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建安別裁」夢也無聲:《胡笳十八拍》之五——精準地表達情緒

由 小樓聽雨詩詞 發表于 藝術2022-09-10
簡介八拍在情緒爆發之後,思路迴轉現實,審視自己的處境,發現了兩難的抉擇,“心轉愁”是在發作之後甦醒的現實感,合乎心理現象的發展邏輯,表達的情緒變化清晰精準

笳我一下什麼意思

「建安別裁」夢也無聲:《胡笳十八拍》之五——精準地表達情緒

【建安別裁】夢也無聲:《胡笳十八拍》之五——精準地表達情緒

悲聲一發不能禁,信手拈來直入心。

字字千斤惟學養,銷魂還在用情深。

在《胡笳十八拍》中,情緒基調雖然都是以“悽”和“怨”為底色,但每一節拍表達的情緒在細節上還是有所差別。在純抒情類的騷體詩中,這種細微的差別來自於對感情情緒以及生髮這些情緒的因素的精確分類和精準定位。

全詩的基調要一致,但在細微處有所差別,讓整體渾然一致又有所區別不至於重複累贅,這對詩人的文學修養和梳理情感的工夫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胡笳十八拍》從第一拍到十八拍,每一拍都有一個引發情緒的角度,引發出與此相關聯的情緒,這些角度因素要與所生髮的情緒相切相關,要合於情境合乎情理。

第一拍是一個總論,從我的不幸到家國的遭際,以天地不仁來抱怨命運的不公,論及戰事,胡盛漢衰,關乎流亡,哀號遍野,有漢節大義,有民風差別,作為個體的自我身心之辱無處訴說,寥寥數語,一句一景,提綱挈領,點到肯綮,道出了所有的憤怨都源於“無人知”的痛楚。

第二拍寫被強迫入胡室,用“志摧心折”來形容此刻的心情,這第一個遭遇讓心高氣傲的書香才女斯文掃地,主要體現的是一個“辱”帶來的傷害,用了“自悲嗟”來形容那種難為外人道的屈辱。那種無奈之下忍辱偷生的羞憤,全是“歸路遐”“人暴猛”和“控弦披甲”的形勢使然。

三拍“殊俗”帶來的是“不平”,四拍中,思鄉不得無依無靠引起的是“悽楚”。

五拍承接思鄉感受以自由來去的大雁生髮嚮往,是藉助興的意向,此際的心情用“意彌深”來形容,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苦寒不耐裘氈、苦飢不慣腥羶、隴水嗚咽長城杳漫,這一切都讓生存成為難題,六拍的心情是“欲罷彈”。這是從自身向內反思,產生了厭倦的念頭,厭倦是內化的情緒。

七拍從外界環境進一步描述生存的難以維持,用“惡居於此”來表達自己與之對立的外化情緒。

八拍在情緒爆發之後,思路迴轉現實,審視自己的處境,發現了兩難的抉擇,“心轉愁”是在發作之後甦醒的現實感,合乎心理現象的發展邏輯,表達的情緒變化清晰精準。

九拍是憐憫韶華在“惡居”之地荒廢,用“誰與傳”來表達這種無助感。

十拍說戰事阻隔有家難歸,“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的情緒狀況必然導致“淚成血”的現象。

想到自己的孩子可能在這片讓她“惡居於此”的土地上長成沒有教養的野蠻人,這種憐子之痛十指連心,“徹心髓”是最形象生動的精到表達。

歸漢的喜悅和著別子的傷痛,“去住兩難”的心情如何形容?“難具陳”微言深意再恰切不過了,這時候,一句真誠的“說不出”勝過千言萬語的“喋喋不休”。

因此,當“去”成為唯一選擇的時候,這兩難的牽扯就撕裂了詩人的心,用心去體會“肝腸攪刺”的說法,真的要歎服詩人強悍精準的表達能力。

文姬的經歷,把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現實磨難和心理傷害推到了極致,我們可能無從親歷但也不難體會她的心情,設身處地地體驗她的感受,看她如何精準定位表達自己的感受,無疑是個最好的學習機會。

世間哪有什麼貼牌能讓一個人有資格教詩,只有那些經過淘洗錘鍊的優秀作品,才是我們學詩的真正老師,深入地體驗前輩詩人的感情,剖析原典的精準表達方式,才是學詩的唯一正道。

「建安別裁」夢也無聲:《胡笳十八拍》之五——精準地表達情緒

夢也無聲

著名詩人、詩詞評論家,中國古典詩歌的愛好者實踐者傳播者,作家、影視編劇、影視策劃人。

「建安別裁」夢也無聲:《胡笳十八拍》之五——精準地表達情緒

作者:

夢也無聲

編輯:

章雪芳

稽核:

小樓聽雨

校對:

馮 曉

推薦文章