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為什麼要做爆品?什麼是爆品?如何做爆品?

由 銷售與市場傳媒 發表于 藝術2023-01-13
簡介滿足需求大部分的平替品牌其實都是這種,說白了就是人有我優,我做得比別人稍微好一點,我是大牌平替,我極致價效比,顏值做得稍微好看一點,讓大家覺得不low,這就是今天大部分產品的現狀

什麼是爆品分享點

文/木蘭姐

為什麼要做爆品?什麼是爆品?如何做爆品?

當下市面上的所有產品,基本上都會分為兩種:普通產品和爆品。一般來說,普通產品都會被爆品打敗。我們邀請了小米生態戰略規劃師韓乾源和大家探討幾個問題:為什麼要做爆品?什麼是爆品?如何做爆品?

韓乾源老師操盤過10餘個億級新消費品牌叢集,從零孵化了多個10億+/年、天貓行業TOP5的新消費品牌。

為什麼要做爆品?

相信大家都會有一種感覺,今年很不容易。先是資本的融資,4月份比3月份又少了很多,其次品牌出海形勢也不好,國內新消費的融資也到了瓶頸期,這裡面有幾個核心問題是當下需要解決的。

首先,在目前流量成本過高的情況下,從品牌方的角度來講,大家的流量結構如何才能降低?很多品牌,要不就是買流量,或者重心轉到私域運營,又或者做一些數字化營銷,無非就是這幾種形式。但總體來講,現在私域培養得都比較慢,這是現階段我們遇到的一個問題。

其次,必須要考慮的是,我們現在花的每一分錢能不能為下一次花錢提高效率,也就是說我們的營銷能不能產生複利效應,這其實是當下很多品牌面臨的問題。

再次,能不能用更低的成本讓消費者持續購買你的產品,也就是更低的復購。不僅僅是復購,因為現在流量的成本在漲,那麼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去讓消費者實現復購,這裡面涉及到的運營都是術的層面,因為大家的運營能力在今天來說都差不多。

基於以上這三個原因,我覺得消費市場慢慢地會迴歸到爆品時代。這個爆品時代可能跟前幾年的爆品為王又相對有一些區別,就是大家更為冷靜、更為底層、更追求這種上下游,包括研發,寬度一釐米、深度一公里的方式去打造爆品,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去做爆品的一個原因。

什麼是爆品?

在講什麼是爆品之前,我們先來聊一下什麼不是爆品或者說做爆品的坑有哪些。

1。過於小眾。現在很多新消費品牌玩得太小眾了,一個爆品至少要能服務大多數的人,要基於一個商業結果的成功,並且量比較大,這樣才能算是真正的大爆品。如果太垂直細分,雖然也可以小而美,但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單品。

2。過於自嗨。有些偏技術型的人做產品,他會容易手裡有把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就是一定有這麼一個技術要做進去,這種也是過往我們做爆品時一個核心的坑。

3。過於新奇特。現在的很多產品,由於過於追求癢點和差異化的賣點,從而忽略了產品和需求本身,最後的結果就是很難取得商業的成功。所以過於小眾、過於自嗨、過於新奇特的就不能稱之為爆品。

那究竟什麼才算是爆品呢?

一定要滿足最大人群

國內的新消費品牌,本質上還是大牌平替,我們很難做成一個奢侈品級別或者高階品牌,所以大部分都是中端或者中低端為主,但無論是什麼定位,它都要輻射最大人群。因為只有大池塘裡面才能養大魚,如果我們把魚放到一條小河裡面,很小眾,那它就很難成為爆品。

舉個典型的例子,如果你做的是大眾汽車,另一個人做的是保時捷,那10年以後的結果大機率就像今天一樣保時捷被大眾收購。你可以做一個小而美的產品,但是最後供應鏈效率、人群效率、渠道效率、運營效率都會非常低,所以我認為爆品的第一個要點就是人群一定要大。

產品一定要精

以前品牌喜歡玩海量SKU戰術,做一堆SKU,這個好處是平攤風險,可以這個渠道賣5個,那個渠道賣5個,總有一款能爆。但今天這種戰術不太符合品牌的思路了,因為做這麼多SKU,品牌很難形成聚焦,難以形成更高維度的使用者心智。

在今天的爆品時代,你會發現大部分是單品爆款,單品爆款的好處就是效率高。效率高的前提,是要求品牌對使用者需求洞察和市場趨勢的把握必須要精準,因為你只有一次機會,這一款單品一旦失敗了後面就會很麻煩。

要能適應全渠道

不僅能適應線上,還要能適應線下,同時不僅要適應一、二線市場,還要適應三線到六線市場,這是爆品的核心原則。現在很多的新消費品牌,只能打線上,連線下都進不去,就更不用說三線到六線了。但實際上有些產品現在是可以打到全渠道的。如果你的產品對全渠道的適應能力不足,無法讓消費者很快買到,那基本上成為爆品的機率就會很低。當然這個要一步一步來,剛開始肯定是單渠道,慢慢地適應全渠道。

供應鏈能力要非常強,非常極致

品牌起勢靠流量,生死在供應鏈。如果供應鏈跟不上的話,就很難成為爆品。所以我認為,最全的人群、最精的產品、最廣的渠道和最極致的供應鏈,把這四點做到了以後就可以稱之為爆品。

為什麼要做爆品?什麼是爆品?如何做爆品?

