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深夜閒聊」藝術史裡的“異類”

由 國戲的一個碩 發表于 藝術2021-10-15
簡介這種做法雖然在當時產生了一些議論,但是從長遠來看確實是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首先,對網格法的突破打破了人們在藝術創造過程中桎梏,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表達方式多樣化不再是像印刷品一樣畫出一成不變的形象,繪畫不再死板,而是多了一些自由和寫實的意味

拉斯金是工藝美術運動的設計師嗎

藝術史中永遠都會在難以預料的時候誕生一些異類,他們會做一些當時難以理喻的事情,雖然在當時可能不被理解,甚至被認為是離經叛道從而遭到批判,但有時候就是要靠這些“異類”來打破一下當時的規矩,畢竟藝術嘛,要是不管誰都弄成一樣的,那這個行業也太無聊了。

古埃及時期的繪畫和雕塑有一套專用的規則,繪圖的時候都是會把最有特點的地方展現出來,比如正面的身體上會放一個側面的側面的臉,但是眼睛又是正面的,因為側面的腳更有辨識度,所以兩隻腳都會畫成大拇指一側向外,哪怕是天上飛的小鳥也會畫成側面的身子正面的翅膀,這還只是基礎的,對人像的表達上也有一套方法,一切畫像都是隻有共性沒有個性,所有的人都長一個樣,也就服飾上有變化,而且在古埃及繪畫中,神的形象一定比人大,男人一定比女人大,長輩一定比晚輩大。這些規則構成了古埃及繪畫的獨特魅力,但長久以來的規則也成為了束縛人們創造力的枷鎖,那個時候沒有藝術家,只有“作畫匠人”他們的工作就是按照既定的規則畫出權貴們需要的畫面,僅此而已。

這個局面一直到阿米諾菲斯四世的時候得到了改變,阿米諾菲斯四世掌權之後,對藝術進行了改革,他要求畫匠們按照實際的比例和形狀繪製人像和製作雕塑,壁畫中人物的比例和動作也按照真實比例來,在他與妻子的壁畫中妻子甚至比他還大了一些,動作也不像以往那樣充滿了僵硬感,表現的生動柔和。這些變化在當時來看可以說是大逆不道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但人家好歹也是個法老,有地位有權利,所以人家楞要這麼畫也沒人敢攔著。

這種做法雖然在當時產生了一些議論,但是從長遠來看確實是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首先,對網格法的突破打破了人們在藝術創造過程中桎梏,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表達方式多樣化不再是像印刷品一樣畫出一成不變的形象,繪畫不再死板,而是多了一些自由和寫實的意味,在那個時代也誕生了阿馬爾奈風格,成為埃及藝術中獨特的一支。

除了對思想和技法的解放之外,阿米諾菲斯四世時期的繪畫和雕塑也成為史學家們研究歷史的重要佐證,寫實的風格使得這個時期的藝術品中對現實生活的記錄可信度更高,成為研究當時的人類外貌,生活習慣,社會生活等的重要內容。

所以說有時候突破一下教條帶來的影響可能是遠超時代的。

另一個主角則是號稱藝術界的恐怖分子,英國街頭藝術家“班克西”。班克西當然不是他的本名,這位藝術家的身份至今還是個迷,他的作品大多數都是街頭塗鴉,但也有一些充滿個人風格的畫作,他的作品在數十年間已然成為藝術界的獨秀,充滿了諷刺意味和和黑色幽默,同時也有很多充滿陽光的溫暖畫面,看的出來他是一個熱愛生活,嚮往美好,但是對社會不公和黑暗面奮起反擊的藝術家。

