可謂順遂,那是他一生中最意氣風發的時光。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蔡元培保薦他為全國最高藝術學府的校長那一年林風眠26歲

可母親受辱的樣子這麼多年過去了始終沒有模糊分毫。

50年代初,林風眠終於在民間剪紙、皮影中找到“武器”,躲進畫裡當了一回捍衛母親的英雄。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劈山救母》將舞臺人物逐幀呈現在二維畫布上,時空就此並行。2014年在北京以7,475,000元的價格成交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中國皮影戲《劈山救母》。小沉香為救母親拜師學藝,最終衝破重重險阻劈開華山救出母親一家團聚

幾年下來,

他還是拙於政務不善交際,眼裡心裡只有推廣繪畫這一件事,終於辭去校長之職以賣畫為生。

一間茅屋裡,一張木桌,一把菜刀,一塊砧板,一個油瓶,就這樣過去了22年。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1962年的林風眠(右二)與顏文梁、豐子愷等人觀摩交流畫作。從1938到1977年,林風眠幾度因為藝術理念與當時社會環境的衝突被迫辭去要職,孤獨地進行著藝術探索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1958年的《兩個女民兵》是林風眠少有的“配合政治需要”的作品,大面積的色塊頗有些馬蒂斯的風格 / 2013年在香港以摺合人民幣約1,724,000元的價格成交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音樂》/馬蒂斯/1939年。法國野獸派的代表人物馬蒂斯早在林風眠留學期間就已成名,對晚生的影響巨大

晚年的林風眠移居香港孓然一身,《孤獨》是老人閱盡滄桑後的終極表達。

新水墨式的表現主義風格,以黑色背景表達出最大限度的沉默;

裸露著胸脯的女人、前面拼命阻擋的小孩,是那個試圖保護母親卻勢單力薄的自己。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林風眠的《孤獨》

冷眼睜目的眾人中,彷彿又看到了凡·東根筆下野獸派的影子。

徹骨的哀傷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藍色交響曲》/凡·東根/1920年代

“在那段‘悽風苦雨’的歲月裡,南昌路上經常可以看到林先生瘦小、孤單的身影,悠悠地在馬路邊徘徊、踟躕,冷冷清清,孤孤寂寂……”

——藏家柳和清回憶道

凡藝術創作者,誰人不孤獨?100年前那些各存心事遠渡重洋的藝術家們就更是了。

可也有些幸運兒找到了值得牽掛一生的人,異域冷寂的日夜也亮起了溫暖的微光,比如潘玉良。

玉良遇良人

揚州張家有女名玉良,但父母早逝不得已淪落青樓。

與海關官員潘贊化的相遇,讓她不僅從“張玉良”變成了“潘玉良”,還讓她早已生根的繪畫夢想開出絢爛的花。

“ 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

——潘玉良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潘玉良(1895-1977年)與翩翩公子潘贊化

1920年,25歲的玉良在丈夫的幫助下,作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的首批女學生之一深造。但當校長劉海粟見到她的畫作時,

立即建議玉良該去學畫最好的地方——法國。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潘玉良早期的靜物作品接近印象派,但嚴謹的構圖又蘊含著紮實的寫實主義基礎

那年夏天的黃浦江畔,玉良吻別愛人,帶著他為自己準備的盤纏忐忑地登上了赴法的輪船。

汽笛轟鳴,故鄉越來越遠,她明白未來的路只有靠自己了。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這幅《帶花的執扇女》,是一封潘玉良用油彩與色塊拼接而成的給藝術與生活的情書

法國里昂與巴黎求學的日子,一半自由,一半清苦,

她像是一朵乾枯的花急切地找尋藝術的滋養,卻也忍受著非比尋常的孤獨。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庭院聚會》裡是她此前從不敢嘗試的奔放筆觸

這幅《自畫像》裡的玉良髮髻盤起略施粉黛,著繡花黑旗袍身傍錦簇花團,

可神情卻萬分寂寥。畫成後她把畫拍成照片寄給丈夫,背面題詩:

“邊塞峽江三更月,揚子江頭萬里心。”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1940年的《自畫像》/潘玉良

好在潘贊化沒有忘了她,始終給予玉良經濟與精神的雙重支援。

所以在後來的《半裸的自畫像》裡,她終於展露笑顏——

赤紅的背景,典型中國風的錢幣印花上衣,東倒西歪的酒瓶,掐滅的菸頭……

玉良迴歸了那個豪爽的、愛喝酒的、愛唱老生的女子。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半裸的自畫像》是潘玉良第二次遠渡法國時的作品。這幅畫2005年約9,640,000元的價格成交

1950年代後期,玉良獨創了一系列以中國民間舞為題的彩墨作品,

這讓她在1953年和1959年的兩次全球巡展中名聲大噪。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1955年《雙人袖舞》/潘玉良

