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蘋果再動“家法”,歌爾股份“生產良率”真相

由 奎文釋出 發表于 藝術2023-02-07
簡介《智物》淺知微見,“生產良率事件”,看似是歌爾股份生產問題,實在是蘋果的成本問題:良率數字關乎蘋果能不能儘快以更低的價格參與硬體市場的全球消費電子大卷局——蘋果希望中國供應鏈能抗下所有,而蘋果自己多收上三五斗

富士康老闆有多少錢

蘋果再動“家法”,歌爾股份“生產良率”真相

先懲B社再罰歌爾,蘋果家法背後,“果王”究竟有多麼強勢;挑動立訊鬥歌爾,蘋果究竟有多瞭解中國人

顯然,歌爾股份生產良率事件被輿論場和市場嚴重誤讀了。11月8日,歌爾股份披露的風險提示,境外大客戶暫停了某款耳機生產。

隨後,這場蘋果公司與其最優秀的研發型供應商的角力,終不免限於情緒化、表面化的解讀討論,而又被另有居心的分析者、炒作者俘獲利用。一場供應鏈資格的變故,消費電子白馬連續兩個跌停,正好為不久之後的蘋果MR事件帶來市場炒作的機會。

炒家總是能拿到一手好牌。

兩年前,中國臺灣供應商英業達退出蘋果耳機供應鏈,該系產品的供應商變成了歌爾股份和立訊精密兩家企業。兩家風格和模式截然不同的企業,在蘋果耳機的份額幾乎相同,歌爾股份略佔上風。歌爾股份被停供應商資格之後,立訊精密將獨攬該款耳機的生產業務。

蘋果再動“家法”,歌爾股份“生產良率”真相

蘋果家法從事,歌爾受驚

歌爾到底做錯了什麼,讓蘋果公司家法從事?這一家法的直接代價是,歌爾公告當中寫的非常清楚33億元。按照當前AirPods Pro 2的價格,價值在200萬臺耳機左右。

郭明池大師點出了這一事件的關鍵,此番蘋果暫停歌爾供應商資格,是因為歌爾公司的“生產問題”。但是,郭大師沒有明言所謂“生產問題”的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

京東方入局蘋果OLED供應鏈迷霧,“反三星聯盟”尚需時日

市場人士告訴《智物》,蘋果此次向歌爾股份發難,所尋的藉口是一個非常細小環節的供應商資格問題——歌爾將此供應商納入供貨商序列,事前未取得蘋果的正式認證,從而觸動了“果王”的逆鱗。

蘋果對AirPods Pro 2的良率爬升一直心有不滿,良率不達98%的蘋果慣例,意味著蘋果要揹負更高的成本,意味著蘋果無法明年降價,贏下明年TWS耳機的卷局。由此看來,問題的核心還是AirPods Pro 2的成本和報價。

巧合的是,一個月之後,包括歌爾股份在內的果鏈巨頭們,就將會向蘋果公司提交2023年報價。歌爾不同於友商,願意犧牲利潤,獲得份額。這一次,歌爾會低頭就範嗎?

生產良率背後,蘋果毛巾擰水

歌爾股份確實是有機會,很快就恢復AirPods Pro 2的生產資格。

一年前,曾經有媒體報道,京東方因為擅自更改iPhone的設計而被停止供應商資格。但是,在平衡三星OLED優勢的戰略面前,蘋果還是繼續採購京東方的OLED螢幕。

在供應鏈環節十分脆弱的當下,立訊精密越南工廠一家承擔AirPods Pro2的生產,實在不符合蘋果的一貫做法。放眼當下,富士康肯定無暇顧及AirPods這種不大不小的生意,而其他中國臺灣廠商,已經無力,關鍵是無意再參與這麼低利潤的生意。

若無意外,蘋果應該會沿襲這一故例,略施薄懲之後,恢復歌爾股份的生產資格。

蘋果再動“家法”,歌爾股份“生產良率”真相

歌爾股價最近數月以來,遠弱於滬深300的表現

更為關鍵的是,歌爾股份在蘋果整個產品供應鏈所處的地位非常特殊。與小富士康立訊精密不同,歌爾對於蘋果的意義不只是元件組裝,還包括一些聲學核心器件的供應,甚至聯合研發。這或許是歌爾股份有別於同行,不願意採取低價策略的原因。

