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吉他學習必備基本概念

由 泛美古典吉他藝術 發表于 藝術2022-10-04
簡介許多人在開始撥絃的時候,並不能充分將右臂充分往前將大關節送至所撥絃的正上方,這樣會導致不靠弦彈法時聲音很單薄且音量很小,同時當使用不靠弦彈法演奏快速片段時會更加緊張

管絃樂是什麼意思

吉他學習必備基本概念

吉他雅俗共賞,流派甚多,風格各異,廣受大眾喜愛。然而,若作為一門規範而系統入門的樂器教學,在基礎階段的技術和理論必備要點學習應該是統一的。就好像你學唱歌,無論你將來要唱民族歌曲還是通俗或流行歌曲,“聲樂”的發聲學習和歌唱技巧以及音樂理論的學習都是必不可少,繞不開的。換言之,你將來無論彈奏什麼樣風格的音樂或流派,但這個吉他樂器的基本技術能力、音樂理論的要求是相通的,而且學習時應該越規範越系統越好。

吉他學習必備基本概念

為什麼入門最好先學古典吉他?

經常會有朋友或家長問起有關吉他學習的問題。他們很不明白:吉他怎麼還分了那麼多種型別:民謠、指彈、古典。。。等等。一開始學習鋼琴、小提琴等樂器,就不會遇到這類問題,從來未曾聽說孩子初學鋼琴學的是“古典鋼琴”。而開始學吉他時,就會遇到孩子是學“古典吉他”呢,還是學“民謠彈唱”,亦或是“指彈吉他”這些很有意思且讓初學者有些迷惑的問題。中國吉他的解禁(自80年代起)太晚但普及太快,而且是先由大眾自學和社會培訓而起,而進入音樂學院的專業設立也沒多少年,上世紀90年代之後,才陸續在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專業院校設立古典吉他專業,所以,大眾對這個樂器的疑惑、誤解和偏差也是正常的,這裡有歷史的原因,有文化的原因,也有人為的原因,不一而足。

目前,我們所說的“古典吉他”教學對於基礎階段解決系統性和規範性的問題就十分有益。古典在英文中是classical,其本質含義是一種音樂的審美標準和價值觀,這是歐洲人在文藝復興前後對古代(希臘等)文明標準的重建和復興,當時的人們認為具有classical的藝術才是正真“美”的藝術,是一種人們崇尚的審美標準。古典吉他不一定就是要演奏非常“古老”的經典曲目,現代的作曲家為古典吉他寫了大量的、活靈活現的現代“classical”的曲目呢!古典這個名稱並不表示其僅限於演奏古典時期的音樂,其作品時代範疇可以跨越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一直到現代音樂,甚至無調性作品。不同音樂風格作品,如古典音樂、弗拉明戈、爵士樂等皆能以古典吉他演奏。古典吉他可獨奏,可重奏,可以伴奏藝術歌曲(類似鋼琴伴奏),可以與交響樂團協奏,可以吉他樂團合奏,演出形式多樣,精彩紛呈。

俄羅斯吉他演奏家羅孚山來中國講授大師課時,曾有人在現場請他談談古典吉他和民謠吉他的相同和區別。羅孚山略微思索片刻,非常認真地說:“它們當然有相似的地方,它們的外表樣子很像。但是,古典吉他從音樂審美和表現上應該更接近於鋼琴吧。”確實,比起大家更為熟悉的民謠吉他,古典吉他在很多方面其實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民謠吉他多用鋼絲絃,而古典吉他是用尼龍弦;民謠吉他的姿勢手法相對隨性一些,多用於伴奏或自彈自唱,學習起來也相對隨意,這便是大家常見的文藝青年們的標配;而古典吉他有嚴格的姿勢和指法;要演奏不同歷史時期多聲部、多層次的音樂作品;即可獨奏、重奏,也可以同管弦樂團協奏,還可以伴奏美聲等形式的藝術歌曲,學習過程比較嚴格和專業。

古典吉他的理論與教學相對比較系統、成熟,技術要求規範、全面,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左右手技術構建,有了紮實的技術和機能的保障,彈琴更為節約、高效、合理,是各種風格的吉他演奏的技術和機能堅實的基礎。所以,吉他入門最好先從古典吉他入手,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

