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豆芽雖賤亦可登大雅之堂

由 隨園食話 發表于 藝術2021-12-25
簡介” 孔府在炒豆芽基礎上還有一菜,此菜無火炒制,手法奇特,被視為孔府看家之做,選用上好的豆芽,掐頭去尾,放漏勺裡,用炸過花椒的熱油澆淋綠豆芽梗,撒鹽和調料後入盤,並將此菜叫做“油潑豆莛”,乾隆皇帝品嚐後,龍顏大悅,倍加讚賞,從此孔府名菜譜中又

豆芽的特性是什麼

原文:[豆芽]:豆芽柔脆,餘頗愛之。炒須熟爛。作料之味,才能融洽。可配燕窩,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然以極賤而陪極貴,人多嗤之。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堯、舜耳。

淸 袁枚《隨園食單》雜素單

豆芽雖賤亦可登大雅之堂

豆芽,又名巧芽、豆芽菜、如意菜、掐菜、銀芽、銀針、銀苗。豆芽被《神農本草經》稱為“大豆黃卷”。中國發明豆芽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豆芽雖賤亦可登大雅之堂,據說,有一次乾隆來曲阜祭祀孔子,事畢用膳,據史料記載,孔府曾以196 樣菜的滿漢宴來招待。都是燕窩、魚翅、海參、乾貝等珍物,菜名更是好聽,如一孵雙鳳、御帶蝦仁、竹影海參、當朝一品、神仙鴨子、青龍臥雪、雪掃梅花、八仙過海鬧羅漢等等,可乾隆在京裡吃厭了山珍海味,一道道菜端上來又原封不動地端了下去。在一旁陪膳的衍聖公很是著急,傳話讓廚師想辦法。廚師們急得團團轉,正巧這時有人送來了一筐鮮豆芽,一個廚師,弄了一把豆芽,放上幾粒花椒爆鍋,做了個熗炒豆芽,待者送了上去,乾隆從未吃過這樣的菜,出於好奇,嚐了一口,清香脆爽,竟大吃起來。從此,炒豆芽就成了孔府的傳統名菜。

豆芽雖賤亦可登大雅之堂

孔府菜做工講究,做法細緻,有文化內涵,孔府以豆芽入膳,始於乾隆,以後盛行不衰,成了宮廷顯貴們愛食用的佳餚,後來又多有發揮,清代食品專著《清稗類鈔》記載:“豆芽菜使空,以雞絲、火腿滿塞之,嘉慶時最盛行。” 孔府在炒豆芽基礎上還有一菜,此菜無火炒制,手法奇特,被視為孔府看家之做,選用上好的豆芽,掐頭去尾,放漏勺裡,用炸過花椒的熱油澆淋綠豆芽梗,撒鹽和調料後入盤,並將此菜叫做“油潑豆莛”,乾隆皇帝品嚐後,龍顏大悅,倍加讚賞,從此孔府名菜譜中又增添了一個新品種,而又不斷演化成系列豆芽高階菜餚,如“翡翠銀針”,就是用綠豆芽的嫩梗和鮮芹菜一起炒,烹製後入盤,其綠白相映,煞是美觀,但由於這種製法過於簡單,有失孔府美食的風範,所以後來廚師就將此菜加以改進,廚師將豆芽的兩斷掐去,取中間的粗胖的部分為豆莛,用細竹籤穿空豆莛,在其中塞入火腿肉絲等料,或用竹籤向梗裡面裝雞肉泥、火腿泥,釀成紅白兩種,在清炒入盤,色彩味香均屬絕佳。不過,這可是很費功夫的菜品,就是兩個熟練的廚師,尚需做幾個小時,方能端上餐桌。其細膩程度之高,非一般菜式能與之比擬。後來孔府豆芽菜有推廣到了民間,各地都仿效起來,不過,孔府名菜還是孔府製作的最精,為了長盛不衰,孔府專門設了一個“掐豆芽”的勞動部門,稱作“掐豆芽戶”,也算是中國飲食史上罕見的了。

豆芽雖賤亦可登大雅之堂

申國豆芽的創造發明者已不可考,最早的豆芽,是以黑大豆作為原料,後來又有了綠豆、黃豆、豌豆。《神農本草經》中,把“大豆黃卷”列為“中品”,記做法說:“造黃卷法,壬癸日(指的是冬末春初之時),以井華水浸黑大豆,候芽長五寸,幹之即為黃卷。用時熬過,服食所需也。” 早時豆芽首先是用於食療,其次用於道家養生。豆芽作為素菜食用,較早見於林洪的《山家清供》,《東京夢華錄》中稱豆芽為“種生”:“又以綠豆、小豆、小麥於瓷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藍草縷束之,謂之‘種生’,皆於街心彩幕帳設出絡貨賣。”陳元靚《歲時廣記》中,則稱“豆菜”為“生花盆兒”:“京師每前七夕十日,以水漬綠豆成豌豆,日一二四易水,芽漸長至五六寸許,其苗能自立,則置小盆中,至乞巧可長尺許,謂之‘生花盆兒’,亦可以為菹。” 在宋朝時,食豆芽已相當普遍。豆芽與筍、菌,已並列為素食鮮味三霸。宋元時食豆芽,主要用於涼拌。《易牙遺意》記其方:“將綠豆冷水浸兩宿,候漲換水,淘兩次,烘乾。預掃地潔淨,以水灑溼,鋪紙一層,置豆於紙上,以盆蓋之。一日灑兩次水,候芽長,淘去殼。沸湯略焯,姜醋和之,肉燥尤宜。”噢,原來在紙上發豆芽,早在宋代就有。