熟悉蘋果的人士分析,歌爾股份其實是新上市的AirPods Pro 2的“新產品開發商”,行業裡通常稱為New Product Introduction,簡稱NPI。一旦產品開始規模量產爬坡,NPI會很自然地轉變成該系產品的第一供應商。

即使是被停掉組裝供應商資格,歌爾仍舊會向蘋果交付接近半數的降噪晶片器件,幾乎相當於婁氏和瑞聲兩家的總和。

立訊精密為誰造車?百億汽車豪賭尚欠“好車”

正因為如此,歌爾一貫在所謂大客戶面前保持了一個不卑不亢的姿態,哪怕是蘋果、華為。

蘋果目前總計有4款AirPods在售,歌爾股份此次暫停合作的系AirPods Pro 2。因為新上市的緣故,AirPods Pro 2銷量最少,不到1000萬。銷量最多的是AirPods 3,今年銷量預計超過3000萬部。

2023年,經過產能爬坡的AirPods Pro 2無疑將會成為蘋果在TWS二級市場競爭的關鍵角色。當此消費電子行業的低谷期,降價優惠應該是蘋果公司必然之舉。但是,“果王”的思路是,希望供應鏈毛巾擰水,擠出更多的利潤,留給自己。

一貫強勢的歌爾股份,能提高自己對蘋果戰略的配合嗎?直白地講,犧牲利潤,帶來份額,維護股價?就像友商所做的一樣。

蘋果開卷,果鏈沒有贏家

歌爾股份風險提示釋出出來之後,自以為深刻的輿論場,反思所謂果鏈巨頭們的悲催命運。而行業識者均默不作聲。

而根據蘋果公司的一貫習慣,涉及該公司供應問題,均不允許供應商做任何表態,歌爾股份僅能以境外客戶作代稱。頗有意思的是,這隻消費電子白馬股過去一年,走勢極差,遠弱於大盤。在風險提示釋出之前,公司董事長不得不補充質押其股票倉位。

連續兩個跌停的表現顯示,歌爾股份似乎並未能及時說服資本市場,相信此次事件的偶然因素,以及博弈的長期、複雜之處。更或許,歌爾股份也並未對外充分溝通。其中緣由,外界實難猜測。

以歌爾股份的實力和行業地位,斷不至於如此。

不錯,VR/AR行業的艱難處境,但或許只是一方面。VR/AR這種產品的市場量級,確實是萬難與手機相提並論。尤其是VR,其使用者規模,或許能比遊戲主機廠商略多一點而已。

最值得關注的AR創業公司融資,前華為手機架構師張慧敏出山

歌爾股份作為虛擬現實先鋒領導者,自然深受其累。

蘋果再動“家法”,歌爾股份“生產良率”真相

一將功成萬骨枯,果鏈痛並快樂

蘋果先懲B社,再罰歌爾,蘋果的優勢不只是iPhone,還包括如何製造iPhone。蘋果對供應商的控制,天下第一。

“挑動群眾鬥群眾”,Cupertino的官老爺們太瞭解當下的中國人。立訊接下未來幾個月的AirPods Pro 2幾百萬只的訂單,但立訊也絕非贏家。

歌爾股份兩個跌停的同時,立訊也同時大跌。王來春複製了郭臺銘,但是也受限於郭臺銘的藩籬和戰法。兩家中國企業兄弟鬩牆,身不由己之時,已入庫克轂中。

《智物》淺知微見,“生產良率事件”,看似是歌爾股份生產問題,實在是蘋果的成本問題:良率數字關乎蘋果能不能儘快以更低的價格參與硬體市場的全球消費電子大卷局——蘋果希望中國供應鏈能抗下所有,而蘋果自己多收上三五斗。

過去幾十年,中國臺灣企業家們苦思走出低端代工的破局之路。結果是,郭臺銘一卷到底,成為代工王者。中國企業家要在組裝代工路上常青,需要卷贏郭臺銘這個大Boss。此外,宏基、華碩兼作品牌,路徑相當辛苦。立訊似乎更像是前者。

此次主角的歌爾,其路徑倒並不太像這些中國臺灣的企業。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