如何做爆品?

從需求維度來說,我覺得以下三個維度是比較全面的,涵蓋了幾種形式的爆品:滿足需求、引導需求、創造需求。

滿足需求

大部分的平替品牌其實都是這種,說白了就是人有我優,我做得比別人稍微好一點,我是大牌平替,我極致價效比,顏值做得稍微好看一點,讓大家覺得不low,這就是今天大部分產品的現狀。比如完美日記,就是很典型的國外彩妝大牌平替,它的動物眼影盤,還有聯合大英博物館IP做的一些單品,其實都是一些大牌眼影的平替。

還有服飾行業這兩年比較火的白小T,它的產品也是典型的滿足需求。因為它的功能並不難,無論是水洗棉也好,包括去吃火鍋氣味沾不到身上,類似的這種衣服材料,小米在2016年左右就已經推出了。

那麼白小T的優勢是什麼呢?它迎合了當下的消費市場,也做到了現在差不多一個月做到1個億的爆品,並且符合單品爆款,因為白小T的一件T恤,可以賣到百萬件銷量,而且價格上也可以賣到100多元,最早是199元,現在是299元,所以我覺得白小T也算是新品類裡一個滿足需求型的爆品。

引導需求

引導需求,要求品牌要有一個相對獨特的技術創新,要有自己的護城河。比如說內衣裡面的Ubras其實就是典型的引導需求。以前的內衣是帶有鋼圈的,那Ubras為什麼說是引導需求呢?因為Ubras最早把日本的點膠技術引到了中國,並透過點膠技術做到無尺碼,原來內衣是條狀的時候,很難做到無尺碼,而且工序多。可以說Ubras充分地運用了智慧製造,這就是極致供應鏈。另外,Ubras也是一個極致單品,它覆蓋的也是最大的人群,最大的價格帶128元,一個爆款可以賣到1000萬件。基本上Ubras佔工廠80%以上的份額,這就是一個極致典型的引導需求。

再比如說家電行業裡的添可洗地機和雲鯨掃地機器人,這些都是典型的引導需求。我們原來用戴森,馬力再大洗完了還是要拖一遍,現在無論是用添可洗地機還是用雲鯨掃地機器人,一次性就可以解決消費者的問題,而且它還可以消毒殺菌,甚至連拖布都洗了。

這兩個品牌基本上都做到了新品牌的頂峰,一個大單品可以做到差不多50億元,而且可以賣3000元-4000元的價格,我覺得基本上到新消費定價的預期,都是引導需求裡做得比較好的品牌。

還有一個是手機圈裡做得比較火的,比如說今年的摺疊屏手機,也是引導性需求維度裡做得比較好的產品。在開會的場景,我可以一個屏看ppt,一個屏錄音、錄影,包括我們現在看B站彈幕,也可以把它分到兩個屏裡面。所以,摺疊屏手機其實是新的應用場景,是在引導使用者的需求,讓使用者去接受這種更加創新的產品。

創造需求

創造需求裡面典型的是蘋果,可以說是創造需求的極致。用喬布斯的話說就是引領消費者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像特斯拉、戴森都是屬於這種。一個理想型的企業家,以極致的產品能力、整合能力和產品設計能力,引領消費者進入了一個品類全新的時代,創造了一個大家沒有想到的需求。

新國貨裡面最典型的是泡泡瑪特。其實市場上本沒有盲盒這個品類,一般人也不太會為一個玩偶去花100多塊錢,這個更多是基於新人群有了新的需求,從而創造出來的品類,這在“70後”“80後”身上是創造不出來的,而“90後”“95後”為什麼能創造出來呢?因為現在“90後”“95後”獨生子女居多,所以他們喜歡養寵物、喜歡用社交媒體,他們買盲盒本質上也是自我投射。比如Molly這個IP,沒有太多的表情,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是一種自我陪伴和投射,所以,創造需求說白了就是這個品類在使用者心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以上三個方式是我覺得做爆品的一些關鍵要素,每個方式都有自己的核心路徑或者能力。在做爆品的過程中,我們的產品經理或者說產品的主理人,首先得喜歡做產品,然後對生活比較敏感,對使用者痛點的感知要強。比如說我前面說的摺疊屏,為什麼今年所有手機廠商推出的摺疊屏尺寸都小了?這就是一個非常細微、極致的使用者洞察,因為很多使用者發現拿著一個超大摺疊屏在電梯裡的時候,周圍人會看你,大部分人會覺得你是暴發戶。所以無論是從手握感的角度,還是社交角度,今年的摺疊屏尺寸都相對變小了,這是一個很大的趨勢,也是對使用者的極致洞察。