當然,無論古典吉他、民謠彈唱,亦或是指彈吉他、電吉他也好,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忠實、完美並高質量地表達音樂。真正地彈好哪一類吉他,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無論何種型別的吉他,都是表現音樂的工具,所以吉他的學習,首先是音樂學習是我們的目標,而不能只是為了掌握一樣“彈撥”工具而已。表達音樂和提高審美是我們學習的終極目標。

吉他學習必備基本概念

吉他學習必須瞭解的基本概念

再好的技術指導教材或書籍也不能代替好的老師的指導。對於吉他的學習,我們至少應該涉及構成好的技術的基本的術語或是概念。下面列舉一些初學者經常會犯錯的基本問題。

在演奏中等難度的片段時,你的各個關節是愉快的、健康的。要避免將你的任何關節過度的彎曲或者伸展;這樣的話會導致過度疲勞,最終會造成損傷。放鬆的、均衡的演奏效果一定是最好的。你具體的手部的姿勢、運動(以及身體)的方式取決於你個人的生理特點,因此,你還得向你的老師請教,聽聽他建議你的身體條件符合怎樣的技術方式。

坐姿:

#要坐正、坐直。

#雙肩放鬆。你的身體任何部位的緊張都會影響你的技術和音樂表現。

#雙腳都應平放於地面(左腳平置於腳踏)。我看見過不少演奏者喜歡用右腳後跟支撐地面(這樣會形成緊張);或者把右腳縮排椅子底下(這樣會造成持琴姿勢不穩)。

#通常情況下琴頸都應保持45°的傾角。有些演奏者會將琴頸的傾角放的稍高一些,這樣可能會對左手有一定好處。但是我不建議低於45°角的持琴,因為左手在這種持琴方式下的運動會比較困難,大多數的人一開始會將他們的手臂下垂,以獲取手和吉他之間更加舒適的姿勢。

左、右手的所有技術關鍵點都會由於你的手的大小、手指的長短和形狀,以及你的身材的不同而有細微的變化。再一次我要說的是:向一個好的老師請教!

右手技術:

#你的手腕要相對的直(不要偏向左或右,也不要偏上或偏下)。從你的胳膊的下側方向去看的話,整個形狀略呈拱形,這是由於你的大拇指自然垂落下來在底側形成的拱形。塌下去的手腕是你不能順暢的彈奏而且會造成音量過小。而過度拱起的手腕會造成傷害。兩者均應避免!

#你的手臂的放置點應該在吉他的琴橋位置相一致的那個點區域。(至於你的手臂離琴體的距離要取決於你的前臂的長度)

#所有型別的手指撥絃運動的力量的來源都應自大關節(手指和手掌連線的關節)。

#靠弦(reststroke)和不靠弦(freestroke)的基本運動是一樣的。它們兩者之間的差別來自於運動的起始位置(開始撥絃時放置手臂的位置不同)。

#使用不靠弦(freestroke)彈法時,你的大關節應放置於你所要撥的弦的正上方,這樣會讓你既能充分撥絃,同時又會避開所撥的弦的相鄰下一弦。許多人在開始撥絃的時候,並不能充分將右臂充分往前將大關節送至所撥絃的正上方,這樣會導致不靠弦彈法時聲音很單薄且音量很小,同時當使用不靠弦彈法演奏快速片段時會更加緊張。

#使用靠弦(reststroke)彈法時,你的大關節應放置於你所要撥的弦之後的1-3弦處(這同樣取決於你的手指的長度)。接著,隨著你充分撥絃之後會直接將手指導向(靠在)下一根相鄰的弦上。

#在上述兩點都做到位之後,最終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你還需要能在同一手臂位置情況下兩種撥絃方法都能使用(因為經常在一個樂段裡你根本沒有時間將你的手臂前後調整轉換)。雖然這與我剛剛說過的要點有所矛盾,但是誰也不能避開這個問題。通常情況下,側重於將手臂放置在不靠弦(freestroke)彈法時的位置相,同時學會在這個位置上使用靠弦奏法(reststroke)會是事情更簡單一些。請在你的老師的指導下練習這個技術。

