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杜甫第一絕句,28字的時代史詩、千秋絕調,抵白居易一篇琵琶行

由 藍眼看天下 發表于 藝術2021-12-01
簡介“落花時節”這四個字一語雙關,不止說季節,更隱喻盛世大唐已經走向衰落,就像晏殊詞裡寫的那樣: “無可奈何花落去”,往日繁華已成煙

絕句是誰寫的是王維

杜甫的律詩,放眼全唐、甚至放眼古今都沒有對手,而他的絕句,要相對遜色一些。在絕句領域,是李白、王昌齡和王維的天下。但是,在杜甫所寫的絕句當中,有這麼一首作品,被公認為是他的第一絕句,“少陵七絕的壓卷之作”,被《唐宋詩醇》推為“千秋絕調”。

這首詩就是《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第一絕句,28字的時代史詩、千秋絕調,抵白居易一篇琵琶行

江南,一般指長江以南、江浙一帶,但在本詩裡,特指古潭州,也就是現今的湖南部分地區。杜甫是在潭州寫下這首詩的。

李龜年,是盛唐時期最炙手可熱的宮廷樂師,他紅到什麼程度呢?就連皇帝唐玄宗都是他的樂迷。

前兩句“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以前我在岐王的宅子裡經常見到你,也曾經好幾回在崔九家的大堂前聽到你的歌聲。

這兩句寫的是大唐“開元盛世”歌舞昇平的繁華景象。

杜甫第一絕句,28字的時代史詩、千秋絕調,抵白居易一篇琵琶行

岐王是唐睿宗李旦的兒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範。崔九,是長安城的世家子弟、唐玄宗的寵臣崔滌,由於他在大家族兄弟姐妹裡排行老九,所以稱為“崔九”。

岐王和崔九都是唐朝的權貴階層,這說明什麼?

說明杜甫根本不是像有些網文說的那樣——生前是個無名小號,相反,他是有一定咖位的,就算不是大V,也絕對是個中V,要不然哪有資格進入岐王和崔九的大宅?哪有機會見到盛唐娛樂圈的頂流李龜年同志?而且他並非只見一次,是“尋常見”、“幾度聞”。如果杜甫沒有一定名望,是萬萬做不到的。

杜甫第一絕句,28字的時代史詩、千秋絕調,抵白居易一篇琵琶行

打個比方,像我這樣一個做自媒體的無名小卒,能經常見到鋼琴家朗朗和大導演張藝謀嗎?

再打個比方,某位路人甲聽說李龜年在岐王宅裡開私人演奏會,就屁顛屁顛地跑過去追星,岐王的門衛問:“來者何人?”

“Marz……”

“我們唐朝不說英文,講中國話!”

“麻子,王二麻子!”

“滾!”

杜甫第一絕句,28字的時代史詩、千秋絕調,抵白居易一篇琵琶行

玩笑開過,我們回到三四句——“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現在正是潭州地區風景迷人的時候,在這個落花的暮春季節,我又碰到了你這位老相識。

這兩句含蓄髮出了物是人非的人生感慨。李龜年當年何等尊貴,只出入長安城的權貴豪宅,今日卻流落民間,落差又何等之大!

“落花時節”這四個字一語雙關,不止說季節,更隱喻盛世大唐已經走向衰落,就像晏殊詞裡寫的那樣: “無可奈何花落去”,往日繁華已成煙。

杜甫第一絕句,28字的時代史詩、千秋絕調,抵白居易一篇琵琶行

這首絕句寫於唐朝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了將近七年時間。但此時的大唐,早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無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杜甫流落在潭州,恰好碰到了老朋友李龜年。當日漸年邁憔悴的詩人,看到當年的宮中紅人,竟然和自己一樣漂泊在外,同是天涯淪落人,他會怎麼想呢?

他一定想起了自己飄零不定的遭遇,想起由盛轉衰的國家,於是心生無限感慨,於是寫下了這看似不動聲色、實則包羅永珍的七言絕句,用清朝人何焯的話:世運的盛衰,年華的遲暮,兩人的流落,全部都在裡面了。

杜甫第一絕句,28字的時代史詩、千秋絕調,抵白居易一篇琵琶行

短短四句詩,只有二十八字,但每一個字都飽含滄桑,濃縮了幾十年的時代變遷,比任何長篇史詩,都更讓人動容。

杜甫的高明之處,還在於反話正說。“正是江南好風景”,這哪裡是什麼好風景,分明是最糟糕的人生晚景、最灰暗的國家前景!

這樣的生花妙筆,讓淒涼的感覺翻了一倍。

清朝人吳瞻泰認為:就算是李白、王維,在這首神作面前,都要甘拜下風。

《唐宋詩醇》的評價更是經典:悄然數語,可抵白居易一篇《琵琶行》。

杜甫第一絕句,28字的時代史詩、千秋絕調,抵白居易一篇琵琶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