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由 今日藝術頭條 發表于 藝術2021-12-15
簡介至元四年黃公望79歲,一次從松江歸富春山隱居,與好友無用禪師同行,於元惠宗至正七年(1347年)開始創作《富春山居圖》長卷,但他經常雲遊在外,而畫卷留在山中,時斷時續,他每次都是興之所至方揮毫點染,所以畫了三四年仍未完成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繪製的是哪裡的景色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元代,黃公望,共兩卷:剩山圖,縱31。8cm,橫51。4cm,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無用師卷,縱33cm,橫636。9cm,現藏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名畫鑑賞

在元代後期畫壇上,影響最大的是活躍於江浙一帶的黃公望、倪瓚、王蒙、吳鎮四位畫家,由於他們的繪畫最能體現元代文人畫的特色,因而被稱為“元四家”。繼趙孟之後,真正富有創新精神的山水畫家當屬書畫大師黃公望,其平生得意之作即《富春山居圖》,縱33釐米,橫636。9釐米,紙本,水墨,中國古代十大名畫之一,是元代文人畫最高傑作,在畫壇上的地位與影響堪與書法界王羲之的《蘭亭序》相媲美,被譽為“畫中之蘭亭”、“中國山水畫第一神品”。此圖以蒼潤洗練、自由變化的筆墨和優美動人的意境,畫出了自杭州至桐廬的富春江上的旖旎風光,表現了山水內在的生命。整個畫面,似融有一種仙風道骨之神韻。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剩山卷

全卷群峰競秀,山巒起伏,林木連綿,江水泱泱,平湖如鏡,近山遠岸,秋樹怪石,隨著畫卷的展開,忽而如置身於富春江上,忽而進入蒼山峻嶺之中,忽而又豁然開朗;山腳水濱,涼亭土阜,處處可遊可憩;扁舟垂釣,野林遊嬉,讓人感到了江南風土的溫柔蘊藉,令人心曠神怡。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長卷畫的構成特色。整幅畫卷的構圖生動而有層次,焦點從前景移動到中景、後景,視線有時被帶到遠方後,卻又立即被拉回到了前景來,山脈與黑色樹叢之間蜿蜒迂迴的激盪,被後世的畫家稱之為“開“與”合“。第二座主峰繼續向斜後方退去,以一道一道平緩的斜坡落入水面,墨色逐漸轉淡,終於消失在煙霧裡,依然平淡有味,這是元畫一貫的特色。

黃公望將全畫構圖中最熱鬧的一段放在背景中:從大片的松林中望去,有一位漁夫,另一位則在松林的右邊,而松樹下的涼亭中有一個人在凝視河中的鵝群。此圖不作具體景物的刻板描繪,而著重把握富春山水的整體風貌和情趣的表達,成功地運用淡墨皴擦畫山,將長披麻皴與短條子皴互動使用,又以水墨塗出影影綽綽的遠山遙岸,江中沙灘則用溼潤的禿筆掃出,山巒坡陀上的苔點有圓、有長、有扁、有立,濃陰密樹則施以水墨大點,疏密有致,枯溼渾成,功力深厚,運用得出神入化,意趣盎然,灑脫而極富靈氣,洋溢著平淡天真的神韻。全圖用墨淡雅,僅在山石上普染一層極淡墨色,並用稍深墨色染出遠山及江邊沙漬、波影,只有點苔、點葉時用上濃墨,但已足以醒目。從中可以看到作者受李成的樹法、米芾的苔點、董巨的皴法以及趙孟等人的山水影響,但又融會得渾然一體,自成一家。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文人畫家主張以書法的運筆方式來畫畫,反對刻意地描摹物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非常完美地實現了這種主張,被後世畫家奉為至珍。時至今日,人們從杭州逆水錢塘江而入富陽時,滿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畫,聯想到《富春山居圖》與兩岸景緻在形質氣度上的神合,從心底裡讚歎作者認識生活,把握物件的神髓,進而提煉、概括為藝術形象的巨大本領。

畫趣拾珍

由於元代取消科舉制度,限制漢族人做官,這使社會上的文人找不到出路,鬱鬱寡歡中只好將閒置的時間、精力和才情花費在琴棋書畫上,所以元代繪畫的作者多半都是舞文弄墨的文人。與這種思潮密切相關的山水畫也就成為情感寄託的領域之一,尤其在元朝末期,社會動盪,更多的文人處於隱居狀態。文人們作畫的目的與從前的畫院畫家不同,他們幾乎不以畫為生,而是把繪畫當作排遣心中愁緒和陶冶性情的一種工具。因此,元代幾乎所有的文人都有談書論畫的詩文存世。元代的繪畫,常常是詩、書、畫三者的結合,畫上的題詩、題文有時出於畫家自己之手,還有大量是文人畫家問相互欣賞的留證。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剩山卷區域性