#一定要確保你在靠弦(reststroke)和不靠弦(freestroke)之間轉換時,你能夠清楚地區分出手臂在兩者之間位置的區別。

#從手指/指甲尖的左側撥離(pluckoff)琴絃。儘量做到指肉和指甲同步觸弦——這樣做會使擊弦變得柔和(softentheattack),而同時又保證了很高的清晰度。你的擊弦點(attackpoint)一定要保持一致。這些都是能夠彈出很棒的聲音的關鍵因素。

#在練習不靠弦彈法(freestroke)時,最好在最初的練習過程中將整個的撥絃過程加以誇張的練習,以保證你的手指的運動幅度是充分的。一個不靠弦(freestroke)奏法的步驟應該分為以下幾步:

1)找到正確的觸點,培養植弦(plant)意識;

2)仔細體會壓弦與釋放的感覺;

3)將撥絃手指完全朝向你的手掌心擺動。這個運動是誇張的——但是是有用的,它可以確保你的手指的上部(接近大關節方向)也能參與到整個撥絃運動中來。一旦你掌握你的撥絃運動發自大關節這個技術,你便可以將撥絃的運動過程調整成正常幅度。

4)立即將手指從緊張狀態中完全放鬆。放鬆之後,手指會自然地反彈回你所撥絃之前。在撥絃手指擺動過程中,其它手指應保持放鬆;這樣或許一些手指會隨著撥絃手指而作同步的擺動。大拇指在其它手指撥絃時可以靠在某弦上作為定位支撐之用。

#靠弦(reststroke)奏法的步驟和不靠弦(freestroke)一樣,但是撥絃之後的擺動軌跡並不是朝向掌心,而是停靠在相鄰下一根弦上。

#撥絃以及之後的擺動的步驟很可能一開始就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慣性起到了作用。而下一個步驟就是要在完成撥絃運動之後立即將緊張釋放。(其實,撥絃一開始就應該是緊張的釋放過程,但是許多演奏者在撥絃運動之後傾向於將手指保持撥絃時的姿勢,直到將它們釋放)撥絃、擺動和釋放從根本上說應該是種反射性的運動。最後,當你能後非常自如、連貫地完成這些步驟,你就要去減少手指從觸弦(穩固安放)到考試撥絃之間的間隔時間了。在開始這個過程之前,要確保你對你的擊弦點(attack)已有充分自信的把握。但是,只有你在將觸弦和撥絃這個過程做成同步時,你才能真正演奏出連貫的音符來(legato)。

#需要安放還是不需要安放——你現在已經知道“穩固安放”的意思了(即:在弦上找到你完美的觸弦點)。你可能聽到有人把“安放”說成是一種技術手段。我在這一問題上的觀點是,我們的每個手指絕對應該為撥絃做好提前安放(或者叫“準備”)。在慢速的練習中,這部分動作經常意味著右手的手指在撥絃之前需接觸(靠)該弦,瞬間終止該弦的振動。然而,在實際演奏連音(legato)的過程中,這種安放手指(觸弦)的過程必須非常的短暫,是根本聽不到的。我們把這個過程稱為“瞬時預備奏法”,因為撥絃之前手指不去觸弦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沒這個必要)。這種“植弦”的動作只不過變成了瞬間的動作,但是如果演奏者的基礎非常紮實的話,這種觸弦點仍然是非常結實的。所以,需要“植弦”?是的。不過你要做得非常迅速!

#練習右手撥絃的最好的方法是在空弦上非常慢的彈奏(或許四分音符彈奏50的速度吧)。彈奏時,仔細觀察你的右手;彈奏時,一定要細心體會你的手指感覺;同時要仔細傾聽你的發聲。如果彈奏過程中有什麼問題,這種慢速的練習會讓你有時間分析你所不喜歡的東西,然後在下次撥絃時嘗試另外一種方法。逐步地修正完善你的撥絃直到你的撥絃連貫一致。總是要儘可能地使你的撥絃得到漂亮的音色、充分的動態以及完美的一致。

左手技術:

#許多人都覺得左手在第7把位時最容易確立他們的姿勢,因為胳膊在那個位置可以最自然的懸掛。我建議就從這個把位開始檢驗你的左手的技術,將你的手指(1-4)放在第7品至第10品的第一弦上。

