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中國繪畫縱橫導覽|湖州竹派:以竹為表現物件 開啟中國文人畫的大門

由 米勒解說 發表于 藝術2021-12-07
簡介蘇軾 《瀟湘竹石圖》(區域性) 絹本 水墨 縱28釐米 橫105

文人畫鼻祖是誰

湖州竹派是成熟於北宋中後期的文人畫代表之一,以竹為主要表現內容。

文同和蘇軾在畫史上被稱為“湖州竹派”始祖。元代畫竹成風,李衍、趙孟俯、高克恭、吳鎮、柯九思等,都是湖州竹派繼承者,對後世影響很大 。明代蓮儒撰《湖州竹派》一卷,凡二十五人,系輯錄《畫史》《畫繼》《圖繪寶鑑》等書而成。

竹畫是中國繪畫所特有的專科,歷史悠久。在中國畫中,竹畫有兩種方式:一為設色竹子,屬花鳥畫;一為墨竹畫,以墨竹為主。

文同以畫墨竹聞名,開創了湖州竹派。他把中國書法的抽象美和佈局美引入墨竹畫中,使墨竹畫脫離了工筆設色花鳥畫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畫寫實而不繁瑣,形神兼備,大受歡迎。對同時及後代影響頗大,追隨者眾多,如蘇軾、揚無咎、徐禹功、趙孟堅等人均受其影響而長於墨竹。

中國繪畫縱橫導覽|湖州竹派:以竹為表現物件 開啟中國文人畫的大門

文同 《墨竹圖》 絹本水墨 縱131。6釐米 橫105。4釐米

作為湖州竹派的開山鼻祖,文同重寫生,注重對竹自然形態的描繪,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起源於他畫竹的思想。

中國繪畫縱橫導覽|湖州竹派:以竹為表現物件 開啟中國文人畫的大門

蘇軾 《瀟湘竹石圖》(區域性) 絹本 水墨 縱28釐米 橫105。6釐米

蘇軾畫竹受文同影響頗大。

蘇軾畫竹,不像常人一節節地畫竹竿,而是“從地一直起至頂”。針對當時只重形似輕神似的繪畫傾向,蘇軾提出了“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見解。他以深厚的藝術修養為中國繪畫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經驗和理論觀點,是湖州竹派的奠基人。

湖州竹派的追隨者眾多,元代趙孟、清晚期海派吳昌碩都是“湖州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竹派畫家”的作品抒情寄興,狀物言志,不完全拘泥於形似格法,形神統一,表現高潔品格,極富審美情趣,打開了中國文人畫的大門,是影響中國整個繪畫史的重要畫派。

如果說宋代是湖州竹派的“元年”,那麼元代就是中國墨竹畫的頂盛期。這一時期畫壇上文人墨戲成風,墨竹大家輩出。趙孟、管道昇、柯九思、吳鎮、顧安、李息齋父子都是畫墨竹的高手。

中國繪畫縱橫導覽|湖州竹派:以竹為表現物件 開啟中國文人畫的大門

趙孟 《古木竹石圖》 絹本 墨筆 縱108。2釐米 橫48。8釐米

趙孟畫墨竹,能以飛白作石,金錯刀作墨竹。趙孟是書法家,講求筆法,以書寫竹,擅於集中不同的書法用筆,以呈現物象不同部位的特徵,他在注意筆墨技巧的同時,更多的追求物象之外的意趣,進一步發展了宋代文人竹石墨戲畫法。

他提出“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將文同提出的畫竹必先成竹於胸中的理論,從創作方法、表現技巧及風格上推一個新階段,對元代及元代以後的墨竹繪畫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代的宋克、王紱、夏昶等人,基本上是繼承宋元人的畫法。

中國繪畫縱橫導覽|湖州竹派:以竹為表現物件 開啟中國文人畫的大門

吳昌碩 《竹石圖》 水墨絹本 縱172。5釐米 橫64。5釐米

到了近代,吳昌碩的墨竹形成別開生面的新畫風,以粗枝大葉、筆勢縱橫為特色。

吳昌碩喜歡用生宣紙和羊毫軟筆,筆中含水量大,容易取得“潑墨”的效果,而枯筆飛白處又容易厚重,生墨趣味特別強烈。他還強調金石入畫,他以篆書筆法寫竹,功力極為深厚。他把“不似之似”“似是而非”“似與不似之間”的中國美學的思想推到了頂峰。

在長時間的發展中,湖州竹派既有繼承,也常出新。湖州竹派在各個時期所呈現出的不同風格面貌和精神氣質,以及不斷豐富的內涵,成就了湖州竹派在中國墨竹畫史上的巔峰地位。

(圖片來源於網路)

責編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