馬蒂斯式的大塊色彩填充,印象派點彩的運用,加之國畫的線條勾勒,

沛然的生命力量躍然紙上。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50年代的作品構圖灑脫自由,玉良的畫風愈加潑辣酣暢

半個世紀以來,玉良以畫筆為刃為自己開闢光明;兩次赴法又兩度回國,在尋求認同與追逐自由中飄零一世。

1977年,這朵怒放的玫瑰終於在異鄉獨自凋零,只留下滿屋子的畫和一段傳奇的故事。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1994年潘玉良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由鞏俐出演

許多人在巴黎來了又往,在他鄉與故鄉之間徘徊流浪,

但有一個人卻執著地紮根巴黎,他就是常玉。

常玉不常遇

旅法先驅中,唯常玉畢生居於巴黎,他也是唯一一個進入西方藝術潮流中心的人。

四川富商家庭出生的常玉,儘管與林風眠、徐悲鴻等人熟稔,但他下筆從來是一派不受拘束的貴公子風格。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常玉1920年赴法留學,優渥的家境給了他最初的自由

“其人美丰儀,且衣著考究,拉小提琴,打網球,更擅撞球。除此之外,菸酒無緣,不跳舞,也不賭,一生愛好是天然,翩翩佳公子也。”

——好友王季岡回憶常玉

1928年與法籍女同學戀愛結婚,

愛情與藝術創作雙雙得意的常玉對粉色尤其鍾情。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小鹿》/常玉。1928-30年代末,常玉以粉色為基調創作了不少經典之作,涵蓋人物、靜物、動物和風景等主題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粉紅裸女》/1929年。暖洋洋的粉色治癒人心,自然也反映了常玉初留法時的春風得意。這幅畫2020年以摺合人民幣約10,200,000元的價格成交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同年創作的《白菊》,以粉紅色調突出白菊的蓬勃之姿。菊花在常玉的一生中頻繁出現,年輕時象徵堅貞的文人氣節,晚年則意味著隱者的超然灑脫。2020年在香港以摺合人民幣約19,640,000元的價格成交

可好景不長,

1937年,37歲的常玉遭遇家道中落,一直資助他留學的哥哥也於次年去世。

儘管遺產不菲,但常玉香車寶馬、醇酒美人的做派不改,和畫商也漸行漸遠,最後竟淪為窮困潦倒的失意畫家。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常玉都靠朋友接濟過活圖為常玉與好友荷蘭作曲家約翰·法蘭寇

甜蜜的粉紅褪色了,色塊剝離成了糾結的線,

曾經怡然自得的小馬也遠遁在了深深淺淺的黑霧裡。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斑馬之戀》是常玉1940年的風景動物作品。2015年在香港以24,760,000港幣的價格成交

1950年創作的《紅毯雙美》,女性胴體也不再是以前的靈動流暢,而變得遒勁、果斷。

紫色、暗紅的背景略顯凝重,下方單眼視人的女子眉梢裡盡是憂傷。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紅毯雙美》。畫中簡化而富有張力的線條,是常玉沉鬱心境的寫照

晚年,寂寞、疏離、微小的動物形象是常玉畫作的主題。

60歲時畫的《魚》早已沒了20年前《八尾金魚》的喜慶與富足。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1930-1940年代創作的《八尾金魚》,2020年以摺合人民幣1。42億元的價格成交

一片混沌中,幾條金魚身形渺小,幾乎不易察覺,反過來想卻擁有了更廣闊的遊弋空間。

這不正是常玉晚年的生活狀態嗎?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創作《魚》時常玉正值最困頓的時期,卻初心不改自得其樂。2015年以摺合人民幣約5,100,000元的價格成交

孤獨,

是這些20世紀

旅法的中國畫家繞不過的母題。

於林風眠而言,

22年的苦修是他藝術求索中的試金石,

不僅創造了獨樹一幟的“風眠體”,

更讓他桃李滿天下,培養出

李可染、趙無極、吳冠中、蘇天賜等大師;

對於潘玉良來說,孤獨是一把利劍,

帶著她從青樓到殿堂一路

披襟斬棘

走出中國女性本該有的高貴姿態。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而對於常玉,毋寧說孤獨是他的選擇。

他曾說“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這份孤獨的初心,

才讓他的畫布永遠純淨,永遠真誠。

她出身青樓半生飄零,卻成中國一代宗師一幅畫賣一千萬

這隻《孤獨的小象》,就是常玉

“我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畫家。

對於我的作品,

我認為無須付予任何的解釋。

當觀賞我的作品時,

應清楚瞭解我所要表達的……

只是一種簡單的概念。”

——常玉

作者 |

Europium

更多名人藝術類文章,歡迎關注LicorneUnique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