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嘔吐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

由 為您解憂中醫養生 發表于 藝術2022-09-11
簡介脾胃虛寒者治以溫中補虛,和胃降逆,方用吳茱萸湯加減(吳茱萸、黨參、生薑、大棗),嘔吐劇烈者加半夏、陳皮、丁香、伏龍肝,溫胃止吐

4歲小孩突然嘔吐怎麼回事

嘔吐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

是指胃失和降,氣逆於上,使飲食、痰涎等物自胃中上逆經口而出的一類病證,可見於各個系統的多種疾病中,如消化道功能紊亂、胃炎、潰瘍病、膽囊炎、胰腺炎、膽道蛔蟲、急性闌尾炎、腸梗阻等消化系統疾病,肝炎等一些急性傳染性疾病,或顱腦疾患、尿毒症,以及中毒、藥物、食物影響等。小兒以消化道功能紊亂所致者最常見。

一、病因病機

引起嘔吐的原因很多,常見飲食積滯、傷暑冒熱、感受寒涼、胃氣虛寒以及痰飲留滯,病機關鍵在於胃氣上逆,失於和降。

胃為燥土,主受納、腐熟水谷,在病理生理上以通為順,以降為常,以潤為和。小兒脾胃薄弱,胃體未全、胃用未壯,凡是可以引起胃腑不通、不降、不潤的原因,均可以導致胃失和降,氣機上逆而發生嘔吐。

二、辨證論治

嘔吐一證雖有寒熱虛實之分,但和胃降逆總為核心治則。“寒則溫之”,降濁陰之上逆;“熱則清之”,折火勢之上炎;“實則瀉之”,導滯通便,胃氣自降;“虛則補之”,補氣益陰,胃氣自和,胃氣和降,嘔吐自止。

臨床中常將嘔吐根據病因辨證分為傷食吐、寒吐、暑熱吐、胃虛吐以及痰飲吐。

1。傷食吐

小兒胃氣薄弱,“脾常不足”,若飲食過量、新增輔食過早或質與量的不合理,致胃納過多,脾運乏力,宿食積滯中焦,氣機受阻,上逆為吐。該證型嘔吐的特點為食入即吐,次數少而嘔物量較多,且多為不消化之食物殘渣,氣味酸腐,兼見脘腹脹滿,噯氣厭食,大便臭穢而溏或便秘,舌苔厚膩,脈滑實,指紋紫。

治以和胃降逆、消食止嘔,方用保和散加減(連翹、藿香、半夏、雲苓、陳皮、厚朴、枳殼、萊菔子、生薑、吳茱萸、神曲),症狀重加竹茹、代赭石降逆和胃;伴惡寒發熱加荊芥穗、薄荷疏風清熱;腹脹便秘加大黃、檳榔導滯通便;兼裡熱者加黃連、蘆根清熱和胃。

2。寒吐

《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傷於寒冷者,吐勢多緩而有實虛之分。胃氣素弱,過食生冷,則寒食中阻,胃無熱以腐熟,脾陽虛而不運,壅塞中焦,氣機上逆,發為嘔吐,證以寒食積滯為主;脾胃素虛,感受寒涼或過服苦寒之藥脾胃陽衰,雖為宿食中阻,但陽氣虛乏則胃不受納脾失運化,水谷食入而復出,形成“朝食暮吐”,證以脾胃虛寒為主。

嘔吐的特點為朝食暮吐,狀如“反胃”,或進食後有相當的間隔時間始作嘔吐,但嘔出物臭味不大且為清稀之液,食物殘渣或奶水如故,兼見面色㿠白,喜暖惡寒,甚則四肢不溫,大便溏薄。舌質淡,脈濡弱,指紋淡。

寒食積滯者治以溫中通腑法,方用溫脾湯加味(黨參、附子、乾薑、大黃、吳茱萸、當歸、半夏、厚朴、甘草、生薑)。脾胃虛寒者治以溫中補虛,和胃降逆,方用吳茱萸湯加減(吳茱萸、黨參、生薑、大棗),嘔吐劇烈者加半夏、陳皮、丁香、伏龍肝,溫胃止吐;脾胃虛寒者,加白朮、乾薑、山藥健脾溫胃。

