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由 Caleb鋼鐵俠 發表于 藝術2023-01-17
簡介魯迅曾說過,當一個社會道德敗壞的時候,一個人能夠不為所動,始終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這種人就是民族的脊樑,當然,這脊樑就是陽明所說的良知

宗教色彩是指什麼

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王陽明(1472—1529),明代大儒,心學的集大成者。在王陽明的著作中,最具影響的應屬《傳習錄》,這本著作由其弟子編撰、經王陽明校準稽核後定稿,集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著作,集中體現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瞭解“陽明心學”極經典的入門書。

《傳習錄》被中國歷史上眾多偉人奉為圭皋,影響深遠,如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終結中國兩千年帝制的孫中山、戊戌變法及新文化運動的領袖梁啟超等。國學大師錢穆更是將該書列為“復興中華文化人人必讀的幾部書”之一。筆者有幸拜讀這本經典,就其中感悟、對生活與工作的應用與影響略作分享。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一、致本心,強大的內心是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的關鍵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強調“心即理”與“不假外求”,認為人心與天理並無區別,個人人格的完善與自我實現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責任,並且每個人都被賦予了這個能力,這就是人的內心。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心是指向人生價值實現的本體,陽明稱之為“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這裡的“忠”體現行事為人的準則,它不是外在的道德規範,而是自己為自己定的準則,強調內心的尊崇。

真正的忠、孝、道德,其本質都在於良心

,就都是由內及外的,它並不會隨外在的掌聲而建立、並不因外在的打擊而消失。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道德觀,建立一套正確的價值體系,併發自內心的遵從它、維護它,雖然並不能帶來財富與地位,但是它是我們成為一個正確的人的唯一的選擇。

“心”一切外物的影射。陽明在回答陸澄關於“聖人應變不窮,莫是預先講求否?”的疑問時回答“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一切外在事物都一個固有的本質屬性,一切的觀點和看法只不過人心對事物的反射,是好是壞、是正是邪,都是人心對客觀事物的對映。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聖人的心如明鏡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有一顆乾淨的內心,能夠看穿事物變化的規律。常人之所以無法對事物的變化形成客觀的認識、人云亦云,揭示由於“鏡子”不夠亮,無法做到“隨感而應、無物不照”。

因此,保持內心澄澈與強大就需要一個“磨”的動作,不斷的審視自己的內心、認識真實的自我,於喧囂的世界中建立一種不為世俗和他人所動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秘訣有三:

一是審視事物本身保持獨立的思考,

跳出固有的知識基礎和教育背景,迴歸事物本源、發現規律並基於客觀事實形成新的認識;

二是不以取得物質上的成功為唯一的判斷標準

,如獲得財富、功名與社會地位,每個人都有著獨特的天賦、性情、好惡,能夠創造的價值也不盡相同,“富”與“貴”經常連在一起,但若說“富”是獲取大量的物質,是外在的,那麼“貴”就是內在品質的提升,物質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目標,向內尋求,探索自身價值實現的更多可能,內心富足遠比物質富足來的更加有價值;

三是堅持做正確且有價值的事

,包括對社會有益、對別人有利或對自己有利,定期自省、懂得給予、敢於給予,定期檢視自己,校準目標方向並持之以恆堅持實踐,直到達成既定的目標。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二、致良知,於見聞酬酢中保持瑩徹

致良知是王陽明一生修學與智慧的結晶,所以他才會稱致良知是“學問大頭腦,是聖人教人第一義”。良知如明鏡“全體瑩徹”,正因為如此才會容易被私慾所矇蔽而逐漸矇蔽,私慾塵埃“一日不掃,便又有一層”。陽明所強調良知必須“致”,這是一個持續的動作,包括持續的吸引正能量場,擴大認知邊界。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良知包含道德意識與道德能力兩層含義,即

人判斷是非善惡並能夠實踐的基本能力

。孟子稱其為“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但是卻很容易在生活中迷失,用王陽明的說法,人往往容易拋棄自己無盡的寶藏,遮蔽本心迷惑顛倒,整天活在煩惱場之中,像個乞丐一樣沿門持缽。聖人之所以能夠秉持良知,陽明稱之為 “聖人致知之功,至誠無息;其良知之體,皦如明鏡,略無纖翳,妍媸之來,隨物見形”。

良知是構成道德體系的基本,也是社會道德服務的一部分。

這種公共服務想要在社會上普遍確立,就需要每個個體都能夠對他人、對社會有充分的信任,相互的承諾並願意付諸行動,這顯然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它需要社會成員達成共識,形成一個有效的社會道德體系,個體的正向行為能夠得到社會體系的積極反饋。與此相對,毀壞社會道德體系卻容易得多,一次“農夫與蛇”的負面報道、一次惡性的群體事件,就足以對原本不怎麼牢靠的信任感頃刻崩塌。

