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祁登榮:黃土高原上“馴化”南方菌菇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藝術2023-02-05
簡介這是因為15年來,在黃土高原的大山深處,科技特派員、彭陽縣福泰菌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泰菌業)總經理祁登榮將閩寧農業園經營得紅紅火火,他要將福建的菌草技術和專業人才本地化

初一固原有發彭陽的車嗎

原標題:祁登榮:黃土高原上“馴化”南方菌菇

農民最害怕東西生產出來卻賣不出去。我們把菌棒做好,構建了“草—菇—飼—肥”迴圈經濟模式,建立了“統一製作菌袋、農戶管理出菇、公司回收產品”模式,讓農民在家門口也有打工的地方。

——祁登榮 科技特派員、寧夏彭陽縣福泰菌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電視劇《山海情》熱播後,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食用菌銷量增長了10%。然而,種出一朵菌菇容易,要把它易地規模化、產業化,談何容易。

而最近,寧夏固原市彭陽縣閩寧現代迴圈農業科技示範園(以下簡稱閩寧農業園)正在開展食用菌綠色標準園建設,該園10棟佔地30畝的香菇大棚,即將改造升級。

這是因為15年來,在黃土高原的大山深處,科技特派員、彭陽縣福泰菌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泰菌業)總經理祁登榮將閩寧農業園經營得紅紅火火,他要將福建的菌草技術和專業人才本地化。一方面,祁登榮對杏鮑菇、香菇、雙孢菇、秀珍菇等品種進行了開發試驗,使這些菌菇年產值達2000多萬元;另一方面,他累計培育本地技能型人才50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100餘人。

從水土不服到落地生根,一朵小菌菇的“馴化”之路折射出東西部科技合作的大格局,映射出農業科技人員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大精神。

“馴化”菌菇的祁登榮,是一名土生土長的科技特派員。

從種土豆改行養蘑菇

1997年,閩寧第二次聯席會議將菌草技術列為閩寧協作扶貧重點專案。福建農林大學菌草技術研究所所長、科技特派員林佔熺來到彭陽,提出了針對六盤山區氣候特點打造反季節菌菇基地的設想。很快,他們種出了寧夏第一朵菇。

隨即,閩寧兩省區科技廳設立菌草技術扶貧專項,鼓勵彭陽菇農與福建農林大學科研人員結對,學習如何用玉米芯、玉米稈作培養基,並利用廢舊窯洞和設計土棚示範種菇。這些實踐再獲成功。2003年,寧夏扶貧辦決定在彭陽、永寧兩地建菌草技術扶貧基地,在彭陽辦菌草技術菌種製作中心。

菌草種植規模的迅速擴大,農戶收益卻千差萬別,有的一棚收入超過萬元,有的顆粒無收虧本欠債。究其原因,不是技術不好,而是技術沒有本地化。

在這重要關頭,閩寧協作第七次聯席會議作出推進菌草技術本地化的決定,雙方決定在彭陽縣城陽鄉長城村建一個以食用菌生產、研究、開發、示範為主的閩寧農業園。寧夏科技廳確立了彭陽縣圍繞食用菌選派科技特派員的科技專項,福建省科技廳則選派福建農業科學院法人科技特派員入駐彭陽縣。

讓誰擔此重任?祁登榮被寧夏科技廳選派為彭陽縣科技特派員,負責閩寧農業園的建設和經營。

從部隊轉業回鄉,祁登榮被分到了彭陽縣林業戰線。他先後去過3個林業站,樣樣工作有聲有色。但他坦言:“雖然自幼生長在彭陽農村,對栽樹種糧挖土豆十分在行,可讓我種蘑菇,真的是天方夜譚。”

透過一段時間學習,祁登榮堅信菌草技術能把秸稈變成金。面對未知的菌草世界,他帶領團隊虛心向福建來的技術人員請教。祁登榮住在閩寧農業園,幹在閩寧農業園,還成立了自己的菌草產業公司福泰菌業,一邊攻關技術,一邊指導農戶。