元代繪畫的中心,不在北方京城而在富裕的江南。元代的文人畫家們格外推崇五代南方畫家董源、巨然的淡雅天然山水畫風。他們非常重視向古代畫家學習,更重視保留自己的個性。“元四家”都屬於典型的文人,經歷了命運的挫敗後都不同程度地有過隱居生活,他們的作品以及他們的審美觀念都深深地影響了明、清以來的山水畫。

黃公望本姓陸,名堅,後出繼永嘉(今屬浙江)黃氏為義子,其父九十歲高齡才得子,有“黃公望子久矣”之語,因此給他取名公望。他從小志向很高,天資過人,苦心讀書希望日後能成就一番事業,可惜元代初期的統治階層選拔官員並不採用科舉制,漢人做官必須從最低階的小吏做起,到了一定年限才能考慮升撥,況且漢族人在官場上也特別受排擠,就算做區區小吏也必須有人引薦。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區域性

黃公望的前半生為了功名奔奔忙忙,人到中年才當上了浙西廉訪司的一名書吏。後來他來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在御史臺下屬的察院做書吏,管理田糧雜務。不幸的是,他的上司張閭是個貪宮,後因“貪刻用事”被治罪,黃公望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誣入獄。他在獄中看清了世態炎涼,並有了出世的念頭。

出獄後,黃公望不再問政事,遂放浪形骸,遊走於江湖,一度曾以賣卜為生,後參加了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紅塵,從此四處雲遊,同時專心研究繪畫。由於長期浪跡山川,開始對江河山川發生了興趣,為了領略山川的情韻,他居常熟虞山時,經常觀察虞山的朝暮變幻的奇麗景色,得之於心,運之於筆。他的一些山水畫素材,就來自於這些山林勝處。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區域性

他居松江時,觀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時終日在山中靜坐,廢寢忘食。在他居富春江時,身上總是帶著皮囊,內建畫具,每見山中勝景,必取具展紙,摹寫下來。富春江北有大嶺山,公望晚年曾隱居於此,他以大嶺山為師,曾畫有《富春大嶺圖》。

黃公望與富陽有著不解之緣。他遍遊名山大川,卻獨鍾情於富春山水,晚年結廬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今富陽市東郊黃公望森林公園內),在這裡度過了他人生最輝煌的時期,留下了一大批傑作。從此,黃公望的名字與美麗的富春江緊密地聯結在一起,富春江是造就他成為一代大師的搖籃,而他也為美麗的富春江增添了奪目的光彩。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區域性

黃公望熱愛自然,有較全面的文化修養,早期在臨摹眾多的古代名家作品中練就了深厚的功力,胸中積累博大精深,使之一起步便顯示了藝術上的高格調。他以北宋大畫家董源的畫法為基礎,吸取其他名家的長處,融合在師法造化中獲取的營養,逐漸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面貌。

他的山水畫大致有兩種風格:一作淺絳色,山頭多岩石,筆勢雄偉;一作水墨,皴紋較少,筆意簡遠逸邁,充分體現出“寄興於畫”的思想和“渾厚華滋”的筆墨效果。黃公望與同時代的王蒙、倪瓚、吳鎮交往密切,詩畫互贈,切磋探討,常以合作山水畫為樂。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區域性

他們不但都創造了自己的獨特繪畫風格,並致力於意境章法及詩文與繪畫的有機結合,共同把中國文人畫推進到一個嶄新的天地,因此獲得“元四家”的殊榮。在“元四家”中,若論對後代山水畫發展影響最深廣的無疑是黃公望。他年資最高,直接受教於趙孟,從五代荊浩、關仝及北宋李成啟學習,所以繪畫的品格極高。元代畫家開始以紙為畫本,趙孟的《水村圖》已見幹筆皴擦,元畫靈動松秀的筆墨已然初具,而黃公望享年85歲,至其晚年則紙本水墨的技法已經爐火純青。其《富春山居圖》可以說是代表其晚年風格的經典之作。

至元四年黃公望79歲,一次從松江歸富春山隱居,與好友無用禪師同行,於元惠宗至正七年(1347年)開始創作《富春山居圖》長卷,但他經常雲遊在外,而畫卷留在山中,時斷時續,他每次都是興之所至方揮毫點染,所以畫了三四年仍未完成。為了畫好這幅畫,他終日不辭辛勞,奔波於富春江兩岸,觀察煙雲變幻之奇,領略江山釣灘之勝,並身帶紙筆,遇到好景緻即隨時寫生,富春江邊的許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跡。深入的觀察,真切的體驗,豐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圖》的創作有了紮實的生活基礎,加上他晚年那爐火純青的筆墨技法,因此落筆從容。至正十年時他83歲,為此圖作題跋,尚未最後竣稿。無用禪師不放心,怕被人奪愛,便請黃公望在畫中題文,明確歸屬。但最後何時完成,終不得而知。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區域性