豆芽雖賤亦可登大雅之堂

豆芽柔脆,袁枚愛吃。豆芽整者稱毛菜,去根帶芽者名如意,根芽兩端去掉叫銀芽亦稱銀針。民間多有時用,在杭州有道菜,叫青白蛇,端上一看原來是綠豆芽炒韭菜,白色的豆芽是白屹蛇,翠綠的韭菜是小青,顏色漂亮,口感清脆,不過此菜不好炒,火候要求很嚴,我在杭州工作時,邊上有一小店的廚子,做此菜一絕,每天盡然能炒兩筐豆芽,也真斜了門了,同樣豆芽,同樣調料,別人炒就不是那個味,炒此菜師傅不幹別的,只炒醋烹豆芽菜,許多客人都衝此菜而來,老闆對此廚亦刮目相侍,有許多特權,吃則同桌,每天一包煙,並時不時的給些金錢禮物什麼的,生意好了就有人挖,隔壁大飯店的老闆找到此廚許以重金,此廚拒絕說:我手藝就這一出,就這點竅門,你飯店那麼多名廚,不出三天他們就都會了,你能容我,他們能容嗎,這小店挺好,老闆天天貢著,能幹長遠了,呦喝,這廚子倒是如豆芽般冰清玉潔,一點也不發飄,而知道自已吃幾碗乾飯。

豆芽雖賤亦可登大雅之堂

在北方也有一道菜叫叫炒十菜,上桌才發現也是綠豆芽炒韭菜,為什麼叫十菜呢,原來是韭菜(九菜)在加上豆芽菜,這不就成了十菜了,好嗎色這裡面還帶加減法呢。不過有關豆芽還有更有趣的呢。在山海關有座孟姜女廟,是紀念孟姜女千里尋夫萬喜良,風餐露宿、飢寒交迫,一路打探著萬里跋涉尋到長城腳底,卻聽得修長城的民夫說丈夫早已累死,屍體不知埋於何處。孟姜女頓時痛哭失聲,只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風悲號,海水蕩波,哭倒了長城八百里,找到夫君的屍身,後不畏秦始皇強權,在埋葬夫君後投海自盡,人們為紀念孟姜女忠貞英烈,在她投海之地修了這孟姜女廟,供後人憑弔懷古。凡是到過山海關孟姜女廟的人,都難以忘卻廟前那副奇妙的對聯: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面對上下聯中七個“朝” 、七個“長” , 海水朝 朝朝朝 朝朝朝落 (朝有時作“潮”)。浮雲長長長 長長長長消 (長有時作“常”有時作“漲”)。這副對聯相傳是南宋狀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國漢字一字多音,一字多義的特點,疊音疊義,描繪了海潮漲落,浮雲長消的自然景象,顯示了自然界變幻多姿的景色,讀後使人產生無限遐想:是自然?或亦是人生。此聯的喻意令人深思,而對聯的斷句則更妙趣無窮,反反覆覆,重重疊疊,耐人尋味。巧了,挨著孟姜女廟有個賣豆芽的,見此聯有意思,於是就自撰了一幅對聯,貼在自家門旁,上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 讀音:常漲常漲常常漲。下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 讀音:漲常漲常漲漲常。橫批是:長長長長 讀音:常漲漲常。希望豆芽生意做大做強,越做越好。

豆芽雖賤亦可登大雅之堂

袁枚說炒豆芽必須炒透,講究要入湯融味,作料的味才能和菜融洽,且無豆腥味。不要小瞧了豆芽,它雖便宜,卻可以配燕窩,用豆芽這樣極賤的菜,去陪襯燕窩那樣極貴的菜,也受到許多人的嘲笑與反對,其實這些人不懂飲食,豆芽雖價廉卻冰清玉潔,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正好搭配燕窩,不信您用紅燒肉配燕窩試試,看看效果如何,這和做人的道理一樣,只有巢由這樣的隱士高人,才能去陪伴唐堯虞舜這樣的賢明君王。下面製做隨園菜雞絲炒豆芽:雞脯肉片片後切成絲,綠豆芽掐去兩頭,韭菜洗淨切成寸段。將香油燒熱,加入花椒炸糊後撈出,加入薑末,稍煸後加入雞絲,豆芽菜,烹入醋,味精,精鹽快速翻炒,至豆芽菜無生味時,放入韭菜炒勻出鍋入盤。此菜色澤淡雅,清脆可口。

豆芽雖賤亦可登大雅之堂

文章原創,頭條首發,

部分照片,摘自網路,

特此鳴謝

,若有侵權,敬請告之,馬上刪除。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