#手腕需保持順直,不偏左、偏右或偏上、偏下。

#掌心應與吉他的琴頸(指板)平行;並比較接近指板,但是不應過分與指板接觸;且與琴頸處於近似的一個水平面上(不要太高,也不要過低與琴頸)。最後一個要點有可能在彈奏低音弦的時候回有些許變化——你可能需要將手掌稍稍抬高於吉他的琴頸平面。

#你的胳膊/肘部應隨著身體自由移動以支撐手腕/手掌的各種姿勢。常見的錯誤:將你的肘部緊貼身體(與手腕偏離);將你的肘部過分的送出,從而遠離你的身體(這樣做會造成你的掌心不能保持與指板平行)。

#你的拇指(通常用其指尖關節處支撐)應當放在於琴頸背後第一弦和第六絃中間的位置。無論你在哪個把位演奏,拇指應總是放在比那個把位的起始品高一品的位置。比如,如果你在第七把位上演奏,拇指就應該大致放在第八品的指板後面。拇指過分向左(外)會造成第3和第4指失去平衡和力量,我們大多數人的這兩個手指本身就不具備什麼優勢。

#各指應總是保持完全的獨立。比如,應避免1指按弦時2指“附著”在1指上。

#所有的手指都應保持略微的彎曲狀(尤其要留意你的第4指),因為緊繃關節會導致失去(對左手的)控制。要特別留意第3、4指的指尖關節和中間關節,因為如果左手未經過良好訓練的話,這些關節最容易塌陷。

#一般而言,我們要使用指尖按弦。過分使用指肚(肉墊部分)按弦會干擾相鄰的弦的發音,我們演奏多聲部的作品時,這會是個大問題。我的第2和第3指的指尖中央形成的繭子,我的第1指的指尖左側有繭子,我的小指指尖的右側長有繭子(此處的左右是從正面看我演奏的方向看)。這表明我們的手指在按弦時呈扇形,就像它們把這些品都用扇面遮住一樣。手指的精確放置十分取決於不同的具體情況。

左手常見的錯誤之一就是過度的緊張(用力)。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加強意識感。關於“意識感”的概念和訓練我們隨後有專門的章節話題細說。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加強”意識感”的練習。在這個練習中,我們先由一個手指開始(任何手指、任何品、任何音符都可以),最初左手不用任何的壓力,同時右手撥絃。逐步的增加左手的壓力直到得到一個清晰的、結實的音符。你可能會感到意外:原來得到一個清晰的音符所需要的壓力其實非常的小。如果你有過分用力的問題,那麼建議你加強按弦壓力意識感的訓練。不過,只有專注並保持有耐心的慢練才能解決問題,改變目前的狀況。

#另外一個左手的問題是不按弦的手指的過分運動。手指應總是與指板保持近距離,而不是將其中一兩個手指“釋放”至遠離指板的“偏遠”地帶。這種情況通常是緊張的體現,它將你的手指帶出了“隨時準備”按弦的區域。最好的、速度最快的演奏者的手指往往看起來幾乎不怎麼移動。練習彈過音符之後手指立即放鬆,讓你的手指按過某個音符之後立即懸在該弦上方,然後在朝下一個音符移動。

#換把也是一個常見的大問題,即便是對於一個左手技術已很成熟的人來說也是如此。換把時,你的左手的演奏方式必須保持一致。否則,你就等於在練習太多的技術,講之前的一種方法的經驗削弱,從而降低了演奏的精準度。當你換把時,要確保你的胳膊隨著你的手部位置的需要而移動支撐。要保證你的拇指隨之運動(不要落在換把速度之後)。