清王原祁在《麓臺題畫稿》中說是經營七年而成,但黃公望自動筆至去世也就只有七年,一幅畫畫了這麼多年,也稱得上一奇。我們細看此圖中借漁人開頭與結尾都迴圈而行,自成一個獨立自足的世界,這或不是偶然。如果我們瞭解黃公望心目中的“富春江”,其實不僅僅是一條普通的江水,而是一條極富有意味的江水,他在構思這幅畫的時候,不僅傾注了他的感情,而且融注了他對時代、對傳統、對知識人命運的生命感受,因而一定有長時間沉潛反覆,不斷尋找著最理想的表達方式,那麼,三四年的素材收集、草圖擬劃與意象經營,就不是不可能的了。此圖經過明朝沈周、文彭、周天球、董其昌、鄒之麟等題記,鄒之麟在題跋中稱此圖“筆端變化鼓舞,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明清許多畫家都從《富春山居圖》中得到啟示,影響深遠。

無用禪師成為了《富春山居圖》的第一位收藏者,據說此畫繪成之後,無用上人就顧慮到會發生巧取豪奪,後來果然被他言中。明朝時的大畫家沈周收藏了此圖,有一天沈周發現此畫上並無題跋,便託一位好友在圖上題字,不曾想卻被朋友的兒子將畫藏匿。過了一段時間,此圖居然出現在市場上,沈周想買回此畫,卻又無力購買,加之其生性敦厚,不願和人計較。後來他為了告慰對此畫的思念,就臨摹了一卷,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後《富春山居圖》又經樊舜、談志伊、董其昌、吳正志等人收藏。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區域性

清朝順治年間,宜興的一個收藏家吳洪裕獲得此圖,視為珍寶。在惲南田《甌香館畫跋》中記載,明朝滅亡時吳洪裕置其家藏而不顧,唯獨隨身帶了《富春山居圖》和《智永法師千字文真跡》逃難,可見此畫對其的重要。吳洪裕晚年去世之前,一直盯著裝有《富春山居圖》的寶盒。後來家人明白其意,於是就拿出此圖給他看,吳洪裕老淚模糊地看了半天,然後示意家人將其燒燬陪葬,家人很是吃驚。在先前一日已經焚燒了《千字文真跡》,而且是吳洪裕親自看著將其焚盡。這幅在吳府裡已經傳承了三代人,被吳家老少視為傳家寶的《富春山居圖》,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丟入火中點燃了!就在國寶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從人群裡猛地竄出一個人,抓住火中的畫用力一甩,愣是把畫搶救了出來,他就是吳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吳靜庵(字子文)。為了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畫,用偷樑換柱的辦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圖》。畫雖然被救下來了,卻在中間燒出幾個連珠洞,斷為一大一小兩段,此畫起首一段已燒去,所幸存者,也是火痕斑斑了。從此,稀世國寶《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至今,我們已無法確知原卷的長度。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區域性

1652年,吳家子弟吳寄谷得到後,將此損卷燒焦部分細心揭下,重新接拼後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幾乎看不出是經剪裁後拼接而成的,真乃天神相佑。於是,人們就把這一部分稱做《剩山圖》,縱31。8釐米,橫51。4釐米;而保留了原畫主體內容的另外一段,雖然畫幅較長但損壞嚴重,修補較多,被後人稱為“無用師卷”,因為當年無用和尚曾與黃公望同遊富春江,此畫曾一度被他所擁有。在裝裱時為掩蓋火燒痕跡,特意將原本位於畫尾的董其昌題跋切割下來放在畫首,這便是後來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值此,原《富春山居圖》被分割成《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長短兩部分,前段由現代名畫家吳湖帆先生收藏,後由浙江博物館收購珍藏;後段現存臺北故宮博物院。

名家小傳

漢橋話畫: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畫中之蘭亭

黃公望畫像

黃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晚號井西道人,平江常熟(今屬江蘇)人。工書法,善詩詞、散曲,頗有成就。黃公望在畫山水時,常常把淡墨的皴擦與赭色、墨青綠等色合染糅為一體,這種方法被稱作“淺絳山水”,雖然水墨淡著色的山水畫法在五代的時候就有人嘗試過,不過由於黃公望第一次將它運用得非常成功,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淺絳山水”的創始人。他在創作風格上主張學習前人,並提出見到好山好水就隨時寫生,不被動繪畫創作,其畫注重師法造化,以書法中的草籀筆法入畫,有水墨、淺絳兩種面貌,筆墨簡遠逸邁,風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晚年大變其法,自成一家。畫史將他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以黃公望為首,對元末明清及近代繪畫影響極大。著書《山水訣》,闡述畫理、畫法及佈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溪山雨意圖》、《剡(音同:善)溪訪戴圖》、《富春大嶺圖》等傳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