總結一下,從做爆品的角度來講,產品團隊一定要強。原來在小米生態鏈做爆品,我們叫降維攻擊,就是用做手機的團隊去做牙刷,或者做插線板。所以,你的整個產品經理梯隊和爆品的人才其實是非常關鍵的。大爆品就是超大型的爆品,要擊中使用者的軟肋。我們為什麼要用華為手機,其實它擊中的就是大家的一種社交需求,或者說是愛國情緒。

這些大爆品,我覺得都是擊中了人性深處的一些軟肋,本質上這些軟肋就是一個小藍海。從心理層面上,你的產品能給使用者一些身心上的提升,比如說讓使用者更自由了。前面我提到的內衣品牌Ubras,其實都是讓消費者更自由。這裡面的自由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解讀:一個是放鬆的自由,一個是自律給你自由。典型的健身、代餐產品,像Wonderlab本質上其實是一種心理剛需,你減肥有沒有用?無所謂,主要是減肥這件事你努力了。

另一個從人性角度來講給人一些放縱。比如說元氣森林,你想喝甜的但是又怕胖,元氣森林給你一個解決方案,你可以喝到甜的飲料還不怕胖。這種無糖氣泡水,零糖零卡零脂,就是在人性深處讓人去更放縱。

還有一個更高的緯度就是在意義層面給人一些觸動。比如典型的像Lululemon,穿Lululemon的人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supergirl,是一個非常有態度有想法的、比較自立的女性。這時候使用者穿上Lululemon,已經超脫了它本身的產品價值,是一個意義維度的創新,本質是新中產女孩的廣場舞。瑜伽我覺得就是“70後”的廣場舞,只是換到了新中產女性,它會在意義維度給你很多的引領和創新,會慢慢形成一種宗教的感覺,蘋果和特斯拉也是同理。

以上就是我關於爆品心得三個維度的分享:讓人更自由、讓人更放縱,讓人更有意義。

關於爆品的相關問答

問:對於很多傳統企業來說,您覺得一款產品要成為爆品,穿越週期,穿越人群,需要具備什麼關鍵因素呢?

韓乾源:爆品本質上源於對需求和人性的洞察。這個是起點,這裡面對消費者洞察的顆粒度要特別細。一般是用一個創新的品類,或者創新分化的一種品類去滿足需求。換句話說,剛推出的時候一般是一個掀桌子的角色,因為桌子上有原來的老品牌或者說傳統既得利益,你過來的時候說我是代表未來的方向,這樣才是創新。

對於傳統制造業來講,現在缺的一個是洞察力,一個是對於電商的理解。因為傳統制造業包袱比較大,或傳統企業有線下渠道各種利益的糾葛,包括組織團隊的一些問題。還有是對新的營銷方式擁抱得不夠,這個跟老闆思維和操盤手思維相關,因為傳統企業的老闆大部分是“70後”。他們的優勢是偏渠道性的,比較難建立產品思維。而且這代人從小就生長在稀缺的時代,很難去理解什麼是好產品。為什麼現在新消費的創始人都是“95後”,因為他們從小就用過好產品,一開始的起跑線就不一樣,所以傳統制造業要加強洞察、加強營銷、加強擁抱網際網路銷售。

問:像我們瞭解到的鮑師傅是一款大單品肉鬆小貝撬開市場,您覺得這種大單品模式和爆品模式有什麼不同?

韓乾源:我覺得都差不多,其實本身都是爆品,在烘焙這個賽道,像最近崛起的墨茉點心局和虎頭局,本質上來說這些烘焙都是每個品牌卡一個大爆品,比如墨茉點心局的麻薯。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核心定位,打透一個爆品,就跟餐飲的招牌菜一樣,消費者買的時候能想到,其實也就是標籤。比如大家知道的在廣東上火了就喝涼茶,累了困了就喝紅牛,其實也就是標籤化和代表性。

問:放眼整個新消費市場,出現了很多一個品類帶火一個品牌的現象,比如元氣森林、空刻意麵、拉麵說、王小滷等,對於初創品牌來說,細分的同時也意味著天花板,很多企業做到1個億就到了一定的門檻,這時品牌該如何找到新的增長曲線呢?

韓乾源:我們做消費,最重要的是開始進入的時候得算本賬,測算一下天花板,一旦做到1個億不增長,基本上就廢了。因為這個時候再融資也晚了,團隊信心也會受到打擊,再換賽道的話時間成本也沒了。比如拉麵說,它的賽道一開始做的就太窄,拉麵本身是5塊錢的產品,雖然賽道大,但是可替代性太強,基本上嘗新過一次以後就沒復購了。新消費品牌想要突破天花板,核心就是先得做到10個億,到10個億的時候必須得成為一個品類的第一,不然也不可能做到10個億,而且這個品類也不能是太小眾的,比如說蕉內、Ubras,可以做到30個億。如果切入的是很小眾的品類賽道,就很難成為爆品,一旦消費者心智形成了以後就不太好更改。(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木蘭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