3。暑熱吐

感於暑熱者,因暑熱侵襲,胃熱上衝而嘔吐急迫,可謂“諸嘔吐酸……皆屬於熱”,以其熱性炎上,氣機衝逆而致。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升散,易傷津耗氣,又因暑多夾溼,故人體若為暑邪所犯,傷及陽明,則會出現發熱,嘔吐,煩躁等臨床表現;溼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溼阻中焦,導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常,則會出現納谷不香,不思飲食,脘痞腹脹,大便不爽,嘔吐清水等症狀。嘔吐時,勢急迫,發作頻繁,張口即吐或食入即吐,嘔物腥臭,其質黏滯,色帶黃綠,嬰幼兒嘔吐物中可見奶塊,大便乾燥或黃綠黏滯,尿少,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

治以清熱化溼,和胃降逆,方用藿連湯減(藿香、黃連、厚朴、枳殼、半夏、竹茹、砂仁、蘆根、甘草、生薑、薄荷),熱重者加生石膏、荊芥穗清熱瀉火;暑溼重者加佩蘭、白豆蔻祛暑化溼。

4。胃虛吐

多種原因所致的嘔吐,均可損胃傷脾,特別是嘔吐劇烈反覆發作時,更易造成胃液丟失,氣津耗傷;脾胃素弱或久病胃氣虛乏,胃納脾運乏力,或熱病後期,氣陰耗傷,胃燥不和,虛熱衝逆,也可以出現嘔吐反覆發作。脾胃既虛,精微無以運化,氣血無以化生,多亦合臟腑失常,氣血虛乏的症狀。

《活幼心書▪明本論▪諸吐》雲:“脾氣弱,不能運化,故有此證。譬如小器盛物,滿則溢。”其嘔吐點為久吐不止,嘔多吐少,或聞食嗅則嘔,吐物清稀少臭。食慾不振,脾氣薄弱者兼見腹脹腹瀉,面色淡黃,舌淡少苔,脈沉細弱;胃陰虛乏者兼見大便乾結,面赤顴紅,唇紅口乾,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治以益胃和中、降逆止嘔,方用加味旋覆代赭湯(黨參、雲苓、半夏、陳皮、木香、砂仁、旋覆花、代赭石、甘草、生薑),嘔重加吳茱萸、伏龍肝溫胃止吐;腹脹加白朮、葛根健脾理氣;食慾不振加炒谷麥芽養胃氣。胃陰虛乏者,治以甘寒養陰,益胃降逆,方用沙參麥冬湯加減(沙參、麥冬、石斛、玉竹、枳殼、竹茹、枇杷葉、半夏、生薑、鮮蘆根)。

5。痰飲吐

脾胃是生痰之源,脾運不佳則溼聚為痰,水聚為飲;痰飲留滯中焦,致升降樞機不利,水飲上逆而發生嘔吐,可於一些慢性、反覆發作性嘔吐。《諸病源候論▪痰飲病諸候》有痰飲食不消候的論述:“痰水結聚在胸腑、膀胱之間,久而不散,流行於脾胃。脾惡溼,得水則脹,脹則不能消食也。或今腹裡虛滿,或水谷不消化,或時嘔逆,皆其候也。“

此類嘔吐特點為飲水即吐,吐物清淡稀薄呈水液狀或吐涎沫,口不渴或口渴不欲飲,眩暈耳鳴,舌淡苔滑膩,脈沉弦,指紋淡。治以溫化痰飲、降逆止吐,方用小半夏湯合苓桂術甘湯加味(桂枝、雲苓、白朮、半夏、澤瀉、生薑、甘草、陳皮),偏寒加乾薑、吳茱萸溫胃止嘔;大便不暢加大黃導滯通便;胃虛體弱者加黨參、山藥健脾補氣。

三、總結

陳寶義教授認為,嘔吐有寒熱虛實的區別,治法亦有溫清消補的不同。但究其病機,總由胃氣上逆、失於和降所致。因此,調氣和胃、降逆止吐是基本治療原則。常用的止吐藥物如半夏、竹茹、生薑、吳茱萸、丁香、旋覆花、刀豆、代赭石、伏龍肝及砂仁、陳皮等均可隨證應用。劇烈或頑固的嘔吐,可以配合針刺治療。

他強調,臨證中要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小兒發生嘔吐的原因非常複雜,一些消化道器質性疾病、先天畸形、急腹症,以及感染、蟲證、顱腦疾患、中毒等,也往往表現為嘔吐,要結合四診仔細辨病,才不致貽誤病情。中醫藥治療嘔吐具有獨到之處,如辨證精確,論治恰當,方藥合理,每收良效。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注公眾號 藥之谷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