與眾不同的是,他從來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拍賣,他的畫作曾經被拍賣超過一百萬英鎊,但就在成交的瞬間,藏身於買家之中的班克西卻啟動了數年前就藏在畫框中的碎紙機,一幅價值近千萬人民幣的作品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化為碎片,不過碎紙機在碎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壞了,一幅畫只碎了一半,如果用現代藝術的角度來說的話,這就是一件絕佳的藝術品。班克西想要保持他作品的“純潔性”,他本人是拒絕他的作品被拍賣,甚至說出過“真不敢相信,你們這群神經真的會買這些垃圾。”這樣的話,可見,他對於傳統的“藝術品就該放進博物館”這樣的觀點及其不滿,他只想透過自己的作品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他的作品只有在它亮相的地方才有意義,比如街頭特定位置的塗鴉,在泰特美術館裡粘在原作旁邊的自己的作品——這幅作品一直到他本人爆料才被發現——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有生命力,離開了這個環境他的作品就“死亡”了,失去了生命力和“挑戰藝術權威虛偽”的力量,他的作品或者說他和他的行為就已經是藝術了,在這個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拍出天價的時代,他只是為了表達自身而創作,這樣的藝術家班克西肯定不是唯一一個,但卻是最有名的一個。

有趣吧,最不希望值錢的作品變得價值連城,最不想出名的藝術家卻家喻戶曉,“異類”在打破世俗的同時,也會被“世俗”用“世俗”的眼光去解讀,想毀滅一件藝術品卻在不經意間使其成為了另一幅藝術品。

當然,不是所有的反抗時代都是“異類”,也不是所有的突破時代都是讓藝術往好的方向發展。

工藝美術運動,可以說是設計史上最重要的運動之一了,是當時對工業化的大反思,並且奠定了之後的設計運動,代表人物是威廉·莫里斯。在工業工業革命的大背景下,大機械的生產效率急速提高,生產力得到了解放,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設計水平的急劇下降,約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為了提高英國的設計水準發起了工藝美術運動,雖然在當時確實是英國的各類設計水準得到了提升,但是這個提升卻是後退的。

工藝美術運動有幾個特點:1、強調手工藝生產,反對機械化生產;2、在裝飾上反對矯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和其他各種古典、傳統的復興風格;3、提倡哥特風格和其他中世紀風格,講究 簡單、樸實、風格良好; 4、主張設計誠實,反對風格上華而不實; 5、提倡自然主義風格和東方風格。 由此可見,工藝美術運動是反對工業化,逆時代而行的,他們沒有從時代的變化中汲取養分,發展出新的風格,而是回過頭向中世紀和宗教中尋求原屬於藝術家的那份寧靜。作為設計史中的“異類”他的方向是錯誤的,而且是消極的,但是他也提供了新的設計風格,成為設計師們的重要參考,在設計史上的地位也依舊非常重要。

雖然工藝美術運動是後退且消極的,但其中的一些思想卻突破時代,一直影響至今,比如約翰·拉斯金提出過:1、藝術要與技術相結合、與生活結合;2、強調實用主義,反對維多利亞風格的矯揉裝飾;3、設計思想具有民主和社會主義色彩,強調為大眾設計;4、提出向自然學習,強調將觀察融入到設計中去。 這些思想至今仍值得我們學習,也啟發了後世許多的設計風格,比如包豪斯,包豪斯對實用主義和為人民設計的理念如果說和工藝美術運動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話最起碼我是不相信的。

藝術本就是一個很自由的世界,在藝術的光環下可以做幾乎任何事情,甚至有不少人披著“藝術”的外衣做壞事,藝術史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社會生產力和哲學、技術發展的影響,每一次當藝術變得“無趣”的時候都會蹦出來幾個“異類”去打破邊界,開拓新的世界,其實不光是藝術,哪行哪業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出現幾個“異類”,當世界上現有的知識範圍被這些異類推出去一點點之後,整個世界的知識範圍都變大了,哪怕是方向有點小瑕疵,其他人也會從中準確的分辨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先突破範圍,走出去,看一看,總不能怕不好的就把好的也扔外面,因噎廢食是要不得的,先做到,再慢慢研究好壞也不遲。

於2021。1。3-4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