產品連續11年獲有機認定

從2007年開始,祁登榮帶領彭陽縣福泰菌業有限責任公司開始潛心研究如何讓菌草技術本地化。

彭陽縣氣溫低、環境好、農作物資源豐富,適宜菌草生長。然而南方的菌菇培育技術到了彭陽縣只在春夏適用,簡言之,在彭陽縣不同的季節需要不同的菌種控制技術。

“我們剛開始種植菌菇時並不成功。拿杏鮑菇來說,2010年之前,我們每個菌棒上的平均單產不到2兩,感覺是在碰運氣。”祁登榮說。

祁登榮深深感到,如果不掌握各環節的技術,要把產業發展起來很困難。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到南方菌菇企業去打工。

“你把別人派過去,即使學好了,也不一定能留在身邊,所以必須自己先學會技術。”祁登榮說服了家人,安撫了員工,先後來到福建南平、漳州

及上海等地的食用菌企業打工。

“人家幹啥我幹啥,一邊幹一邊摸索。”祁登榮打工期間還認識了一些專家,這些專家也成為日後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的寶貴資源。

祁登榮不斷積累技術和經驗,最後形成了自己的整套技術方式。2015年,透過不斷磨合,閩寧農業園生產步入正軌,杏鮑菇單個菌棒的產量達到了4兩。

祁登榮說:“品相雖然參差不齊,但產量穩中有升,這又堅定了我把這個產業向前發展的決心。”

祁登榮團隊大膽嘗試用當地特有的玉米芯、檸條、苜蓿等資源做菌種培養基。這種方式種出的“六盤山珍”品牌的菌菇,口感好、白度好、成本低。“六盤山珍”系列產品更是連續11年獲得有機產品認定。目前,祁登榮團隊的技術已在國內80%的企業推廣開來。

經過十幾年“馴化”,如今閩寧農業園種植的杏鮑菇每個菌棒產量平均為7兩,最高時能達到8兩,香菇、雞腿菇、雙孢菇等品種也逐步落地。福泰菌業獲評寧夏科技小巨人企業、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精準脫貧扶貧車間等稱號。

讓農民在家門口富起來

佔地500多畝的閩寧農業園裡,有日產各類鮮菇5噸、年產1800噸的食用菌週年化、工廠化生產線1條,液體菌種生產線1條,配套自動化控溫控溼裝置,這些生產線和裝置讓生產效益和經濟效益“火箭式”增長。

在福建和寧夏兩省區科技廳的連續支援下,閩寧農業園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寧夏大學等單位結成了技術創新聯盟。特別是2018年被批准為寧夏現代農業(食用菌)展示區以來,閩寧農業園實施了《寧南山區菌草迴圈經濟產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等專案,已申請國家專利12項,登記寧夏科技成果2項,並被命名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但作為科技特派員,祁登榮始終在思考,除了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以外,如何才能領著農民富。

“農民最害怕東西生產出來卻賣不出去。我們把菌棒做好,構建了‘草—菇—飼—肥’迴圈經濟模式,建立了‘統一製作菌袋、農戶管理出菇、公司回收產品’模式,讓農民在家門口也有打工的地方。”祁登榮說。

除去成本,產生的利潤全部歸種植戶所有,祁登榮的這種做法,使農戶戶均純收入增加了2萬元左右。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祁登榮還與周邊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建立聯絡,用工優先吸收建檔立卡戶的勞動力。對有文化基礎、能夠吃苦負責的人加大技術培訓,保證他們長期在園區工作,獲得穩定收入。

彭陽縣城陽鄉年過六旬的龐世福,剛開始一個人在園區打工,兒子兒媳在外地“掙大錢”。後來孩子們發現老爹不但能顧家,掙的一點都不比自己少,便雙雙進了閩寧農業園。七八年來,老少三口一邊在家裡養著牛,一邊每年還能從閩寧農業園掙回10多萬元。

讓祁登榮驕傲的是,如今閩寧農業園農民的技術力量非常雄厚,在閩寧農業園務工超過10年的達到20多人,在所有技術人員中超過一半。

“杏鮑菇透過多年的整合創新,技術體系已經成熟了,我打算讓香菇、平菇等品種的種植也實現工廠化。”祁登榮說。近幾年,祁登榮致力於回收當地農作物秸稈大力發展平菇生產,農民每畝農作物秸稈純收入達300元,涉及4個鄉鎮3000多戶,戶均增收約1500元。

祁登榮笑著說:“如果市場銷售鮮菇達到10噸,閩寧農業園的產值就翻番了。”(記者 王迎霞)(王迎霞)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