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由 湖北衛視 發表于 藝術2022-10-02
簡介1976年,耿巧雲和幾十個同學一起,跟著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老師,學習表演《賣水》這出京劇劇目,這也使得她能夠有幸能與自己崇拜已久的偶像有了零距離接觸

巧燕張什麼樣子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在當今京劇舞臺上的花旦演員當中,有一位佼佼者,她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的開山大弟子,更被老師譽為“自己藝術生命的延續”。她就是

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荀派”名家耿巧雲。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想認識耿巧雲,就先隨小戲迷一同走進她的藝術人生吧!

耿巧雲,1964年出生於青島。她的父母並不懂京劇,也從未想過讓自己的女兒去學京劇。但是冥冥中她卻註定要與京劇結緣。1973年,正在青島濟寧路小學上學的耿巧雲被老師帶去參加了一 場特別的面試。 二三十個孩子擠在一間屋子裡,對著幾個陌生人輪著唱《我愛北京天安門》,經過一週的集訓,九個孩 子留了下來,耿巧雲便是其中之一。她後來才知道,那是中國戲曲學校的老師專門來青島選拔學戲的苗子 。就這樣,9歲的耿巧雲坐著火車進了北京,從此,她便與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在中國戲曲學校的學習期間,耿巧雲由於天賦優越、嗓音甜美、勤奮好學、尊重師長,而深受戲校老師的喜愛和重視。耿巧雲先後得到了張逸娟、張正芳等一眾名師的言傳身教,再加上透過自身的刻苦努力學習,使她很快成為了戲校的一名“ 尖子生”。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1976年,耿巧雲和幾十個同學一起,跟著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老師,學習表演《賣水》這出京劇劇目,這也使得她能夠有幸能與自己崇拜已久的偶像有了零距離接觸。學戲期間,不滿12歲的耿巧雲,被劉老師認定是一個條件很好的花旦“苗子”。不僅在大課上悉心教導,而且課下也是經常單獨給她開“小灶”,這為耿巧雲的花旦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1981年,17歲的耿巧雲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此時正逢青島京劇院來京挑演員,家在青島的她回去本是順理成章的事兒。可是劉長瑜實在是捨不得讓這麼個優秀戲曲人才溜走,在她的極力推薦 下,耿巧雲被分配到中國京劇院,成為了劉長瑜的第一個學生。從此,她與京劇名家劉長瑜之間開啟了數十年深厚的師生情誼。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進入中國京劇院後,劉長瑜不光將自己的藝術無私地傳授給了耿巧雲,還專門讓她為自己配戲,使她能夠在演出中獲得實踐學習的機會。透過演出中的逐步積累,讓耿巧雲漸漸領悟到一個好 的戲曲演員,從不以個人的技巧來取悅觀眾,而是透過深入挖掘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人物的思想感情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所以此後她所飾演的人物總是感情真摯、繪聲繪色、細膩 詩情、滿臺生輝。老師劉長瑜為了讓她能演好《紅娘》,還主動把她推薦給有“活紅娘”美稱的著名荀派花旦宋長榮學藝,讓耿巧雲透過不同風格技藝的學習,來提高豐富她的舞臺演出技巧 。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耿巧雲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逐漸開始嶄露頭角,1990年,在紀念徽班進京200週年的的時候與袁世海、高玉倩、劉長瑜、孫嶽等藝術前輩同臺演出京劇《紅燈記》,與老師劉長瑜前後扮演李鐵梅,一時傳為佳話。儘管此後耿巧雲飾演過許多角色,但她感情最深的角色依然是《紅燈記》中的李鐵梅,因為這個角色形象是恩師劉長瑜傾盡心血,精心塑造出來的經典代表,她將對恩師的情感也深深地融進了角色之中。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1991年,在劉長瑜老師的激勵下,耿巧雲憑藉自己的拿手戲京劇《賣水》中的精彩表演,一舉榮獲當年全國中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的“最佳表演獎”旦角組榜首。(讓我們一起透過影片資料,欣賞耿巧雲的成名之作《賣水》的精彩片段。)

1996年,耿巧雲進入首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進修深造。使她在表演技能、藝術理論、文化水平、人文素養、思想品德修養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對她今後的藝術生涯可以說影響深遠。

2001年,耿巧雲迎來了自己事業上的豐收年。這一年裡,她在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中,再次以《賣水》奪得了一等獎。 並憑著《賣水》、《紅燈記·回家》和自己代表作《女駙馬》的出色表演,如願囊獲了第十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在眾多榮譽光環的映照下,耿巧雲並沒有迷失方向,而是懷著一顆對戲曲感恩的心,默默肩負起京劇傳承的重任。早在2003年她就開始嘗試,透過電視來為大眾教授京劇唱段,她深入淺出的語言和邊講邊唱的示範,收穫了熒屏前觀眾的一致好評。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如今,耿巧雲更是不遺餘力地傳承與弘揚京劇文化,為了能更好的推廣戲曲,她放棄了很多舞臺表演的機會。在和她互動教學的學生當中最大的有六十多歲的老先生,最小的才四歲半,她在演出時,只要有機會,就帶著學生上臺演,讓他們有興趣參與到戲曲表演中來,透過這樣的方法讓更多的人,喜愛京劇、熱愛京劇。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這就是耿巧雲,一隻京劇“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一個立志此身奉獻給京劇的人。耿巧雲將在這週日21點20分的《戲碼頭》上給我們帶來京劇《紅燈記》的經典選段,讓我們看看這個“鐵梅”有著怎樣不同的風采吧!

「戲碼頭那些角兒」“荀派”藝術的雲中巧燕——耿巧雲

推薦文章

  • 在南方,少了粽子不過年

    包的時候先在手心裡鋪上冬葉,窩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塊豬肉一層綠豆一層糯米的順序鋪好、包緊,用水草綁牢,出來就是一隻有稜有角的美味肉粽子,我記得母親包的粽子形狀總是特別漂亮,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形,有時在我的央求下,母親會包...

  • 預製菜成為消費新寵?如何博“菜”眾長?

    吃預製菜,何如兼顧“吃飽”與“滋養”...

  • 蒸蛋這樣做,Q彈又好吃,孩子每天都要吃兩三個

    說起蒸蛋,有人會想到蒸蛋是小孩子的輔食,普遍都是把雞蛋打入碗中,加點清水,放一點小蔥,少許的食鹽就可以蒸了,這種蒸蛋雖然說營養價值很高,但是無奈小孩子不怎麼喜歡吃,而且市場火候把握不太好,所有費時又費力,可能做出來的孩子還不吃,今天我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