讓自己的良知變得敏銳是我們作為個體的社會責任,更是迴歸自我、實現價值的不二選擇。讓良知蒙塵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失去對基本道德準則的實踐能力看似一種自我保護,但其實際上卻是一種無形的自我傷害,因為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功能已經逐漸變得不健全和不完整。魯迅曾說過,當一個社會道德敗壞的時候,一個人能夠不為所動,始終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這種人就是民族的脊樑,當然,這脊樑就是陽明所說的良知。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知包含道德意識與道德能力兩層含義,即人判斷是非善惡並能夠實踐的基本能力。孟子稱其為“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但是卻很容易在生活中迷失,用王陽明的說法,人往往容易拋棄自己無盡的寶藏,遮蔽本心迷惑顛倒,整天活在煩惱場之中,像個乞丐一樣沿門持缽。聖人之所以能夠秉持良知,陽明稱之為 “聖人致知之功,至誠無息;其良知之體,皦如明鏡,略無纖翳,妍媸之來,隨物見形”。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良知是構成道德體系的基本,也是社會道德服務的一部分。這種公共服務想要在社會上普遍確立,就需要每個個體都能夠對他人、對社會有充分的信任,相互的承諾並願意付諸行動,這顯然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它需要社會成員達成共識,形成一個有效的社會道德體系,個體的正向行為能夠得到社會體系的積極反饋。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與此相對,毀壞社會道德體系卻容易得多,一次“農夫與蛇”的負面報道、一次惡性的群體事件,就足以對原本不怎麼牢靠的信任感頃刻崩塌。讓自己的良知變得敏銳是我們作為個體的社會責任,更是迴歸自我、實現價值的不二選擇。

讓良知蒙塵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失去對基本道德準則的實踐能力看似一種自我保護,但其實際上卻是一種無形的自我傷害,因為作為一個人的基本功能已經逐漸變得不健全和不完整。魯迅曾說過,當一個社會道德敗壞的時候,一個人能夠不為所動,始終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這種人就是民族的脊樑,當然,這脊樑就是陽明所說的良知。

三、於繁忙和瑣碎中保持平和與豁達

如何於工作和日常瑣碎中保持從容,是王陽明傳授弟子的另一門重要學問。他在回答弟子歐陽德關於“尋常意思多忙,有事顧忙,無事亦忙,何也?”的問題中給出了答案,亦即“天地氣息,元無一息之停。然而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天地萬物之間的生機本來就沒有一息停頓,所以忙於至於個人而言也是一種常態,但需要有個主宰才能夠保持身心寧靜,這個主宰就是王陽明口中的“天理”。

這個主宰並不在於外在,而在於內心,當面對一件事情時能夠保持客觀、理性,控制的住自己的情緒、慾望與好惡,摒除利害計算與患得患失之心,以人天然的理性來對待事物,從而造就內心的強大的主宰。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只有“主宰常定”,才能做到“隨酬酢萬變,常是從容自在”。於工作與生活中堅持“知行合一”,摒除精神內耗。

傳習經典、忠於心踐於行——再讀王陽明之於職場人的修身養性

“知”與“行”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隔的統一體,“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了”,“知”是內在的行動,“行”是外化的觀念。在他看來,“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為兩件事”。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全然關注於一種整體性、創造性的力量,與日常工作、待人接物、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中發現並賦予事物意義。

“精神內耗”的現象出現,當然這也是當下發生在職場青年群體中常見的社會現象。王陽明知行合一教義也給出瞭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即“只在一個天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認知與行為應視為一個統一體,認知建立在客觀依據之上並與行為有機連線,尊重事物本身避免過度延伸,“懵懵懂懂的人已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做”,這不就是造成精神內耗的原因嗎。

推薦文章

  • 三國殺: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忠臣有哪些?這些“燈籠忠”死遠點!

    光是這個桃子只能自己用的debuff就完全杜絕謀呂蒙當忠的所有可能了,天知道為什麼遊戲裡還有那麼多奇葩忠臣會選這麼個玩意...

  • 吉利熊貓mini正式上市 售價3.99-5.39萬元

    吉利熊貓mini正式上市 售價3.99-5.39萬元新車底盤前麥弗遜 / 後多連桿非獨立懸架,提供 Sport 和 Normal 共 2 種駕駛模式,擁有 3 級動能回收,同時還擁有低速蠕行功能,標配 EPS 電子助力轉向系統以及 ABS 和 EBD...

  • 漢字之光,何以照亮中華文明

    漢字之光,何以照亮中華文明文字不是某個人獨創的,而是中華先民在勞動生活中逐步創造並流傳的,從最開始用視覺符號表示思維、傳遞資訊到創制區別性符號來記錄語言,“原始漢字”和“原始圖畫”沒有明確界限,走過漫長的“原始積累”期,那些早期創制的文字元號很可能只在巫師、史官或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