#換把時遇到的另外一個問題是許多演奏者會傾向於太過匆忙,著急地用力猛抓下一個新的和絃,這樣感覺不好,而且聲音一點也不好聽。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動作分解五個過程:1。彈奏第一個和絃;2。將力度放鬆掉(先不要急著移動);3。換至新的把位(但是不要急著抓按下一個和絃);4。重新在新的和絃上施加壓力(但是右手先不要撥絃);5。演奏新的和絃。使用節拍器反覆、系統地練習這個過程。當你感到換把能夠完全放鬆時,逐步地開始將這5個步驟結合在一起(演奏/放鬆;換把;重新施壓;演奏。。。然後,演奏/放鬆;換把/重新施壓;演奏。。。然後,演奏/放鬆/換把/重新施壓;演奏。。。最後,用一氣呵成完成換把動作)。如果你能非常系統地對待這個練習,而且每個環節做到完美之後才繼續往下進行的話,你的換把應該是放鬆的而且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練習基本左手姿勢的最好的方式是透過演奏簡單的半音階練習(這樣不用擔心你下一個要彈什麼音符——儘量彈得簡單這樣你變可能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技術上)。從某個把位的某跟弦開始。當你在這根弦上穩定之後,然後練習橫跨三根弦演奏;然後練習橫跨六根弦演奏(這是注意觀察你的左手在橫跨六根弦的過程中是如何與琴頸的平面產生輕微的變化的)。接著嘗試在某根弦上演奏時進行換把;接著嘗試橫跨三根弦後換把;接著嘗試橫跨六根弦後換把。每一步都增加了演奏的複雜性,這些都是你在以後的高階曲目中可以用的到的技術,但是這些技能需要你在最基礎的水平階段首先掌握。

#在瞭解了以上所有的要點後,要記住,實際演奏中,所有以上的“規則”都有可能(而且也應該)完全被打破。你應當將這些規則當做是指導性的原則,你如果覺得有必要打破它們,一定要非常清楚你打破規則的充分的理由,並且找你的老師把把關。

最後一個你應當考慮的重要要點是:你使用左右手的技術越是一致、穩定,你的演奏就越是精準。如果你的雙手不斷地改變角度來演奏吉他,你的演奏將永無休止的複雜、困難。你的技術決定了你的表演能力的高度。如果你在演奏上還有什麼不足,你就必須加強這些基本技術的訓練從而獲得控制力、精準度和你想要的速度。

正確視奏習慣的培養

學習音樂時的視奏(視唱)能力就如同學習語文或外語時的閱讀能力一樣重要。良好的視奏技巧可以使你在視奏新曲目時更加有趣,讓你學習新的作品更加容易,而且,如果你打算以音樂為生,視奏能力還會為你開啟職業生涯的大門。

1。在每次彈奏之前,都要提前“預讀”作品。看看曲式和結構(有沒有反覆?有沒有從頭反覆至。。。?曲目在何處結束?);速度標記;拍數和調式標記;在拍數/調性上整篇作品有沒有變化之處;最快的音符的時值(這有助於你確定你的演奏速度);比較難掌握的節奏、換把或者和絃;其它任何有可能阻礙你順暢視奏的難點。上面這些都是我在“預讀”作品時所留意的東西。

2。演奏速度要有所保留。比原譜標記的速度演奏得慢依然可以彈出音樂意境。建議初次視奏時,不要彈奏曲譜所標的速度。

3。要去捕捉整個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和理念,而不是追求演奏的完美。換句話說,不要在落掉或彈錯一個音符時,便將音樂停下來。在視奏階段最為重要的事情是保持視奏的延續性。如果你視奏時過多地磕磕絆絆或者根本彈不成線條,那麼你就應該把速度降低重新再來,或者選一首較為容易的作品。但是總的來說,你視奏時如果時有音符漏彈,但可以保持節奏的穩定的話,你(或者現場的觀眾)在接下來的小節中,將會忘掉你的錯誤,將注意力放在對整體作品的印象上。但是切記:你在練習你的作品時絕對不允許這樣的—這個做法僅限於在視奏時使用。

4。訓練你的眼睛(頭腦)視奏時的提前量非常的重要。如果沒有這種能力,視奏時根本無法做到彈奏的流暢。不要只看你正在彈出的音符-要看看你接下來要彈什麼。就像你在開車時,你的速度越快,你就越需要往更遠的地方看一樣,視奏時也是這個原理。如果你做不到,你就需要把速度降下來,降至你的大腦可以先於你的手指速度提前看後面的音符的地步。

(全文完)

韓洪濤

2020年10月28日凌晨

修改整理於濟南千佛山下

吉他學習必備基本概念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