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讀汪曉雲《一本萬殊》裡的文化尋蹤,揭示了古老文化怎樣的內涵

由 能靜居主人 發表于 藝術2022-09-11
簡介就整本書來講,第二章與第五章實為主體部分,而第三章《中國古代“聖經”為〈海山經〉》則是學術基礎,它是對《山海經》進行長達幾千年的正本溯源,實實在在為讀者還原一本古籍的前世今生

一本萬什麼

《一本萬殊》是一本非常奇特的書籍。

學者汪曉雲所寫的確為《海山經》,而非《山海經》。何為《海山經》?她在本書的前言中寫道:“以‘山’與‘海’之名的《山海經》作為集官方‘聖經’與民間‘聖經’於一體的經典,實為真正的‘聖經’《海山經》之改頭換面。這些與《山海經》相提並論的書,其實皆為真正的‘聖經’‘一本正經’《海山經》之託名。”所謂的《海山經》就是汪曉雲眼中的“聖經”。換言之,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如西方一樣亦有“聖經”,只是它不是一本書,而是許許多多的書。

讀汪曉雲《一本萬殊》裡的文化尋蹤,揭示了古老文化怎樣的內涵

該書封面

那麼,這些書在哪裡呢?它們以種種方式藏諸文獻典籍之中,以種種方式藏諸文化現象之中,又以無所不在的力量滲透於文化的各個場域。如作者所言,“其‘跡象’之豐富,可謂‘奇蹟’,‘聖經’亦因此得以‘浪跡天涯’。”正因為此,作者必得跟著“聖經”的腳步浪跡天涯,在眾多史冊典籍與學術論著中浪跡天涯,也要在廣闊天地裡尋尋覓覓。其立論可謂高屋建瓴,其例證可謂腳踏實地。看似尋常的刻字背後有深刻的寓意,已經漫漶的經文有著值得探索的箇中緣由。言語雖是學術味十足的,讀來居然有引人入勝之感。當然,前提是讀者必須具備足夠的耐心。如此,則探秘得喜的快感會漸漸生髮出來,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私心在心中貯藏著,愈來愈濃。

讀汪曉雲《一本萬殊》裡的文化尋蹤,揭示了古老文化怎樣的內涵

“聖經”為何會浪跡天涯?因為“聖經”分官方與民間兩種,兩種力量會此消彼長、互相牽制、互相影響。當官方長時間壓制民間時,“聖經”便會消散隱遁起來,非有眼力識見不可得知。普通人如何才能走上通往“聖經”之路?以“陰陽五行”和“以氣寓道”為金鑰,以語言為線索。以此為前提,在這本書裡,汪曉雲按照語言文字、楹聯匾額、石刻碑銘、繪畫雕塑、建築、寺廟、山水名勝、戲曲音樂、民俗宗教、器物、顏色、方術、數術、人物故事、經幢的順序,為讀者拎出一條尋找“聖經”蛛絲馬跡的線索。就整本書來講,第二章與第五章實為主體部分,而第三章《中國古代“聖經”為〈海山經〉》則是學術基礎,它是對《山海經》進行長達幾千年的正本溯源,實實在在為讀者還原一本古籍的前世今生。如此說來,“聖經”又不僅僅是一部書,而是有多種多樣的呈現方式與表現形式。

讀汪曉雲《一本萬殊》裡的文化尋蹤,揭示了古老文化怎樣的內涵

山海經畫面

“聖經”離我是很近的,它不僅在書裡,還在我生活的這一片天地裡。汪曉雲認為,經幢刻字以文字內容、書寫方式明經。例證之一便是筆者家鄉泉州的開元寺舍利塔上的刻字。一刻“法”字一刻“僧”字,塔之形制大體相似,但“法”塔下有刻雲紋樣圖案,而“僧”塔下則無。汪曉雲評論道:“俗語‘不看僧面看佛面’即隱言‘僧’與‘法’之異,‘僧’‘法’之異即‘人道’與‘天道’、‘假正經’與‘正經’之異。”泉州的清源山、洛陽橋等名勝古蹟也隱藏著“聖經”的痕跡。對我來講,《一本萬殊》雖虛無卻實在,雖遙遠卻切近。讀它,我經歷從雲山霧罩到眉目清晰的過程。在感慨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我深感個體在文化面前的渺小無力,以及力有不逮卻孜孜不倦的欣慰與悲壯。

何為“一本”?本不是一般的“本”,比如一本書的“本”,而是一條精神線索。雙手碰不著,肉眼看得到,心靈感應得著。何為“萬殊”?“萬”並非實指,而是虛指,意為呈現方式無窮無盡、無邊無際,隨處可見,隨地可感。“民間‘聖經’與官方‘聖經’之搏鬥或靜或動,靜為其根本,此即‘靜脈’,動為其變動不居之形態,不僅體現為千經萬典,亦體現為千變萬化之種種文化現象,此為‘動脈’。”這是作者於第三章開頭中的論述。從中細看,便能看出人的活動。

讀汪曉雲《一本萬殊》裡的文化尋蹤,揭示了古老文化怎樣的內涵

汪曉雲說:“‘聖經’所在,即權力與權利之所在。”御用文人在權力面前低頭,以禁止、刪改、利用“聖經”為自己的進身之階。民間的正直文人則以浩然之氣為精神底色,努力維護其本相與本義。醜陋與美德、萎縮與正直、弱小與強大緊緊圍繞著“聖經”或隱或顯地抗爭著,這何嘗不是一部波瀾壯闊卻值得細細探究的歷史?對我來講,《一本萬殊》是一本啟蒙之書。從這裡,我看見浩瀚無涯的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全新”的一面,原本從未存在於我內心世界裡的某個角落在書中不絕如縷地呈現出來。

我深知《一本萬殊》的寫成是艱難之事。既要在許多個狹窄天地裡爬梳典籍,如傅斯年當年所說的“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資料”那般,單看正文下面的註釋便可明瞭。既然是“文學尋蹤”,豈能被書籍與書齋所侷限?因此,更要走進廣闊無垠的天地裡,古蹟、勝蹟、遺蹟去尋找各種實實在在的無證,一張張照片背後是作者走過的一段段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於《故鄉》中說過的話言猶在耳。《一本萬殊》是汪曉雲的一家之言,是一條有跡可循的精神線索,是一條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的道路,是一部研究《山海經》的著作,也是一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著作。它另闢蹊徑,給人帶來別開生面之感。

文/張家鴻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